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维;邓明德;李莹
目的 从医保限定性药品拒付数据人手,分析社保经办机构对定点医院违规使用医保限定性药品发生医保基金拒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 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4家二级医院2014年医保拒付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德尔菲法分析医保限定性药品拒付的原因.结果 该院医保医师因违规使用医保限定性药品导致的拒付病例数占全年医保违规拒付病例数的65.17%.结论 定点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医保政策的宣教力度,全力推进医院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医保违规问题的事前监控,持续改进医保智能审核系统,避免医院医保基金拒付事件的发生.
作者:廖原;周卫刚;李中凯;于爱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大救援背景下影响医院护理救援队伍建设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医院灾害护理准备程度,建设实战能力强、平战时转换流畅的医院护理救援队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调查40位灾害护理学权威专家,依据专家意见进行因素筛选.结果 参与调查的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均较高,专家意见协调性系数为0.87,问卷Cronbach's系数为0.92,内容效度(CVI)为0.81,调查得出影响大灾害环境下医院灾害护理救援队伍建设的相关因素,按照权重从大到小分别为医院组织因素、护士个人因素、国家法制政策性因素等3个层面,共计26项指标.结论 大救援背景下组建高效联动、平战时转换流畅的医院护理救援队伍应从医院组织因素、护士个人因素以及国家法制/规范因素着手,加强多种协作机制建设.
作者:李雪华;卢天舒;赵文静;朱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介绍国内外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化研究现状,分析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健康管理数据标准的特点要求,阐述数据标准制定的难点,提出完善指标体系、提高科学性、注重标准应用的解决对策.
作者:任大扬;程传苗;孙金海;陈立富;高磊;张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借鉴紧急救治外科(Acute Care Surgery,ACS)在美军军医培训中的经验,对我军机动卫勤分队力量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 通过访问美军三军医科大学和文献调研的方式了解ACS在美军军医培训中的作用,在调研我军机动卫勤分队的基础上对其军医培养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ACS是美国创伤学界建立的一种新的培训模式和创伤外科救治模式,有效地提高创伤外科医师的综合救治水平.ACS的成功模式被美国军方引入培训外科军医,有效地提高军医的综合战伤救治水平.我军机动卫勤分队队员专业过于细化,需要组建多支专业队伍以应对战伤的综合救治.ACS在美军军医培训的成功经验提示可针对现代战伤救治的需求,制定综合培训课程,培养有综合战伤救治能力的军医.结论 建议借鉴ACS的成功经验,培养具有综合战伤救治能力的军医,提高机动卫勤分队外科医师队伍的整体救治能力.
作者:宗兆文;秦昊;雷英;沈岳;毛常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原寒区驻训官兵对高原疾病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制定适合高原寒区驻训官兵的健康教育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参加格尔木高原使命课题联演任务的某部382名驻训官兵全程追踪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老兵、新兵对高原卫生、高原防护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健康教育的需求,并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老兵对高原卫生、防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整体好于新兵(P<0.01);驻训官兵对健康知识需求程度高,但对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均不理想,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心理健康知识、高原自救互救知识、健康技能、高原防病知识、传染病预防知识.结论 通过调查新、老兵对高原疾病知识的认知及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汇总分析,为军队医院今后如何更好的在高原展开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全面提高高原驻训部队健康教育整体水平,保持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作者:唱荣艳;冯晶;陈芦斌;侯娜;周花;杨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规范聘用制技术人员的招聘标准,是提高招聘服务质量的保障.方法 按照国家《岗位执业要求及专业需求》,制定医院选拔医药护技类人员的标准条件和招聘录用程序.结果 通过2014-2016年3年的组织实施,聘用制人员招聘录用考核成效显著,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保证岗位的质量.结论 规范统一的选拔标准和严格的招聘录用程序是加强人力资源的关键,也是公开公平公正选人用人的准则.
作者:宣力;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某部队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内部影响因素及变动情况,为住院费用结构调整、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新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5年间住院医疗费用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结构变动.结果 5年间住院患者的各项费用中,药品费用的关联度大(1.000),其次是手术费(0.831);手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大(50.0%),其次是药品费(18.17%),两者的累计贡献率为68.17%.结论 药品费和手术费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合理支配药品费用和降低不必要的手术相关费用能够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负担.
作者:秦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分析,为提高规培效果提供一定的数据及信息支撑.方法 对2012-2014年在长海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阶段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学员入站和出站时阶段考核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2014级规培学员在经过规范化培训后考核成绩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素养,是医学生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作者:王启威;陈剑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医师情绪智力及应对方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使用困难医患关系量表(DDPRQ-10)、情绪智力量表(WEI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上海某二甲医院171名医师进行调查.结果 医师情绪智力及应对方式与其对医患关系的评价显著相关;情绪智力中自我情绪的感知和表达维度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因子,对医师体验到的医患关系困难度有负向预测作用,应对方式中的退避因子有正向预测作用;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应对方式在情绪智力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医师情绪智力及应对方式影响其对医患关系的评价.
作者:浦方芳;柏涌海;张文跃;郭晓莉;瞿桂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项目成本核算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调查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部分护理项目所需耗材、工作量、临床技能,以及成本核算情况,发现护理效益低下的因素,分析护理项目成本核算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影响.结果 对成人及小儿静脉治疗、新生儿暖箱及蓝光治疗、基础护理、尸体料理进行现状调查,发现现行的护理项目成本核算标准中的定价偏低;对生命体征测量、翻身叩背、备皮、PICC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发现现行的护理项目成本核算标准中无收费标准.结论 现行核算机制中,对成人及小儿静脉治疗、新生儿暖箱及蓝光治疗、基础护理、尸体料理等项目定价较低,对生命体征测量、翻身叩背、备皮、新技术、新业务等项目没有定价,与所付出的的工作量、临床技能等不匹配,造成护理低效益,间接限制护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葛雪燕;王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目的是为部队培养适应军事发展的实用型专业性人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作为教育者始终研究的方向.本文针对教研室近两年来在军事医学任职教育上的改革创新进行探讨,采用立体化教学法,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栾晓维;黄婧慧;于熙义;李柏;方凡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社工小组的形式舒缓癌症妇女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入,实现身心康复.方法 招募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妇科住院宫颈癌患者、卵巢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以增能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为出发点.运用社工小组的形式实施,通过自制观察量表、满意度问卷、无结构式访谈、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评估小组实施成效.结果 组员在小组活动后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社会参与度逐渐加强,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总体幸福感提升.结论 社工小组活动对于改善癌症妇女患者患后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成果.
作者:何平;范理宏;陈正启;陈万里;余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负面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化疗的6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分别采用SAS/SDS量表、EORTC QLC-C30量表及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84.4%,研究组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坚定后续治疗的信心,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也能大幅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临床可以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周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巴林特小组案例分析,解析临床护士工作中的负性体验,为量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对两所军队三甲医院具有中等以上工作压力的10名护士各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训练,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活动记录进行质性分析.结果 两组共呈现临床案例12个,发生情境主题3个:与患者相关的心理冲突、与患者家属的冲突及生命价值的困惑.研究对象的体验:面对“无法治愈的患者”时,体会到生命无常的无助感;与患者或家属发生冲突时,感觉到护理工作的无价值感;面对绝症患者的无助时,个人的移情体验.结论 巴林特小组可以帮助临床护士识别自身压力源,并能提高其不良情绪的表达与自我觉察能力,对工作压力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陈翠华;孙金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管喉罩在基层医院急救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家基层医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期间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采用双管喉罩通气,B组30例,采用面罩通气,比较两组气道开放时间,5 min、10 min、20 min时的Sp02≥90%的例数,30 min时心肺复苏成功的例数以及两组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 B组气道开放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组气道开放后5 min、10 min、20 min Sp02 ≥90%的例数均高于B组,A组30 min心肺复苏成功例数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胃膨胀发生率、胃内容物误吸率及气道漏气率均明显低于B组(P <0.05).结论 双管喉罩操作简单,通气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于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琴;秦燕;王蓓;何建;徐海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静脉治疗是临床常见操作,凭借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实现静脉治疗的信息化管理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建立攻关小组,采取多种方式汇总静脉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临床,实现静脉治疗的法规宣传、数据采集、质量监控、技术支持、信息交流等功能.该系统的实施,减少患者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预期可提高静脉治疗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相关数据采集的真实完整性;对医院静脉治疗质量提供宣传教育与指导,同时为医院主管部门进行静脉治疗质量分析,有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
作者:王丽芹;盛莉;王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科室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的切入点则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客观地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在医院进行持续改进工作中所存在的劣势、优势、机遇及挑战,并结合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4种策略,更好地提升医院的品牌文化和综合实力.
作者:程小维;邓明德;李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立足国家“医改”和“军改”,紧盯强军目标,以新的视角审视医疗保障模式,围绕军队医院顺应改革形势,驱动创新发展,需要调整抓建思路主题,探讨抓建思路“为什么调”、“调什么”、“怎么调”的问题.
作者:刘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介绍美军战术作战伤员液体复苏的技术特点和药材保障,主要从补液通道的建立、复苏液体的选择、液体复苏的实施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据此,对我军做好战术区伤员液体复苏管理提出建议,包括:①合理配置战术区复苏药材品类;②大力提高战术区血液保障能力;③深入研究战术区创伤复苏理论.
作者:赵磊;付军;仓宝成;方学奇;刘森;王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加强流程管控对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院内时间延误(Door-to-needle time,DNT)的影响.方法 自2012年初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对静脉溶栓流程进行改造,对改造前后的DNT、DNT≤60分钟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流程改造前共收治静脉溶栓患者41例,中位年龄为67.5岁(四分位数范围:60 ~77.5岁);流程改造后3年内共收治静脉溶栓患者380例,中位年龄75岁(63~ 83岁),较改造前明显增加(P<0.01).流程改造后,DNT中位数由109分钟(68 ~148分钟)降至69分钟(41~97分钟)(P<0.01);DNT≤60分钟比例由9.8%提高至43.2% (P <0.01).结论 加强优化溶栓流程的管理,可使溶栓患者数量明显增加,院内延误大幅降低.
作者:单培佳;王施;谢涛;周建光;周颖奇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