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球蛋白与血清炎症因子动态监测应用于小儿肺部反复感染的价值

张书丽

关键词:小儿肺部反复感染, 免疫球蛋白, 血清炎症因子, 动态监测
摘要:目的 观察动态监测免疫球蛋白与血清炎症因子用于小儿肺部反复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部反复感染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并不监测免疫球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动态监测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疗效及停药后6个月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停药后6个月感染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态监测肺部反复感染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利于临床医师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有力确保患儿免疫力加强,炎症反应得到更好控制,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某远郊社区6428名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为调整、推进社区老年医疗服务和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4-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EpiData3.1软件创建数据库.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 428名体检者中,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高血压(53.7%)、超重或肥胖(51.8%)、高尿酸血症(23.2%);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均P<0.05);而低HDL-C血症、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均P<0.05).趋势卡方分析,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肌酐升高及血尿素氮升高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而超重或肥胖、高TC血症、高TG血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结论 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异常患病率较高;社区慢性病防控应注重控制率和管理效果的提升,实现干预人群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

    作者:刘胜峰;潘效营;赖华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腹部X线和C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腹部X线和CT扫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效果及影像学特点.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x线急性肠梗阻类型、病因诊断准确率(98%、96%)均高于CT(86%、88%)(均P<0.05),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肠梗阻患者中腹部CT扫描诊断正确率更高.

    作者:陈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液基细胞学与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液基细胞学与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接收的疑似肺癌患者72例,使用支气管插管针吸活检技术进行检测标本的采集,分别采用病理组织学、液基细胞学及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以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液基细胞学及细胞块免疫组化法的检测结果、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 72例疑似肺癌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共检出阳性患者68例,其中鳞癌35例,腺癌23例,小细胞癌6例,其他4例;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均比液基细胞学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细胞块免疫组化相比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可提高临床肺癌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并考察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1 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连续治疗2个月,在治疗结束后进行4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平均病程及复发次数,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平均病程短于对照组,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病程,减少复发次数,提升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宋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分次根充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一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周期、治疗费用及治疗满意度.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周期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分次根充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周期更短、费用更为低廉,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孙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患者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孙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放射工作人员血清T3、T4及TSH水平探究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中血清T3、T4及TSH水平.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12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2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3、T4、TSH水平以及甲状腺B超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T3、T4水平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女性T4水平低于男性(P<0.05);工龄超过15年的工作人员,T3、T4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工龄(均P<0.05);观察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39.2%)与对照组(3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时间处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中,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功能会有所降低,T3、T4水平降低,TSH水平呈代偿性升高,但不会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患病风险,医院应重视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

    作者:杨雪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在重症化手足口病研究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对儿童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评估及治疗的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确诊HFMD患儿204例,分为单纯病毒组86例、非重症合并细菌组76例、重症组42例.患儿入院24 h内均予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降钙素原(PCT)及脑钠钛前体(NT-proBNP)检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FMD非重症合并细菌组PCT、NT-proBNP水平较单纯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PCT、NT-proBNP水平较非重症合并细菌组、单纯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WBC、CRP、CK-MB及c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降钙素原、脑钠钛前体可客观评估HFMD患儿病情,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发现重症化HFMD患儿,并及时干预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唐向国;徐春辉;练万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肠胃激素及血清淀粉酶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两组AMY、GAS、IL-6、TNF-α、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CK、MTL、CD3+、CD4+、CD8+、CD4+/CD8+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患者肠胃刺激并降低血清中的淀粉酶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王韶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血浆1,3-3-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300例,其中200例为深部真菌感染者,100例属于细菌感染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观察深部真菌感染者真菌培养情况及阳性检出率及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价值.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非真菌感染组及对照组,非真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真菌培养为金标准,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疾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78%、72.03%、81.5%.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具有理想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疾病检出率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ET-1、hs-CRP、IL-8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评分(NIH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能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佟攀峰;李庆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TNF-α、hs-CRP、IL-6、IL-8的影响,探讨该方法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祛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氧驱雾化治疗.比较两组TNF-a、hs-CRP、IL-6、IL-8、FEV1、FVC、PEF等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可能与普米克令舒恢复气道纤毛摆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体内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气道高反应有关.

    作者:李小卉;陈俊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ICU综合征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ICU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谵妄发病率、睡眠质量、谵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意识发生改变的比例高于干预组,治疗后的第3天、5天干预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谵妄发病率、谵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早期发现、干预ICU综合征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蔡白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4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罗库溴铵、咪唑安定联合异氟醚进行麻醉,研究组予以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前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接受麻醉后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h和术后12h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芬太尼、咪唑安定联合异氟醚相比,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配伍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彭辉;赵勇辉;张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隧道式拖线术对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的疗效及Wexner量表积分的影响

    目的 观察隧道式拖线术综合治疗对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发症及Wexner量表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位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隧道式拖线术、高位旷置术及内口切开结扎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多切口挂线引流术,观察并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率、肛门功能及复发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隧道式拖线术综合治疗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郭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联合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与氨溴索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期炎症因子的影响,了解两药联用对炎症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7d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痰液及血清炎症因子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氨溴索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效果较单用莫西沙星显著,患者治疗后痰液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显著减轻.

    作者:程旺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0.45%盐水应用于ICU小儿肺炎患儿机械通气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ICU小儿肺炎患儿机械通气吸痰中应用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小儿肺炎患儿83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进行吸痰,观察组42例给予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进行吸痰,对比两组治疗后PaO2、PaCO2及SaO2的改善效果、痰液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痰液粘稠度I度、Ⅱ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Ⅲ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6.83%)(P<0.05).结论 0.45%盐水作为湿化液应用于ICU小儿肺炎患儿机械通气吸痰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通气功能降低痰液粘稠度,安全性高.

    作者:张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闹”入刑后医院应急管理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医闹”现状和《刑法》中“医闹”的新规制,对医闹入刑后医院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分析“医闹”入刑后医患矛盾的解决办法.

    作者:刘正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IL-6、IL-8、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机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况,安全性高.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406例孕中期产前筛查、无创DNA检测及羊水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无创DNA检测及羊水穿刺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5年4月-2016年11月进行产前筛查的3406名孕15~20w+6的孕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和雌三醇(uE3)检测,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通过lifecycle风险软件评估分析胎儿患唐氏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ES)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等的概率.ONTD高风险者行三维彩超确诊,余高风险者选择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检测DS、ES及13-三体患病情况,对异常者再进一步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3 406例孕妇中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229例,占6.72%,其中DS高风险205例,ES高风险3例,ONTD高风险21例.21例ONTD高风险孕妇均行三维超声检查,确诊异常2例,余高风险者行无创DNA检测,检出DS8例,ES1例,13-三体0例,进一步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证实与无创DNA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血清学产前筛查存在假阳性偏高问题,无创DNA产前检测唐氏综合征、18-三体、13-三体检测准确率与羊水穿刺产前诊断符合率达到100%,且快速、无创,是产前筛选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