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与人体健康

王薇

关键词:糖营养健康
摘要:食糖是一种纯天然的味美而价廉的营养食品,是人体重要的能量输入性能源.糖经人体消化吸收以后很快转化为血糖,供应人体所需的能量,恢复体力、解除疲劳,其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完全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因此,适当进食糖有助于健康与长寿.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山东省贸易办公室发出《关于防治畜禽疫病,加强肉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野果的营养保健功能

    野果有较强的适应性,有的营养丰富,有的药食同源,具有保健功效.近几年来,人们的饮食趋向于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丰富营养价值的特色水果及其保健食品倍受人们青睐.

    作者:张秋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论构建农村食品安全体系

    食品卫生安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体系是解决该问题的好办法.

    作者:冯尚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二00四年第一次在京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3年寿光市餐饮具消毒效果分析

    为加强我市餐饮业消毒管理,防治肠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3年4月和11月,分别对寿光市区和乡镇驻地的餐饮单位进行了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

    作者:王明儒;王玉贤;桑乐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出:《2004年全国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

    作者:新华社报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商业零售业年底将全面对外开放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消协发出消费警示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断奶食品与母乳替代品并不同

    目前市场上的母乳替代食品除了乳制品以外,婴儿米粉、麦粉也是一种较好的婴儿食品.婴儿米粉、麦粉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研制的以谷类(大米、面粉)为主的婴儿断奶期食品,适用于4个月以后小儿的辅食添加.有关专家介绍,高品质的米粉、麦粉对原料进行了科学的预处理,容易消化吸收,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又添加了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因此更适合婴儿需要.

    作者:宁在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夏季清补荤菜七款

    作者:岭南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考期间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高考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之考生及考务人员食宿集中,食宿接待单位的工作压力加大,稍有不慎,即会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轻则影响考生正常考试,重则导致人身伤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近几年来,我站在高考期间均选派卫生监督人员进驻食宿接待单位包点,参与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收效甚佳.

    作者:张新民;丁元伟;曹光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孕妇、乳母的营养与膳食指南

    阐述了孕妇、乳母的营养生理特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及来源,并在膳食方面做出了指导.

    作者:王妮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品工业中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分离技术与传统的水蒸汽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在油脂的提取,营养物质或药用保健成分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很广.本文综述临界CO2这项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新研究信息.

    作者:严群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我国脱水蔬菜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蔬菜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给脱水蔬菜的生产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同时,脱水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了市场的竞争优势.我国脱水蔬菜工厂化生产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总体规模逐步扩大,产量迅速增加,我国脱水蔬菜的出口得到了飞速发展.

    作者:平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沂源县城区餐饮具消毒质量监测

    为贯彻卫生部<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了解我县城区各饮食单位餐饮具消毒状况,我所于2003年3月,对城区114家饮食单位的餐饮消毒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白方震;左进娟;王春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老年男性滋补药膳四款

    作者:容小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物中毒概述

    1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正常情况下,一般食物并不具有毒性.食物产生毒性并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急剧繁殖,以致食品中存有大量活菌或产生大量毒素;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并达到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食物本身含有毒成分,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储藏条件不当而产生了有毒物质;摄入了含有有毒成分的某些动植物;某些外形与食物相似,而实际含有毒成分的植物,被作为食物误食而引起中毒.

    作者:孙衍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花生油炸油条在高温加热过程中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变化

    一般认为,高温加热油脂可使油脂氧化及不饱和脂肪酸聚合,从而影响油脂的营养价值,并可能具有毒性作用.油脂在不适当环境中储存可导致酸败,引起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增加即酸败,酸价、过氧化值是检测油脂酸败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规定,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0.15%.酸价一般不超过3.油脂在烹调过程中,相对短时间高温,是否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从而直接污染烹调食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油脂高温加热过程中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作者:蒋平原;蒋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L-氨基酸生产的新技术--酶法拆分

    在天然氨基酸中,有20种参与蛋白质合成.其中8种人体不能合成,需外源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人体可利用的氨基酸均为L-氨基酸.目前,对氨基酸的需要日益增多,其生产方法的改革很重要.

    作者:李永春;荣晓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