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健康管理的军事院校医疗工作

沈征锴;张云;卢建华

关键词:健康管理, 军事院校, 健康教育
摘要:本文阐述军事院校结合医疗工作的特点,引入健康管理理念,采取健康教育等多项干预措施,以提高教员干部及学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做法,为提高军队院校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对研究型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思考

    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重要标志.本文分析在研究型医院发展的新环境下,医院信息化工作的建设要求、创新要点及其发展规律,并提出研究型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模式.

    作者:王冬;薛万国;应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院病理资料管理方法的探讨

    本文就建立一个既节省时间与空间,又提高工作效率的信息与实物相结合的病理资料管理新方法,介绍借助计算机与密集柜相结合的病理资料管理新模式;该模式既顺应新形式下医疗发展的需求,又能在教学与科研等回顾性研究及医疗纠纷的举证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伟;陈晓东;周永梅;彭大云;陈敬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J-DRGS在军队医院公益性评价中的实践探索

    目的 探索北京疾病诊断相关组(BJ-DRGs)在评价军队医院公益性方面作用.方法 收集病案首页相关数据,利用BJ-DRGs评价指标,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本院和全市医保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部分病种和科室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相对较高.结论 本院在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增强医院公益性方面尚有较大作为空间.

    作者:黄美良;雷震;黄峰;王建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等级评审对综合性医院门诊建设的启示

    新一轮的军队医院等级标准颁布以来,门诊作为评审重点部位收到广泛关注.本文从此次评审与门诊管理的相关内容出发,归纳各方面的具体要求、评审特点和导向,提出新时期加强综合性军队医院门诊建设的建议.

    作者:欧崇阳;黄小琴;季玉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口腔门诊管理体会

    目的 通过细化流程完善口腔门诊的管理方法,制定一套适合口腔门诊的服务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 采用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理念,细化管理流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等方法.结果 转变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提高口腔专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与细化流程的管理的模式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

    作者:高群;熊小兰;王林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基于健康管理的军事院校医疗工作

    本文阐述军事院校结合医疗工作的特点,引入健康管理理念,采取健康教育等多项干预措施,以提高教员干部及学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做法,为提高军队院校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沈征锴;张云;卢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的做法与体会

    文章综述军队医院实行聘用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重要性,解读从政策上保障聘用人员职业生涯长远发展.围绕着职务聘任实施细则的制定、实施工作,论述具体做法与体会.为军队医院的聘用制医务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任林琇;应可满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探

    本文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历史和现状,系统分析军队医院开展规培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指出要理清人才建设思路,探索医师规培模式,建立军地配套政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走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军地衔接、融合发展之路.

    作者:钟贵陵;周剑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分析及改进

    数据分析是决策的依据,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据的质量问题存在于信息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主要表现为数据的不一致、不完整、不规范,给统计工作的准确度和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带来影响.医院管理部门和各级职能部门应对数据质量高度重视,各部门和各类技术人员协作配合,采取强化人员应用能力,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数据监督审核机制等措施,重视数据挖掘和数据资源的利用,从数据录入的源头到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来提高数据质量.

    作者:张志荣;李颖;蔺金斗;靳璐薇;都路艳;赵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打造绿色医疗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低耗和便捷价廉的人性化医疗服务,文章从营造绿色的医院环境,提供高效的医疗保障,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确保医疗质量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实现为患者提供“零污染”“零障碍”“零距离”和“零缺陷”的绿色医疗服务.

    作者:茅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管理中心导医的规范化培训及效果

    本院通过制定培训目标,完善课程设置及岗前培训等手段,建立了导医人职健康管理中心的规范化培训制度,实现了导医岗位的合理配置,全面提高了人员岗位适应能力,促进了科室与个人发展.

    作者:郑晓艳;何冬梅;郑万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有效促进和谐医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涉军医疗网络舆情日渐凸显和张扬,对军队医疗系统提出新要求.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是军队医院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阐述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涉军医疗网络舆情的现状和特点规律,从提高主导能力、预警能力、反应能力、处置能力、协作能力五种能力入手,探讨应对网络舆情,促进和谐医疗.

    作者:曹文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院务保障管理的优化

    本文针对军队医院在全军现代后勤建设中显现的滞后状况,尤其是医院后勤建设和院务保障管理工作面临的诸多难题,提出“紧贴军队医院后勤建设实际,大力加强院务保障科学管理”的应对之策.包括: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全面加强法规严管、大力优化管理手段、积极实施信息化管理等具体措施,以确保军队医院后勤建设与全军现代后勤建设同步前行.

    作者:邰海军;梁国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妇科体检人群隐私保护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不同层次妇科体检人群对隐私保护的需要,提升妇科护理服务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0年3月抽取妇科体检者400例视为改进前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隐私保护的需要及满意度,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应改进;于2011年4月再次随机抽取妇科体检者400例视为改进后组,采用同样的问卷及方法进行隐私保护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其改进效果.结果 改进前400例妇科体检者对隐私保护的需要(需要+较需要)依次为“保护隐蔽部位”(99.50%)、“保密病史病情”(97.00%)、“保守个人资料”(89.50%)、“维护私人空间”(87.25%);改进后400例妇科体检者对以上4个项目的满意度均较改进前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法制教育是提高其隐私保护意识的有力保证,保护身体隐蔽部位、注重体检报告细节管理以及尊重,并维护体检者私人空间等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满足不同层次妇科体检人群隐私保护需要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应念好“四字”经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更高阶段,其内涵是实现业务数据集成共享、业务流程优化整合、医疗过程实时监控、医疗资源综合利用、医疗服务区域协同的综合体系.推进军队医院数字化建设,应在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技术体制等方面做文章,在“统、同、通、实”方面见成效.

    作者:高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美军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进展

    美军健康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经历了临床数据管理系统、以医疗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及以健康为中心的资源整合三个阶段;本文在分析美军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展望.

    作者:王军红;赵丽艳;刁天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建立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公正性强、可信度大、成功率高,加之程序少、省时间、赔偿快,现已得到医患双方的普遍认可.文章介绍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新机制的特点及成效,提出完善第三方调解的建议: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加强调解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不断增强医患双方的认可度;强化监督机制,确保调解过程的公正性;积极推动司法认可,赋予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权威性.

    作者:李泽;庞元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实施特色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的探索

    本文总结医院在特色技术实践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与效果,提出建立有效地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强质量监控管理、加大质量评估和奖惩力度等对策.

    作者:胡文魁;田浩;伍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美军初级医疗保健模式改革

    本文分析美军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初级医疗保健模式改革的动因、进展,阐述这种新模式的内涵、核心原则和优点,并提出对我军初级医疗保健模式建设的启示.

    作者:赵晓宇;刁天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综合性医院医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医师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所医院765名男医师及451名女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定,比较其性别差异.结果 女医师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5个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医师;男/女医师SCL-90总分的差异在初级和中级职称中显著,在高级职称人群中不显著.结论 综合性医院女医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医师差,可能与其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差异有关.

    作者:尚秀花;杨霞;于强;唐云翔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