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科团队提供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

薛展英;潘雪君;蔡利强;董丹;侯进

关键词:健康管理, 全科团队, 中医预防保健, 标化工作量, 绩效考核
摘要: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以儿童中医健康管理为抓手,探索在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模式中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以0~36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为重点推行项目,形成“中心-公共卫生科-全科团队”的中医预防保健组织网络,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有效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与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融合后,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的服务内涵,满足了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适合社区卫生改革发展的方向.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腹部X线和CT扫描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腹部X线和CT扫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效果及影像学特点.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x线急性肠梗阻类型、病因诊断准确率(98%、96%)均高于CT(86%、88%)(均P<0.05),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肠梗阻患者中腹部CT扫描诊断正确率更高.

    作者:陈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上海市某远郊社区6428名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为调整、推进社区老年医疗服务和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4-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EpiData3.1软件创建数据库.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 428名体检者中,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高血压(53.7%)、超重或肥胖(51.8%)、高尿酸血症(23.2%);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均P<0.05);而低HDL-C血症、血肌酐升高、血尿素氮升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均P<0.05).趋势卡方分析,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肌酐升高及血尿素氮升高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均P<0.05);而超重或肥胖、高TC血症、高TG血症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均P<0.05).结论 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异常患病率较高;社区慢性病防控应注重控制率和管理效果的提升,实现干预人群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

    作者:刘胜峰;潘效营;赖华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对脑出血患者应激状态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应激状态、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E、Cor、ALD、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TNF-α、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脑脊液漏、再发出血、颅内感染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硬膜下血肿发生率(1.86%)低于对照组(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通道微创手术相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性更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应激状态,控制各项炎性指标,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血浆1,3-3-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300例,其中200例为深部真菌感染者,100例属于细菌感染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检测,观察深部真菌感染者真菌培养情况及阳性检出率及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价值.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非真菌感染组及对照组,非真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真菌培养为金标准,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疾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4.78%、72.03%、81.5%.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具有理想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疾病检出率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ET-1、hs-CRP、IL-8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评分(NIH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能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佟攀峰;李庆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45例焦虑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特点研究

    目的 分析焦虑症患者脑内9种神经递质的功率及相对功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5月收治的45例焦虑症患者为观察组,4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并采用脑涨落图仪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脑内神经递质实测功率及相对功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HAMA、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内9种神经递质的实测功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脑内γ-氨基丁酸相对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相对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γ-氨基丁酸功能下降,去甲上腺素、5-羟色胺功能升高,具有特征性意义.

    作者:田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服药、低盐饮食、自测血压、心率、规律运动、定期复诊五个方面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有利于提升其遵医行为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英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采用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术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手术的患者79例,作为一般组,给予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的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加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一般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12.66%)高于观察组(3.80%)(P<0.05).一般组术前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措施评分低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在手术室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作者:卫小娜;张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IPH)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12月分娩的IPH患者84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情况、止血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子宫切除率、产后6周月经复潮、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48 h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等方面对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产后6周月经复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与宫内球囊压迫术及阴道塞纱联合治疗IPH效果确切,利于提升止血效果,降低产妇出血量,并为产妇保留生育功能,对产妇术后恢复与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马慧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路径化护理对围术期混合痔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路径化护理措施对围术期混合痔患者的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09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达98.18%,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肛缘水肿以及肛门坠胀感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围手术期混合痔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有利于术后快速恢复.

    作者:周丽娟;程亚丽;佘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TNF-α和IL-6含量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TNF-α和IL-6含量对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确诊的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HBV携带者血清及正常体检人群血清样本各8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血清样本中TNF-α和IL-6含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乙肝后肝癌患者、HBV携带者及正常人群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织分型乙肝后肝癌血清TNF-α和IL-6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F-α和IL-6参与了乙肝后肝癌和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检测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可以为乙肝后肝癌患者提供新的临床诊断途径.

    作者:陈巧玲;杨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痰热清用于老年肺炎患者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孙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吮吸治疗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在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1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非营养性吮吸治疗,观察组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比两组喂养效果、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全量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7d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均P<0.05)、白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吮吸联合治疗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可有效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水平,加快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且安全性高.

    作者:肖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406例孕中期产前筛查、无创DNA检测及羊水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无创DNA检测及羊水穿刺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5年4月-2016年11月进行产前筛查的3406名孕15~20w+6的孕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和雌三醇(uE3)检测,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通过lifecycle风险软件评估分析胎儿患唐氏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ES)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等的概率.ONTD高风险者行三维彩超确诊,余高风险者选择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检测DS、ES及13-三体患病情况,对异常者再进一步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3 406例孕妇中血清学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229例,占6.72%,其中DS高风险205例,ES高风险3例,ONTD高风险21例.21例ONTD高风险孕妇均行三维超声检查,确诊异常2例,余高风险者行无创DNA检测,检出DS8例,ES1例,13-三体0例,进一步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证实与无创DNA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血清学产前筛查存在假阳性偏高问题,无创DNA产前检测唐氏综合征、18-三体、13-三体检测准确率与羊水穿刺产前诊断符合率达到100%,且快速、无创,是产前筛选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转移性癌IMRT与3D-CRT剂量学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 比较脑转移性癌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接受放射治疗的脑转移性癌患者共20例(其中10例单发,10例多发转移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放疗(全脑2野对穿+3野局部加量)及5野IMRT计划.分析两组分别运用两种放疗方法的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两种治疗计划对靶区剂量分布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单发转移病灶组:IMRT计划显著提高了靶区适形度,但均匀度无明显优势.显著降低了脑干、视交叉和脑垂体的大受照射剂量(均P<0.05);视交叉和脑垂体的小受照射剂量和平均受照剂量、左右视神经的平均剂量与3D-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发转移病灶组:IMRT计划与3D-CRT相比较,靶区适行度及均匀度均在可接受范围.IMRT计划中左右晶体的受照剂量显著增大(均P<0.05),其他危及器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放疗计划均能达到满意的靶区覆盖率.IMRT与3D-CRT都有更好的靶区适形性但都表现出了较大的靶区异质性.多发脑转移病灶组中IMRT放疗方式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没有表现出优势.

    作者:王树超;田楠楠;李宏;李琨;李爱菊;刘文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及TNF-α、hs-CRP、IL-6、IL-8的影响,探讨该方法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祛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氧驱雾化治疗.比较两组TNF-a、hs-CRP、IL-6、IL-8、FEV1、FVC、PEF等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可能与普米克令舒恢复气道纤毛摆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体内TNF-α、hs-CRP、IL-6、IL-8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气道高反应有关.

    作者:李小卉;陈俊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隧道式拖线术对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的疗效及Wexner量表积分的影响

    目的 观察隧道式拖线术综合治疗对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发症及Wexner量表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位后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隧道式拖线术、高位旷置术及内口切开结扎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多切口挂线引流术,观察并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率、肛门功能及复发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隧道式拖线术综合治疗高位后马蹄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郭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对比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肾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年,两组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升高,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27.22±5.43)%]低于对照组[(30.21±8.97)%](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肌酐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胃道反应、出血事件、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替格瑞洛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对肾功能影响较小,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伟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分次根充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一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周期、治疗费用及治疗满意度.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周期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分次根充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周期更短、费用更为低廉,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孙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血清Trx、Txnip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Trx)、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指导急性轻中度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住院的62例无脑梗死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入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检测各组的Trx、Txnip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的Trx、Txni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MSE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短时记忆、语言认知域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Trx、Txnip水平与MMSE量表短时记忆、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短时记忆=-0.417,-0.433;rMMSE总分=-0.487,-0.428;均P<0.05).结论 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血清Trx、Txnip水平的增高可能是急性轻中度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波;曾玲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