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琴;付菊芳;杨志芳;苑继承
本文从突发公共安全自然事故医学救援的需求分析入手,提出包括信息录入和检伤分类,留治与后送跟踪等内容,在突发公共安全自然事故医学救援中建立和使用数字化管理的设想,并对其展开讨论分析.
作者:刘志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军队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医师资格考试情况、医师资格认定情况和医师执业注册信息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方法 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面向对象技术,在总结多年来军队执业医师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研发出新一代执业医师联网管理软件.结果 该软件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使得军队系统建立更加完善的全军医师资源数据库,实现军队和地方医师数据信息的联网互查,可对全军医师执业信息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结论 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军队执业医师信息的全面、规范、准确、动态的互联网管理,具有实用性.
作者:张璇;吴琼;苏鸿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介绍胸痛中心的基本情况,论述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对应用进行分析,表明该系统可实践可评估可推广,为急性胸痛的诊治提供解决方案.
作者:周民伟;向仕平;向定成;秦伟毅;田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促进军队医院加快转型发展,本文以内涵建设为抓手,通过确立发展定位、设计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引领、注重统筹协调、抓好评估落实等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作者:朱春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临床Ⅰ类技术准入及奖励评估体系.方法 文献分析,设计临床Ⅰ类技术准入及奖励评估指标,应用改进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咨询和应用,确定评估指标的内容和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对Ⅰ类技术准入评估总体平均权威程度为0.870,两轮专家协调程度为0.113、0.139;奖励评估总体平均权威程度为0.889,协调程度为0.581、0.603,经Kendall's W 检验,P=0.001;建立了规范、量化的临床Ⅰ类技术准入及奖励评估体系.结论 体系的建立为临床Ⅰ类技术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规范Ⅰ类技术的管理.
作者:詹险峰;梅梅;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主要介绍医院在谋划、人才、设备和环境上创新做法的经验与做法,打造优势学科从而引领医院快速发展,赢得区域强势地位.
作者:许国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疗质量建设和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本文从强化思想教育,规范医疗行为,把握医疗安全文化内涵和加强技术建设四个方面,阐述通过强化质量管理来提升医疗安全的举措.
作者:王瑞;刘建平;任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门诊管理的组织结构对其效能发挥的影响,一直是医院门诊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的 门诊管理组织结构与门诊管理效能发挥的相关性.方法 设计专题调查表,对北京地区11所三级医院门诊部组织结构、组织职能、组织效能,共34项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专家普遍认为,门诊部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组织人数、组织职能,与门诊管理效能发挥具有明确的相关性.管理组织构成科学、合理,则管理效能有组织上的基本保证,管理效能呈正相关,相反则不然.
作者:王亚平;晁杰;司马欣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医院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医院的整体竞争力,为管理层指导和制定医院建设发展规划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多所医院的核心指标和某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医院关联程度的强弱,对医院的工作绩效进行排序,评价结果与各医院的客观情况及其他绩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灰色关联分析在医院绩效综合评价中有实用性,能为管理者提供具体量化的决策依据,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统计方法.
作者:闫军玲;杜小加;高丽娟;孙大军;陈辉;王熹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合同审计属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的各种经济活动不断增加,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合同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手段却仍处在尝试摸索阶段.合同审计就是对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核检查,促使合同管理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及时规避,现就笔者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工作方法和经验,对医院经济合同审计进行粗浅探讨.
作者:马会军;梁南方;陈文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基于临床实践,通过对临床路径管理概念进行界定、介绍其包含的内容、以及实施该类别管理的目标、实施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得出的结论以及对效果的深入分析,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作者:李国毅;马冬;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疗风险防范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的质量管理模式.笔者分析新形势下做好医疗风险防范工作的必要性,通过做好防范医疗风险工作的实践,强化医疗风险防范的新思维,针对医疗风险防范提出思考.
作者:王光伟;叶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军队医院对地方开展医疗有偿服务以后,补助工资(奖金)作为补偿医护人员超负荷劳动一种分配形式应运而生.但是在上级没有统一规定前提下,各医院采取不同的分配办法,笔者认为补助工资的设计要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其核算要与为兵服务相结合,其分配要与效益、药占比等指标相结合.
作者:牛广利;靳丽华;张运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就创建研究型学科,从培养创新人才、科研创新、科室文化、构建优势学科群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地思考,目的是使创建研究型学科思路清楚、目标明确,达到提高医疗、保健和护理水平,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更有利于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王德平;蒋明德;吴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保障医院膳食安全,提高医院膳食质量,是营养科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质量的内容之一.医院膳食质量与安全的管理贯穿于服务患者的全过程,医院膳食安全及质量的提高是医院饮食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
作者:姜明霞;郑锦锋;许琦;周轶南;李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为探索解决远离体系医院干休所离休干部看病、诊疗、住院难等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军队远离体系医院干休所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提高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水平.方法 采取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2006-2010年的2 459名离休干部卫生事业费,门诊、住院人次、病种、消耗费用情况,大病与特殊项目费用消耗及其构成比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从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作者:陈琳;郭雨禾;张凡;毛常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自我安全管理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集体授课、个体指导、发放《老年患者自我安全管理知识图册》等方式,对60例住院离休干部患者入院后、出院前、出院后进行自我安全管理教育.结果 调动了患者积极参与及学习自我安全管理方法的主动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信、行”合一.结论 自我安全管理教育能促使高龄老年患者形成并坚持良好的自我安全管理行为,避免或减少意外状况的发生.
作者:杨秀丽;闫海楠;于秋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医疗服务模式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模式转变.在适应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集群化医疗服务中心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本文就其具体运作模式设计进行探讨.
作者:季建华;刘德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打造门诊服务品牌.方法 通过对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的梳理、查找自身不足,把迎检工作与创造品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结论 按评审标准不断持续改进并常态化,使医院的品牌形象更加鲜明.
作者:江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军队人员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与数据元标准是军队人员电子化健康档案标准的核心.国家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委会于2011年8月组织完成了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数据元及值域代码标准的编制工作,同年将其正式颁布为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并开发了基于基本数据集与数据元标准的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本文参照我国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与数据元标准,基于军队人员健康档案基础框架和特殊属性,阐述我军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与数据元标准体系.
作者:刘丽华;姚远;鲍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