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IFN-γ和IL-4水平的关系

任健俐;尹利荣;荣卓;王宇全;米淑玲;张淑敏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干扰素Ⅱ型 白细胞介素4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Th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与内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内异症的24例患者为内异症组;以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4例为对照组.分别分离、培养2组腹腔液的Th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培养的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并计算IFN-y/IL-4的比值.结果:内异症组腹腔液Th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异症组IFN-γ/IL-4的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异症患者腹腔液T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比值的变化揭示Th 1/Th 2的失衡状态,可导致异位内膜逃避免疫监视,造成异位内膜种植.
天津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伴有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冠脉搭桥体会

    严重升主动脉粥样硬化时主动脉插管,侧壁钳的阻断和旁路血管近心端与主动脉的吻合等操作都可能导致病变内膜和斑块的脱落,引起脑部并发症.我院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治疗5例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江力;郭志刚;魏民新;杨冬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者视网膜改变和靶器官的损伤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甲状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FNA)是诊断甲状腺疾病尤其是术前诊断的形态学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细针抽吸位置的局限性,涂片中难以找到特征性病变细胞而影响确切诊断.笔者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一些改进,清楚地显示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的3种免疫标记,为用FNA诊断甲状腺疾病寻找新指标,提供一个稳定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作者:赵天如;江昌新;谭郁彬;王玲;刘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替加色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肠转运时间的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胃肠动力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1,2].恢复正常的肠动力和肠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是肠易激综合征合理药物治疗的靶点[3].5-羟色胺(5-HT)是与肠动力、分泌和痛觉调控有关的重要神经递质[4].替加色罗为5-羟色胺(5-HT4)受体部分激动剂,已经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证实,其可以缓解IBS的多种症状.笔者应用其治疗便秘型IRS(Constipation-IBS,C-IBS)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结肠转运时间(colonic transi time,CTF)的测定.报告如下.

    作者:华建平;马桂凤;李俊美;邴玉芝;张自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下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骨折中占很大的比例,其中粗隆下骨折占35%[1].过去用钉板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因为不符合力学在粗隆部分布及传导的原理,常导致失败,为了避免钉板固定的缺点,先后有多种内固定用于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特别是不稳定型骨折[2].笔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型骨折36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裕民;李欣;王敬强;郭术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疗效观察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一多发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进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内外固定技术的提高和广大医生对提高复位质量和疗效的重视,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得到明显效果[1].2002年-2004年我院按AO原则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取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支撑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及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32例桡骨远端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超英;陈佳;寇献彬;冀原;李建刚;王劲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IFN-γ和IL-4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Th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与内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内异症的24例患者为内异症组;以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4例为对照组.分别分离、培养2组腹腔液的Th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培养的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并计算IFN-y/IL-4的比值.结果:内异症组腹腔液Th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IL-4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异症组IFN-γ/IL-4的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异症患者腹腔液T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比值的变化揭示Th 1/Th 2的失衡状态,可导致异位内膜逃避免疫监视,造成异位内膜种植.

    作者:任健俐;尹利荣;荣卓;王宇全;米淑玲;张淑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同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子区C(-12)G多态性同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在209例2型糖尿病和84例对照组人群中筛查该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频率,比较在无肾病组及肾病各组中频率的差异,以推断AR基因是否参与了肾病的发生和进展.结果:G等位基因在肾病组的分布频率是87.2%,高于无肾病组的78.1%和正常对照组的77.4%;GG基因型在肾病组的分布频率是74.4%,高于无肾病组的63.8%和正常对照组的57.1%.结论:AR基因-12位点G等位基因及GG基因型是2型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于德民;张亚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MVP联合VM-26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部位且早期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远隔部位转移.脑是常见的转移器官,部分患者以脑部症状为首发表现.临床治疗中NSCLC常用化疗方案中的药物因较少能透过血脑屏障,因而不能达到治疗肺部原发灶并兼顾脑转移瘤的目的.有些患者虽经放疗缓解症状,复发时又不宜重复进行放疗.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笔者尝试采用了西艾克+丝裂霉素+顺铂(MVP)方案联合替尼泊甙(鬼臼噻吩苷、VM-26)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周静敏;马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腔镜治疗膀胱内型输尿管膨出17例

    1995年1月-2004年10月笔者采用内腔镜经尿道治疗膀胱内型输尿管膨出1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张纪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鼻部阻塞性病变对OSAHS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治疗已在全国广泛开展.OSAHS常有多个部位有阻塞性病变.鼻部病变与口咽部病变同期手术,还是分期手术,仍有分歧.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2年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纤维内窥镜(muller)检查的723例患者资料,表明鼻部阻塞性病变对OSAHS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是治疗OSAHS不可忽视的阻塞性病变.

    作者:刘鸿源;赵秀云;秦永欣;王林;宋富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囊性肾癌的诊治分析

    1995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囊性肾癌患者15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彤;强万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C区A83变异株的检测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83点突变与临床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4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HBV前C区基因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鉴定前C区第83位核苷酸点突变.结果:34例(53.13%)有A83点突变,其中12例(18.75%)为单独变异株感染,22例(34.38%)为变异株与野毒株混合感染.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LC)组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ASC)(P<0.05).抗-HBe(+)组的检出率为70.0%,高于HBeAg(+)组的25.0%(P<0.01),并且随着HBV DNA含量的增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P<0.05).结论:前C区A83点突变的发生可能与机体长期的炎症活动、免疫压力的选择有关.

    作者:李秀梅;李顺天;梁树人;徐健;戴晨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会阴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59例分析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会阴内异症侵犯肛门括约肌的59例患者行临床特征分析,3例用药物治疗,56例行手术治疗.结果:会阴内异症占同期内异症的0.88%.其典型临床特征为既往有阴道分娩及会阴切开史.药物治疗仅能控制病情进展,不能根除病变.手术切除者,1例术中损伤直肠,术后形成直肠阴道瘘,换药1个多月瘘口闭合.随访2~8年56例无复发.结论:依据典型病史,会阴肛门指检,可以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内异症病变是主要治疗手段.分娩、会阴切开、缝合的规范操作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作者:李玉玮;张殿文;李宝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精细根管印模技术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日常门诊工作中,残根、残冠的保留成为衡量口腔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1].口内直接蜡型法是铸造桩核的传统技术,该项技术存在操作复杂,椅旁工作时间长的缺点.应用精细根管印模技术使传统的残根、残冠修复得到改进.

    作者:李玉民;殷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张口度下嚼肌与颞肌肌电变化的研究

    张口度是指张口过程中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是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重要临床指标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正常人在不同张口度时嚼肌和颞肌前束表面肌电值的测量,探讨张口度与肌电值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平均肌电值小时的张口度范围,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俞凯;李克莉;孙庚林;王雨生;周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7例围产儿死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孕期远程监护、产前诊断、新生儿监护及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妊娠合并症和胎儿宫内窘迫等得到了有效及时的治疗,因此围产儿病死率也在逐年下降.笔者总结了207例围产儿死亡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孔栋玲;范继清;李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围术期处理

    我院1993年-2002年行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204例,治疗效果满意,笔者认为围术期处理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作用极为关键,报告如下.

    作者:刘懿;张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天津地区哮喘儿童过敏原状况的探讨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哮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脱离和避免接触过敏原是哮喘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通过对天津地区236例哮喘息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的体外检测,以探讨本地区哮喘儿童常见过敏原的分布情况.

    作者:刘冬云;杨静;朱珠;刘长山;韩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糖耐量异常者脂联素水平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糖耐量异常者脂联素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年龄≥60岁的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低减(IGT)和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体质量、腰臀围、血压、血脂、氧化应激指标和脂联素的检测,以所有检测者脂联素水平的中位数为界限将患者划分为高、低脂联素组.结果:NGT、IGT和DM 3组间脂联素水平逐步降低,其中DM组明显低于NGT和IGT组(P<0.01).低脂联素组与高脂联素组相比较,NGT人数明显减少(7 vs18),而DM人数则明显增加(27 vs 10),空腹血糖(FBS)、口服糖耐量试验(OGTr 2 h)血糖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和血脂为影响脂联素水平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联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在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糖耐量异常、肥胖、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龚燕平;李春霖;田慧;金文胜;陆菊明;潘长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