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齐;温旭东;闵霞;韩蕾
本文论述了抗震救灾中,医院感染管理适应战时机制的转换,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职能扩展,并在抗震救灾野战医院出发前、医疗救治工作阶段和负责军警民的防疫防病工作3个阶段分别承担的工作.由于医院感染管理战时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应用,有力地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有力的保障了野战医院和军警部队的战斗力及灾民的建康.
作者:易滨;李贵堂;徐燕杰;赵学伟;张华;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结合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实践和教训,提出山区地震医学救援的4个阶段,对救援期间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山区地震灾害医学救援提出针对性建议,为部队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提供借鉴.
作者:郑驰;李勇;谭映军;刘曦;张超群;王魁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医疗工作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也不例外.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和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师除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沟通、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本文结合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学生运用知识管理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占齐;温旭东;闵霞;韩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创医院医德医风新局面,需要加强和改进医院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改革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那种教条式的理论灌输和形式主义的学习方式[1].军队医院具有专业性强、技术人员多、开放程度高的特点,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会遇到思想难统一、学习难坚持、教育难集中、工作难落实的现象.因此,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首位意识的同时,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对象研究和探索的力度和速度,更要紧紧抓住医院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不断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胡徽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为了解热带海岛地区部队官兵伤残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本文对某热带海岛部队1997-2007年501名伤残官兵的伤残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以某部1997-2007年评残的501名官兵作为调查对象,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0.6岁),其中义务兵331人、士官128人、干部42人.调查内容包括伤残原因、训练伤致残病种和不同军兵种训练伤致残病种分布.
作者:赵丹;吴旻;陆卫军;刘来生;龙仕柏;林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医院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把医院文化建设摆在战略位置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坚持以先进性要求定准办院方向,以建精品的标准塑造医院品牌,以长效性机制建立培育体系,以人性化理念优化人文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凝聚了发展力量,强化了竞争实力,提升了医院形象,使医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轨道.
作者:魏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总结了多年来外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分析了对外交流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探索多渠道、深层次的军事医学对外交往机制,提高对外交往的质量与效益,积极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建立对外交往关系维护与培育制度等对策.
作者:王颂阳;柯骏;孟萌萌;李燕燕;陶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概述军队区域医学服务网络的管理机制,提出了网络服务形态、网络服务途径张网络服务内容,阐述了军队区域医学服务网络的机制模型,并对服务网络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祖铭;熊友生;沈旭东;徐茂;张寓景;王苏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MMPI测评结果,了解维和官兵心理特征,评估心理状况和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应用399题的MMPI测查表,进行团体测验,并与中国常模对比分析.结果:参与维和的官兵在任务区恶劣环境的作用下,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存在明显的心理异常现象.讨论:维和的恶劣环境、生活条件、任务性质严重影响官兵的心理健康,做好维和部队的心理卫生工作非常重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医师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贾享明;魏立;王宗英;刘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1],关系到医院建设的政治方向、发展方向、建设方向,及医院发展建设的质量,扎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传统教育方式上求突破,在创新活动载体上求实效,在指导工作实践上求深入.
作者:赵阿龙;张雅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军队疗养院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其训练问题影响着全局.笔者就此探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桑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卫勤指挥人才模拟训练系统是卫勤信息化教学训练的重要载体,在设计开发应用中,需要面向部队的需求,科学工作流程,注重资源整合,分层开展应用,注重更新完善,保证卫勤指挥人才模拟训练的质量.
作者:孙亚林;田文华;王九生;贺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医院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医院的一种整体看法和评价,是医院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增加效益的无形推动力,关系着医院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打造医院品牌的良好形象,对于提升医院的文化品位,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院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分析了基层部队营卫生所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比较外军平战时基层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组织情况,提出只有根据部队建设的客观条件和特点,通过推行科学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基层部队营卫生所信息系统的平台上,提高基层部队卫勤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作者:欧崇阳;宁慧杰;孙逊;卢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实行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医院后勤工作的总体趋势.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既要符合军队医院发展的一般要求,又必须能够满足战时卫勤保障的需要.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数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分析.
作者:侯乃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贯彻落实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与医德医风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强化医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和解决医德医风建设的现实问题,对深化医德医风建设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大明;王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由于军队医院的精简和调整[1],使某些地区沿革多年的部队医疗体系保障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军队干休所离退休干部的就医问题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对某地区军队干休所就医环境的变化及离退休干部的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军队医院更好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
作者:苏玉文;王利群;张延霞;宋毓敏;王永清;刘永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门诊工作在医院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两年来,全国各医院都在加强门诊建设.特别是在门诊结构、门诊功能、门诊流程等方面,研究的比较多.本文作者为了对门诊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从门诊大厅的咨询工作人手,展开了门诊服务现状调查.特别关注了患者的咨询热点,并就咨询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解决办法.
作者:王亚平;刘燕敏;韩利妹;郑丽娜;李锦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医院精神的内涵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作为指导员工行为的精神动力,会经常不断地在员工思想和行动中起作用,成为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支柱[1].
作者:叶德邵;凌小明;董少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全军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已经过去4年多时间,其中将原先的随军家属包干医疗改为优惠医疗的政策,在提高随军家属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效率以及控制医疗消费的过快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随军家属的保障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军委、总部也要求加快后勤保障社会化部分,深化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了随军家属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相关认识和思考,推进随军家属医疗保障社会化进程.
作者:段丽萍;张献志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