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佳;徐铮;郑兴东
急诊科做为医院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第一线,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窗口,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制度及配套支持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风险的关键.本文总结近年来科室自身实践,从加强医院急诊科制度建设和及完善配套支持体系人手,探讨急诊科医疗纠纷的防范管理和医疗质量提高.
作者:李西琳;张春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以课题组玉树地震紧急医学救援调研数据为基础,对玉树地震紧急医学救援行动中战略支援力量和青海省内支援力量的部署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支援力量部署的时间、方式等特点.
作者:刘源;刘旭;康鹏;祝增红;时兴彪;刘志鹏;张鹭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特征和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规范诊疗流程和降低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患者人口学特征、住院信息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总费用中材料费占比例高,不同医师经治患者的平均术前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差异较大.住院天数、人工晶体价格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通过推行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选择合理的植入晶体,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
作者:冯毅平;李书章;陈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企业管理的激励机制已纳入部队医院的管理范畴,在人才激励机制中促使每个人以强烈的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来面对困难与挑战,形成医院核心竞争力强力的后盾,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添天;宫明利;郭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军队科研人员的生活质量,比较不同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SF-36量表中文版对所内129名人员进行生活质量测评.结果 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所内人员SF-36量表PF、VT、MH的评分明显高,BP、RE的评分明显低(P<0.01);女性的PF得分低于男性,而本科以下学历的人员VT、MH明显高于研究生以上学历(P<0.05);睡眠不足的人RP、GH、VT、RE、MH评分较低,而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对各维度的评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P<0.01);机关人员在RP、GH、VT、MH评分上明显高于研究室人员,而工作的紧张度增加致使VT、MH的评分下降(P<0.05,P<0.01);结论军队科研人员整体的健康状况水平较好,文化程度、睡眠、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对军队科研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影响.
作者:王茜;朱培友;陈悦;江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军队医院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详细阐述新形势下军队医院的发展策略.
作者:吴顺久;贾氢;张云宏;郭明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国家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军队医院必须加强运营成本尤其是采购成本管理,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当前军队医院采购成本难管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医院实际就军队医院控制采购成本进行探讨.
作者:高永忠;杨月明;李亚东;孟庆明;王延辉;张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某市健康体检质控中心成立后组织质控督查,督查提示体检机构普遍具备质控意识,但质控工作仍需继续加强,督查手段也要优化.
作者:陈剑伟;王铁军;李静;杨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产生医患纠纷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因素的,既有医方因素,也有患方因素,还有社会因素等.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师是主导,其不仅影响双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状况.医师应从强化业务水平、提高沟通能力、转变服务理念等方面人手,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在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作者:雷军慧;刘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传统的联网方式容易受距离和复杂地形的影响,不适合野战医疗队所处的复杂地理环境.针对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野战医疗临时组网方案,利用无线Mesh网络技术高带宽、健壮性、非视距传输和兼容性等优点,实现野战环境的组网,并对Mesh网络的性能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万任华;林亚忠;林村河;王苓;顾金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分析苏丹维和二级医院职责、任务、工作特点和面临的特殊环境,指出存在的困难,提出应对措施:适应联合国工作规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转变疾病诊治思路,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加强卫生防疫和健康教育.
作者:丁明;王乃震;张祚建;王九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武警部队在大抓军事训练的同时,广泛开展战伤自救互救训练,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落实新大纲和实战要求还有差距.主要问题是部分官兵思想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够,训练实效不强,质量不高,骨干指导水平较低.应该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训练秩序,提高训练质量,完善激励机制.
作者:黄家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院发热门诊存在的必要性及运作模式.方法 通过部分驻京军队医院发热门诊的调研结合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实际进行总结.结果 目前发热门诊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设置不规范、设施不配套;编制、人员不固定;任务不饱满,随季节变化、疫情发展波动大;学科优势未形成,作用难发挥.运作模式设想:成立发热疾病科,固定人员、编制;设置独立诊区,完善配套设施;不同时期采取不同运作模式;加强学科建设,尽早实现学科优势.结论 发热门诊应长期设置,并有相对固定的运作模式,形成学科优势才能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文章从人员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操作培训三个方面介绍了通过精细化管理来保证医院医疗气体的安全.提出人员管理应注重人员选择、安全教育和谈心交心;制度建设需明确职责、纪律、交接班以及应急预案;操作培训要兼顾我方维护人员和临床科室的使用人员.旨在强调通过科学、精细化的管理举措实现医疗气体不间断的供应.
作者:李开元;李继斌;刘光荣;王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1.1任务的突然性与多样性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多具有突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如地震,冰雪灾害等,具有突然性;其任务性质可能是抢险救灾、国际维和等行动,具有多样性特点.
作者:薛华;牛艳萍;刘东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工作质量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门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针对军队医院的特点,从明确门诊部的管理职能定位人手,充分发挥门诊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大门诊工作管理力度,提高门诊工作质量效率,门诊量以每年10余万的速度递增,2010年达到138万人次.
作者:欧文斌;李平;叶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提升医疗质量水平,深化质量内涵建设,推进品质强院.方法 以大质量观为指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行业内评价导向,完善医疗质量科学管理机制,突出抓好重点和关键点,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水平.结果 质量管理活动更加常态化,监管机制日趋健全,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结论 医疗质量是医院品质提升的基础,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医疗质量的保证.
作者:高晋华;卢长伟;张宏雁;吴昊;姬军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的日常管理和医疗服务中的功能和作用已被医疗机构和社会所认可.本文通过对医院引入医务社会工作的意义进行阐述,对在门诊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提出具体措施和发展建议.
作者:柴双;徐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设计军队医院卫生战备信息系统.方法 利用多种技术,实现系统的任务分析,分队管理、药材装备、文书管理、战备训练、平转战、信息查询、初始设置和系统维护等模块功能.结果 实现了军队医院卫生战备工作管理、训练与考核的自动化,提高了军队医院卫生战备工作管理、训练的效率和水平.结论 研制的系统适应目前军队医院卫生战备建设和训练需要.
作者:邬小军;胡佳乐;徐志明;吴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急诊科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的安危.急诊护理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对象、内容、观念的变化,赋予现代急诊护理新的内涵.本文从急救护理的管理、急救护理质量要求、注重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各方面需要,以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张玲;吴月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