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与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64例

田思佳;郭淼;赵晓金

关键词:眼底出血, 穴位注射, 复方章柳碱, 血栓通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复方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6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底出血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4例底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发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视力水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9%)高于对照组(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01,P<0.05);观察组视力评分值为(0.91±0.30)分,对照组为(0.62±0.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2,P<0.05).结论 采用穴位注射复方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方法对眼底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底出血症状,恢复其视力水平.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治疗的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治愈率为96.0%,病死率为4.0%,手术止血率为92.0%,术后再出血率为8.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分别为65.0%、35.0%、60.0%、40.0%和4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征并消化道大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6 min试验结果(550.12±50.88)m、左室舒张末径(49.34±2.99) mm以及左室射血分数(54.79±5.06)%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76.11±15.88)分、心理健康(80.09±12.99)分以及生活能力(68.26±15.0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增强心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小红;王霞;王艳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以及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与数据,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5.2%,液基细胞学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60%,液基细胞学检测阳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一致的14例,有效率为50.00%,检测灵敏度为34.29%;阴性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一致的400例,有效率为88.50%,检测特异度为93.03%;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一致的51例,有效率为67.11%,检测灵敏度为72.86%.阴性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一致的368例,有效率为85.58%,检测特异度为29.53%.结论 在宫颈癌筛查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灵敏度更高,特异度与准确度均偏低;液基细胞学检测检测的灵敏度偏低、特异度与准确度高,适合联合使用.

    作者:曹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40例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选取的80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分别为80.0%、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196、13.333,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4,P<0.05).结论 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克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脑外科的2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所有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6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6月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64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脑外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外科术后并发症管理中,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起始剂量为每次6.25 mg,每天3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50 mg,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11.875 mg,每天1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190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30 m,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2%,对照组为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6,P<0.05).结论 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卢百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根治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优,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1年后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均比对照组高,生存率比对照组高,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效果优于开腹手术,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叶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诊疗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的影响因素以及母婴结局,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胎盘附着位置的不同将其分入到前壁组(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和后壁组(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中,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类型、围生期母婴结局等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前壁组产妇的妊娠次数更多,瘢痕子宫概率更高(P<0.05);前壁组产妇的完全性胎盘类型概率更高,在部分性和边缘性上则更低(P<0.05);前壁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后壁组(P<0.05).结论 前置胎盘中的胎盘附着于前壁与妊娠次数、瘢痕子宫密切相关,且很容易出现母婴并发症,影响到母婴健康.做好高危前置胎盘产妇的早期干预有助予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孟晓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整体连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患者院外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连续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患者院外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4月就诊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连续护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遵医嘱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遵医嘱率(95.0%)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患者院外康复护理中采用整体连续护理的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蓉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12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77%)明显高于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1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6,P<0.05);对照组护理后抑郁、焦虑情况差于循证组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7、4.091,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书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治疗癫痫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治疗癫痫疗效研究.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9月选取50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增加使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并逐渐替代丙戊酸,观察患者各阶段的用药效果、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完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41例,占比82.00%,完成拉莫三嗪单药治疗31例,占比62.00%;药物联合治疗总好转概率为80.49%,单独用药治疗总好转概率为77.42%,药物联合治疗阶段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单独用药治疗阶段高(P.<0.05).结论 在拉莫三嗪的用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联合使用丙戊酸,患者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单独用药患者的高.

    作者:赵志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行缝合止血,观察组采用电凝止血,比较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卵巢功能变化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阴道检查窦状卵泡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明显低于电凝止血,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杨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子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烧伤患者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烧伤患者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呼吸道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1,P<0.05);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t=4.336、7.435、4.80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 (x2=6.536,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有效治疗呼吸道烧伤,提高血气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桂全;胥学冰;张博;佟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与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64例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复方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6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底出血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4例底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发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视力水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19%)高于对照组(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01,P<0.05);观察组视力评分值为(0.91±0.30)分,对照组为(0.62±0.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2,P<0.05).结论 采用穴位注射复方章柳碱联合血栓通方法对眼底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底出血症状,恢复其视力水平.

    作者:田思佳;郭淼;赵晓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和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测结果为准,分析对比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结果.结果 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以上狭窄的准确度较高,64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精确值、阳性率、钙化病变、精确值和阳性率分别为91.00%、66.00%、86.00%、59.00%.结论 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采用64排螺旋进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特别是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管腔缩小的检测有着较高的敏感性,64排螺旋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且定位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

    作者:那生渤;庄玉慧;王锦明;耿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二甲医院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对某二甲医院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建议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住院肺炎患儿680例,对所有患儿所送检的呼吸道标本行分离培养、菌种的鉴定以及相应药敏试验.结果 680例住院肺炎患儿共送检2 674份呼吸道标本,其中培养阳性标本共计1 207份,相应阳性率为45.12%,检出非重复病原菌有946株,其中有245株革兰阳性球菌,占比25.89%,564株革兰阴性杆菌,占比59.61%,真菌112株,占比11.84%,另25株为革兰阴性球菌,占比2.64%.结论 定期对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检测,对及时了解本地儿童肺炎病原菌的流行情况以及耐药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闫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诱导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诱导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进行全麻气管插管的60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法,对照组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法,比较两组用药前(T0)、给药后2 min (T1)、插管前(T2)、插管之后即刻(T3)、插管3 min (T4)以及插管之后5 min (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各个阶段的心率指标变化相对较小,而对照组T2阶段心率下降、T3~T5阶段的心率上升.其中,观察组T1、T2、T3时段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T3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发生率、心动过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静脉快速诱导法,健忘镇痛慢诱导法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各项指标更为稳定,安全性更高,值的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金贤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5例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5例,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疗法,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室检验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2%,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胱抑素值均比对照组低,(t=3.689、5.213、4.352、4.663,均P<0.05).结论 对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效果确切,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影;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对患者生育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术对于输卵管妊娠妇女生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术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再次生育状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24 h及72 h两组血β-HCG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患侧输卵管再通率为85.92%;术后2年,观察组宫内妊娠率为69.01%,高于对照组的52.83% (P<0.05).结论 对于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术创伤较小,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臧淑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500份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采取并优化相应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收集检测的5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通过调查分析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并探讨可行的措施予以优化.结果 50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29份,占5.80%;血液标本常见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样本量偏少、抗凝不全、溶血和凝血等.结论 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造成结果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医院与科室需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责任感,对采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够提高血液标本检验合格率与质量.

    作者:鲁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