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平;朱研;杨莎;吴娟娟
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已成为当前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医学整合课程教学的定义、特点与发展进程,提出整合课程教学的建设要系统推进,注重课程创新,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加医学人文教学内容等建议。
作者:杨兴辰;许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新军事变革和新武器装备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改革飞行人员健康管理模式,提高飞行人员健康水平。某医院在研究、跟踪现代健康管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基础上,创新飞行人员健康管理模式,提出“三全一化”健康管理模式,即飞行人员全维度、全时段、全要素和信息化健康管理,为特种作战人员健康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吴颖超;邹志康;马中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给发展中国家外军留学生肛肠外科学的临床带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不同于国内军队“三生”的临床带教。按照“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突显中国元素和军事特色”的总原则,针对性地开展外军学员肛肠外科临床教学新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楼征;张卫;傅传刚;卓冬兰;李丽;沈洪兴;赵志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聘用制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成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利用锐器伤事件登记表,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某军队医院408例聘用制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08例锐器伤中,护士所占比重高,工龄低于5年的人员易发生锐器伤,主要致伤环节为操作中,主要致伤物品为头皮针输液器针头,自评主要致伤原因为操作流程不规范。致伤时未戴手套的人员占53.4%,致伤后选择立即处理伤口的人员占53.2%。结论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包括职业类别、工作年限、操作流程规范性、锐器种类、防护意识。为减少锐器伤发生率,应加大教育力度,强化业务训练,加强医院管理,重视人员防护。
作者:朱秀美;王辉;孙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介绍某部医院在创建“健康营院”活动中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科学治理、法制监督、巩固成果、常抓不懈”的方针,依靠全员上下共同努力,在军区爱卫会评比活动中,得到检查组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认可,顺利通过达标验收。本文着重介绍该部长期以来在爱国卫生运动方面所坚持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供其他单位借鉴。
作者:徐福强;姜素刚;李荣军;安宝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查我国学者在国内外的发表文章,了解我国转化医学的发展状况。方法统计我国科技人员200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发表的“转化医学”相关的专业论文,外文数据库采用 Pubmed 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c)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统计,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 citespace 对所采集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转化医学领域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近3年论文数量明显增加,涉及内容包括:转化医学概念、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研究型医院等;研究性论文则以肿瘤、中医药、神经科学、心血管、组织工程、感染性疾病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结论我国转化医学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应该走出概念,解决临床突出问题,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徐世侠;陈笑培;冯博;张在文;王泽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对信访医疗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快速、公正、低成本地解决信访医疗纠纷的综合性处置措施,并对“彻底止诉”的方法及其原理进行论述。
作者:王淼;吕世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三位一体”医疗模式,是根据军队离退休干部的需求,在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家庭中为其设置家庭病房,由军队医院负责管理指导,干休所负责具体实施,离退休干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管理服务的医疗模式。“三位一体”医疗模式与现代老年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相接轨,对处于“双高期”的老干部医疗、保健和康复意义重大。“三位一体”医疗模式的建立,是军队医院的宗旨所系、职责所在,军队医院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医院要健全组织,明确各级人员任务;与干休所及离退休干部家庭相互协调,规范建立家庭病房;加强对干休所医务人员督促指导,定期培训,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为离退休干部的服务质量。
作者:卜庆锋;刘杰;李法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病率,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本科2013年5月由某事业单位组织的2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率及生活习惯与疾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210例体检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46.67%)、肥胖(45.24%)、高血脂(32.86%)、高血糖(18.10%);体检者对生活习惯及疾病知识不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戒烟限酒(64.76%)、健康膳食(62.38%)、自我锻炼(61.43%)、心血管病知识(53.81%)。结论不良生活习惯是体检者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与自我保健能力,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从而保障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杨艳;吴英;马寒芳;张天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基于病历中患者姓名错误原因及其负面影响的分析,制定患者姓名确认及更正的规范化流程。采用持“身份证”挂号,多环节核查,以及实行开具《患者姓名信息更正证明》的方式。一年后患者姓名错误发生率同比降低57%,相关纠纷减少,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丁苏青;朱寿美;赵家红;杨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超长住院日病例分析,了解超长住院日形成原因,为医疗管理部门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从2010—2013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获取资料,对其性别、年龄、费别、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长住院日病例以医保患者、男性患者居多,主要病种为损伤和中毒,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结论医疗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完善住院诊治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减轻患者和医保部门负担,从而实现医疗资源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玲;缑文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军队医院承担的涉外医疗任务是向世界展示我军综合实力的特殊窗口,更是体现军队医院战斗力的重要方式。医院根据近年来涉外医疗工作经验,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实践证明,通过高效的组织机构、严谨的工作制度、科学的医护诊疗、安全一流的保障措施和注重发挥传统医学优势等一系列做法,利于军队医院出色的完成各项涉外医疗任务。
作者:高杨;高萌;陈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部队卫生战备物资管理的特点,结合传统物流仓储的不足,探讨物联网在卫生战备物资管理上的优势和前景,以增强卫勤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作者:刘志超;杨炯;卢波君;王晓枫;张志强;刘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救互救药品包装色标有效性和区分度。方法①采用经典学习-再认范式考察色标记忆效果,根据 Ebbinghaus 遗忘曲线规律(Forgetting Curve),设计学习后3分钟和48小时两个时间点,考察三类药品色标(色标1:化学武器损伤防治药品,色标2:核武器损伤防治药品,色标3:生物武器损伤防治药品)的再认判断正确率是否有衰减;②采用“分类判断任务”的被试内认知研究范式:考察三类色标的识记再认分类正确率和反应时是否有差异。结果①3分钟再认正确率:色标1为96.27%,色标2 为 96.39%,色标3 为 95.42%;48 h:色标1为96.99%,色标2 为 93.91%,色标3 为 98.40%;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因素 F =0.496,P =0.482>0.05,可认为随时间延长三类色标的再认准确率无明显衰退;类别因素 F =1.611,P =0.20>0.05,可认为三类色标间无明显差异;②三类色标分类任务正确率:色标1:95.56%,色标2:95.56%,色标3:97.7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 =0.444,P =0.642>0.05,三类色标的分类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反应时:色标1:680.37 ms,色标2:699.05 ms,色标3:648.95 m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 =1.32,P =0.268>0.05,三类色标的分类任务正确反应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类药品色标规律特征明显,具有良好的学习记忆效果,且具有稳定性,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作者:尚志蕾;刘伟志;舒丽芯;张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住院服务中心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住院服务中心实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增进护患沟通,制定温馨提示展板,改进工作模式及健康教育模式,定时随访特床患者,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等,比较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推行前、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度由模式推行前的91.54%上升至推行后的97.05%,两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住院服务中心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水平逐步提高,持卡就医制度的全面落实,持卡就医较好地发挥“门户”作用,但军队伤病员在就医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详细梳理了军队人员持卡就医现状,提出通过统一标准、构建平台等措施,夯实依卡全程监管基础,提供精细化监管手段,讨论并提出完善机制是常态化监管的基本保障。
作者:李军;樊小玲;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从医师多点执业的定义、背景和该政策实施现状等出发,分析医师在现有法律体制下进行多点执业存在的身份合法性、可能承担“非法行医”责任、多点执业医师与各执业地点医疗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竞业问题、法律监管问题等现实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执业医师法》等法规进行修订、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建议。
作者:戴志鑫;张鹭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病例讨论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八年制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由教员负责选取临床中的实际疑难病例,由于诊断困难造成患者死亡,后期有病理解剖结果明确诊断。将本院29名2008级的八年制学员每4~5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提前一周开始准备材料,查阅文献,并做成 PPT。汇报时每组指定一名学员上台汇报,然后教员总结,公布病理检查结果,点评分析学员分析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结果所有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上网搜索文献,并相互交流讨论,上台发言,病史特点的总结方面小组间的差别不大;在诊断上的分歧较大,仅有一组学员列出的诊断完全符合病理检查结果,但是所有小组的鉴别诊断分析较为全面。后期问卷调查反馈结果,所有学员均认为有必要在急救医学教学中开设病例讨论,有27名(93%)的学生认为病例讨论课比传统大班课的收获要大。结论病例讨论教学法明显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员的临床判断思维能力,锻炼学员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王美堂;丁娴;钟海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