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观察

任健俐;徐燕颖;尹利荣

关键词:克林霉素, 磷酸酯类, 甲硝唑, 片剂, 投药, 阴道内
摘要:目的:评价二类新药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6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受试者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组(A组)和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组(B组),观察2组治疗结束3~7 d、28~35 d时疗效.结果:2组疗效3~7 d和28~35 d两时段临床有效率A组为80.77%(21/26)和84.62%(22/26);B组为89.66%(26/29)和93.10%(27/29).细菌学有效率A组为76.92%(20/26)和84.62%(22/26):B组两个时段均为79.31%(23/2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显效快,疗效好,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天津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移植术后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8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统计其检测结果及药敏结果.结果:病原菌总检出率为75.4%,革兰阴性菌占60.8%,革兰阳性菌占28.9%,真菌占10.3%,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合理、适当选用抗菌药物对降低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穆红;张坚磊;陈锦艳;王世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41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直肠的解剖、直肠癌病理认识的提高,手术技巧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器械设备的更新,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直肠癌外科治疗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根治性保肛手术逐渐成为首选的术式[1].

    作者:耿树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检查自身抗体的意义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起病晚,临床表现类似2型糖尿病(T2DM),但随着病程进展,终仍需胰岛素治疗.

    作者:宋春青;周剑虹;张强;孙秀凤;徐东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磺脲类降糖药格列齐特剂量与血脂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剂量与血脂学指标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T2DM患者,均口服格列齐特共计57 d,药物剂量逐渐增大至血糖达标或格列齐特达240 mg/d,所有观察对象的大用药量(DI)经体质量校正后排序,以50百分位数分为小剂量A组、大剂量B组,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情况.结果:(1)2组除体质量指数(BMI)外,其余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除TC外,DI、TG、HDL-C、LDL-C、TG/HDL-C及AI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DI与动脉硬化指数(AIP)、TG/HDL呈正相关(P<0.01);DI与BMI呈负相关(P<0.01).(4)DI(Y)与血脂指标及其他各因素(X)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IP(X1)、体质量(X2)、胆固醇(X3)、TG/HDL-C(X4).回归方程:Y=6.011X1- 0.0346X2-0.0217X3-0.66X4+4.022.结论:血脂异常与T2DM患者格列齐特用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T2DM患者磺脲口服降糖药剂量大小与脂毒性有关.

    作者:邸阜生;成建军;王璐;赵树新;张征;范友兰;李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激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26例临床观察

    自2000年8月-2004年2月我院收治晚期前列腺癌(PCa)26例,均采用激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任仲为;马际春;黎宝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免疫印迹法检测鼻炎及哮喘儿童的变应原

    变态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的发生是因接触过敏原,如粉尘螨、花粉尘、霉菌等外源性变应原作用于人体所至.变应原物质作为外表的诱发因素固然重要,而人体对这种物质的易感性则是关键,是变态反应发病的内在基础[1].

    作者:陈亚秋;林书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SUR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磺脲类药物受体1(SUR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人136例(正常组)及2型DM患者173例(T2DM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SUR1基因31号外显子多态性位点的区域,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并用测序证实不同酶切图形基因型的准确性.结果:T2DM组和正常组SUR1基因31号外显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1基因可能是中国天津地区2型糖尿病发生的易感基因.

    作者:刘德敏;孙颖;靳立忠;方显峰;张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5例

    近年来老年人患顽固性鼻出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全身因素,出血量多,止血困难,反复发作,多数患者需行前后鼻孔填塞术,痛苦大,效果差,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笔者2001年1月-2004年1月在内窥镜下微波治疗不同时期顽固性鼻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云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微创内窥镜诊治术后感染伤口的疗效观察

    伤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有时反复发作,有时经久难愈,是外科常见且棘手的问题.笔者采用的内窥镜对感染伤口进行诊治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王绍山;陈立军;胡香萍;王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心肺复苏期家兔血浆内分泌激素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在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取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作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肺复苏期各时相血浆ET、CGRP、NO、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初始血浆ET未见明显升高(P>0.05),心肺复苏5min血浆ET含量升高,血浆CGRP、NO水平降低(P<0.05),复苏后0.5 h血浆ET明显升高(P<0.01),复苏后2h血浆ET、CGRP、NO均较复苏前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期血浆ET变化是机体的应激过程和代偿反应,但持续高浓度对机体重要器官将造成进一步损伤,而CGRP、NO有明显拮抗ET异常升高所致的损伤作用,这可能是一种调节机制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梁华;陶国才;郭永军;王立文;马秀光;杨焕杰;贺雅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近年来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明显上升,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是主要的病理机制.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近有报道,CRP水平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能预测心血管疾病[2].一些试验已证实他汀类药物有降脂功效以外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短期评估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作者:阚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

    妇科急腹症是妇科急症的常见病,起病急、发展快,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经腹腔镜诊治急腹症患者1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葆荣;宋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改良尿道拖入术治疗外伤后陈旧性后尿道狭窄

    2002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改良Badenoch氏尿道拖入术治疗外伤后陈旧性后尿道狭窄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昭夷;张廷继;范玉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清醛固酮与心脏结构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心肌桥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桥亦称壁冠状动脉,是指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挤压,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该段冠状动脉于心脏收缩期受心肌桥不同程度压迫,产生短暂的、间歇的狭窄,甚至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但大多可于舒张期恢复.

    作者:郭玉军;赵晓赟;梁爽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发性小血管炎误诊案例分析

    原发性小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全身多系统和器官是本病的重要特征,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使各病例间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以及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2000年-2004年收治2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陈秋月;阮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学的改变

    目的:评估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肝活检组织学变化的诊治价值.方法:采用Menghini型肝穿刺针取73例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AsC患者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行HE、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病理分级、分期及Knodell评分.结果:73例AsC肝组织病理均有异常改变,G1S0者65.8%,G1S1者23.3%,G2S1者6.8%,G2S2者4.1%.Knodell评分2分者51例(69.9%),3分者12例(16.4%),≥4分者10例(13.7%).免疫组化HBsAg检出率86.3%,以浆膜型为主(57.14%);HBcAg检出率72.97%,以核型为主(74.07%).结论: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的AsC,肝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病变损害,肝活检病理检查在判定AsC病情程度和处理方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赵桂鸣;邹焕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贲门癌根治术三种径路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经腹、经胸及经胸腹联合径路行贲门癌根治术的利弊,指导临床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7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从手术损伤、操作便利性、术后恢复、允许的切除范围及术后生存率几方面,对3种径路进行比较.结果:经腹径路失血少、手术时间短;经胸径路上切缘距离长但全胃切除少;全胃切除及胰脾联合切除多经胸腹联合径路完成;3种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及术后生存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3种径路各有利弊.对于病变局限于腹内、未侵犯食管或心肺功能较差者,宜选择经腹径路;对于有食管侵犯、而胃部病灶较小、未发现腹内转移的较早期病变,宜经左胸施术;对于病灶较大,胸、腹内均可能存在外侵或淋巴转移,并且能够耐受者,可考虑经胸腹联合径路施术.

    作者:黄景陶;赵锡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三氯异氰尿酸钠与醋酸洗必泰消毒效力及稳定性的比较

    三氯异氰尿酸钠和醋酸洗必泰是临床常用的消毒灭菌剂,临床上均可用于医护人员的手消毒处理,笔者对2种药物的消毒效力及稳定性进行了比较.

    作者:杨凤昆;蔡莉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2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与治疗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在我国流行广泛,育龄妇女感染率占94.7%~96.3%,且为新生儿CMV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1].

    作者:麻庆荣;王丹;荣丽英;王庆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天津医药杂志

天津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