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旺强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为调整、推进社区老年医疗服务和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4-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EpiData3.1软件创建数据库.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 428名体检者中,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高血压(53.7%)、超重或肥胖(51.8%)、高尿酸血症(23.2%);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均P<0.05);而低HDL-C血症、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均P<0.05).趋势卡方分析,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肌酐升高及血尿素氮升高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而超重或肥胖、高TC血症、高TG血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结论 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异常患病率较高;社区慢性病防控应注重控制率和管理效果的提升,实现干预人群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
作者:刘胜峰;潘效营;赖华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隧道式拖线术综合治疗对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发症及Wexner量表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位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隧道式拖线术、高位旷置术及内口切开结扎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多切口挂线引流术,观察并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率、肛门功能及复发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隧道式拖线术综合治疗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郭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服药、低盐饮食、自测血压、心率、规律运动、定期复诊五个方面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有利于提升其遵医行为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英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脑转移性癌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接受放射治疗的脑转移性癌患者共20例(其中10例单发,10例多发转移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放疗(全脑2野对穿+3野局部加量)及5野IMRT计划.分析两组分别运用两种放疗方法的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两种治疗计划对靶区剂量分布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单发转移病灶组:IMRT计划显著提高了靶区适形度,但均匀度无明显优势.显著降低了脑干、视交叉和脑垂体的大受照射剂量(均P<0.05);视交叉和脑垂体的小受照射剂量和平均受照剂量、左右视神经的平均剂量与3D-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发转移病灶组:IMRT计划与3D-CRT相比较,靶区适行度及均匀度均在可接受范围.IMRT计划中左右晶体的受照剂量显著增大(均P<0.05),其他危及器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放疗计划均能达到满意的靶区覆盖率.IMRT与3D-CRT都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但都表现出了较大的靶区异质性.多发脑转移病灶组中IMRT放疗方式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没有表现出优势.
作者:王树超;田楠楠;李宏;李琨;李爱菊;刘文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焦虑症患者脑内9种神经递质的功率及相对功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5月收治的45例焦虑症患者为观察组,4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并采用脑涨落图仪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脑内神经递质实测功率及相对功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HAMA、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内9种神经递质的实测功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脑内γ-氨基丁酸相对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相对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γ-氨基丁酸功能下降,去甲上腺素、5-羟色胺功能升高,具有特征性意义.
作者:田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与氨溴索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期炎症因子的影响,了解两药联用对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7d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痰液及血清炎症因子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氨溴索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效果较单用莫西沙星显著,患者治疗后痰液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显著减轻.
作者:程旺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4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罗库溴铵、咪唑安定联合异氟醚进行麻醉,研究组予以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前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接受麻醉后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h和术后12h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芬太尼、咪唑安定联合异氟醚相比,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配伍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彭辉;赵勇辉;张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浆1,3-3-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300例,其中200例为深部真菌感染者,100例属于细菌感染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观察深部真菌感染者真菌培养情况及阳性检出率及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价值.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非真菌感染组及对照组,非真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真菌培养为金标准,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疾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78%、72.03%、81.5%.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具有理想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疾病检出率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对儿童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评估及治疗的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确诊HFMD患儿204例,分为单纯病毒组86例、非重症合并细菌组76例、重症组42例.患儿入院24 h内均予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降钙素原(PCT)及脑钠钛前体(NT-proBNP)检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FMD非重症合并细菌组PCT、NT-proBNP水平较单纯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PCT、NT-proBNP水平较非重症合并细菌组、单纯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WBC、CRP、CK-MB及c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可客观评估HFMD患儿病情,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发现重症化HFMD患儿,并及时干预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唐向国;徐春辉;练万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13.02±1.10)、(15.32±0.79)]低于对照组[(18.53±1.11)、(20.59±0.97)](均P<0.05);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儿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邢志娟;张子云;徐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ICU小儿肺炎患儿机械通气吸痰中应用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小儿肺炎患儿83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进行吸痰,观察组42例给予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进行吸痰,对比两组治疗后PaO2、PaCO2及SaO2的改善效果、痰液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痰液粘稠度I度、Ⅱ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Ⅲ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6.83%)(P<0.05).结论 0.45%盐水作为湿化液应用于ICU小儿肺炎患儿机械通气吸痰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通气功能降低痰液粘稠度,安全性高.
作者:张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TNF-α、hs-CRP、IL-6、IL-8的影响,探讨该方法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祛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氧驱雾化治疗.比较两组TNF-a、hs-CRP、IL-6、IL-8、FEV1、FVC、PEF等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可能与普米克令舒恢复气道纤毛摆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体内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气道高反应有关.
作者:李小卉;陈俊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考察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1 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连续治疗2个月,在治疗结束后进行4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平均病程及复发次数,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平均病程短于对照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病程,减少复发次数,提升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宋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动态监测免疫球蛋白与血清炎症因子用于小儿肺部反复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部反复感染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并不监测免疫球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动态监测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疗效及停药后6个月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停药后6个月感染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态监测肺部反复感染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利于临床医师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有力确保患儿免疫力加强,炎症反应得到更好控制,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作者:张书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儿治疗依从性、患儿家属希望水平及心率、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44例为常规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44例为优质护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家属希望水平及心率、血压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优质护理组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坚持服药依从率(97.73%、93.18%、95.45%)均高于常规组(84.09%、77.27%、79.55%)(均P<0.05);优质护理组家属希望水平总分、舒张压、收缩压[(40.28±4.27)分、(75.68±12.76)mm Hg、(124.81±15.84)mm Hg]高于常规组[(36.81±5.48)分、(68.94±11.25)mm Hg、(113.48±16.37)mm Hg](均P<0.05),心率[(83.58±18.89)次/min]低于常规组[(147.81±19.57)次/min](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希望水平,改善患儿心率及血压水平.
作者:张俊苹;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ICU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谵妄发病率、睡眠质量、谵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意识发生改变的比例高于干预组,治疗后的第3天、5天干预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谵妄发病率、谵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早期发现、干预ICU综合征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蔡白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与传统手术在外穿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的外穿性脓胸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加外穿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数字分级法(NPS)评分、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NR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d、2d、3 d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比较,胸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术可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朱元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在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非营养性吮吸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比两组喂养效果、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全量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7d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均P<0.05)、白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吮吸联合治疗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可有效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水平,加快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且安全性高.
作者:肖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ET-1、hs-CRP、IL-8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评分(NIH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能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佟攀峰;李庆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患者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孙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