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40例

马克骥

关键词:进展期胰腺癌, 替吉奥胶囊, 吉西他滨
摘要: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选取的80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分别为80.0%、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196、13.333,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4,P<0.05).结论 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各50例,胸腔镜组施以胸腔镜手术以,开胸组施以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胸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412、20.556、9.026,均P<0.05);胸腔镜组术后漏气、切口感染、胸腔积液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96、4.433、4.396、6.658,均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对于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更显著,相应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5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检验方法不同设为甲组39例、乙组46例与丙组50例,三组分别采用培养法、干化学酶法及镜检法,观察三组检测结果及发现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例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甲组阳性率高于乙、丙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7.772、7.753,均P<0.05),甲组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发现率均高于乙组(x2=7.056、7.772、4.593,均P<0.05),甲组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发现率均高于丙组(x2=5.946、7.773、6.143,均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的多种生物检验方法中,培养法检验效果显著,对治疗妇科炎症感染具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跨伤锥固定与经伤锥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跨伤锥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锥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量表(japanese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前后骨折及随访末期骨折恢复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及椎体高度丢失分别为(3.95±0.71)°、(5.32±0.74)%、(0.71±0.32)°、(1.24±0.23)%,对照组分别为(7.10±1.66)°、(6.91±1.84)%、(3.87±0.74)°、(6.23±0.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1.44、5.26、25.70、43.29,P<0.05).结论 与跨伤锥固定治疗相比,经伤锥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金宇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精神专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精神专科护理中所起安全作用.方法 了解2014年某医院的精神科风险管理现状,分析风险管理知识,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预防策略,避免精神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应用风险管理策略,精神科35名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对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精神专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防范护理风险时间、促进护理安全.

    作者:张海华;曹巧玲;焦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部彩色超声与阴道彩色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异位妊娠腹部与阴道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128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按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腹部彩超检查,观察组行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情况及声像图表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阴道彩超确诊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9.69%,漏诊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5.6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阴道超声在附件包块、胚芽、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及宫内假孕囊方面的声像图表现优于对照组腹部超声(P<0.05),观察组异位妊娠部位:卵巢18例,输卵管间质36例,右侧输卵管壶腹10例.结论 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更高,其确诊率及声像图表现阳性率均比腹部彩色超声高,可作为异位妊娠诊断首选方法.

    作者:洪德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9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在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97例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诊断与CT检查对于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超声对97例患者的诊断率为97.94% (95/97),高于CT的78.35% (76/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07,P<0.05);同时,超声对于睾丸精原细胞瘤、非精原细胞瘤、瘤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达100.00%.结论 超声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四肢骨折75例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钛制弹性髓内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小儿四肢骨折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实验组采取交锁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优良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24,P<0.05);实验组患并发症发生率为9.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34,P<0.05).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张春旭;张磊;孙克明;季泽娟;姚满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医改背景下湖北省某镇新农合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实行后农村医疗卫生的现实状况,掌握基层医疗卫生动态,明确卫生工作的目标.方法 以湖北省下设L镇镇级卫生院近几年新农合医疗数据为分析样本,使用SPSS20.0对收集到的初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以时间序列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开展研究.结果 该镇2015年新农合的参合率为76.84%,门诊和住院报销总额波动上涨,近几年门诊报销比为58.5%,住院报销比为71.7%.结论 加强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促进制度的全面落实,保持门诊报销比水平,进一步完善住院报销比,借助新农合实现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的即时目标.

    作者:李习平;史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资料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症5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症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玻璃酸钠联合普拉洛芬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芪明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泪膜破裂时间和Schimer值,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和Schime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立;张双双;陈金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根治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优,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1年后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均比对照组高,生存率比对照组高,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效果优于开腹手术,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叶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孔导管浣洗术与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微孔导管浣洗术与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神经外科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微孔导管浣洗术,对照组采用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0±3.4)min、(7.0±1.5)d,对照组分别为(19.5±3.5) min、(8.2±1.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1、3.098,P<0.05).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微孔导管浣洗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红立;魏立平;李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起始剂量为每次6.25 mg,每天3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50 mg,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11.875 mg,每天1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190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30 m,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2%,对照组为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6,P<0.05).结论 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卢百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40例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选取的80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分别为80.0%、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196、13.333,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4,P<0.05).结论 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克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与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64例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复方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6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底出血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4例底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发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视力水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9%)高于对照组(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01,P<0.05);观察组视力评分值为(0.91±0.30)分,对照组为(0.62±0.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2,P<0.05).结论 采用穴位注射复方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方法对眼底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底出血症状,恢复其视力水平.

    作者:田思佳;郭淼;赵晓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肾功能保护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手术过程中不应用IABP,实验组术前放置IABP,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体外循环期间尿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72 h利尿剂用量及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体外循环期间尿量多于对照组,但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72 h利尿剂用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48及72h实验组血清肌酐水平及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术前放置IABP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72 h利尿剂用量,有助于恢复血清肌酐水平,降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保护患者肾功能.

    作者:高洋;庄熙晶;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和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测结果为准,分析对比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结果.结果 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以上狭窄的准确度较高,64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精确值、阳性率、钙化病变、精确值和阳性率分别为91.00%、66.00%、86.00%、59.00%.结论 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采用64排螺旋进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特别是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管腔缩小的检测有着较高的敏感性,64排螺旋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且定位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

    作者:那生渤;庄玉慧;王锦明;耿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与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与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进行治疗的5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用药后斑块个数(2.31±1.08)个、厚度(1.12±0.38) mm与硬化率(74.07%)均优于对照组的(2.58±1.16)个、(1.43±0.42)mm与40.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及斑块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英;陈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后不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后不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4年7月诊断为外向型CSP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后不清宫术,对照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35.0 ±74.7) ml、(5.4±1.8)d,对照组分别为(298.0±87.6) ml、(14.6±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22、6.108).结论 采取子宫动脉栓塞后不清宫术治疗外向型CSP产妇,能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治疗的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治愈率为96.0%,病死率为4.0%,手术止血率为92.0%,术后再出血率为8.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分别为65.0%、35.0%、60.0%、40.0%和4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征并消化道大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行缝合止血,观察组采用电凝止血,比较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卵巢功能变化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阴道检查窦状卵泡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明显低于电凝止血,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杨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