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郭书峥

关键词:循证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围术期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12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77%)明显高于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1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6,P<0.05);对照组护理后抑郁、焦虑情况差于循证组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7、4.091,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各50例,胸腔镜组施以胸腔镜手术以,开胸组施以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胸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412、20.556、9.026,均P<0.05);胸腔镜组术后漏气、切口感染、胸腔积液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96、4.433、4.396、6.658,均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对于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更显著,相应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和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测结果为准,分析对比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结果.结果 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以上狭窄的准确度较高,64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精确值、阳性率、钙化病变、精确值和阳性率分别为91.00%、66.00%、86.00%、59.00%.结论 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采用64排螺旋进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特别是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的管腔缩小的检测有着较高的敏感性,64排螺旋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且定位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

    作者:那生渤;庄玉慧;王锦明;耿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治疗癫痫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治疗癫痫疗效研究.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9月选取50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增加使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并逐渐替代丙戊酸,观察患者各阶段的用药效果、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完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41例,占比82.00%,完成拉莫三嗪单药治疗31例,占比62.00%;药物联合治疗总好转概率为80.49%,单独用药治疗总好转概率为77.42%,药物联合治疗阶段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单独用药治疗阶段高(P.<0.05).结论 在拉莫三嗪的用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联合使用丙戊酸,患者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单独用药患者的高.

    作者:赵志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500份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采取并优化相应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收集检测的5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通过调查分析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并探讨可行的措施予以优化.结果 50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29份,占5.80%;血液标本常见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样本量偏少、抗凝不全、溶血和凝血等.结论 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造成结果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医院与科室需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责任感,对采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够提高血液标本检验合格率与质量.

    作者:鲁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03例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抑郁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切除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3例,观察术后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分析引起患者术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3例患者中,Beck抑郁量表评分>14分37例,发生率35.9%,发生抑郁患者年龄、月收入及距手术时间与未发生抑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接受切除术治疗后易发生抑郁,发生抑郁与患者年龄、月收入及距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应注意预防.

    作者:吕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12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77%)明显高于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1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6,P<0.05);对照组护理后抑郁、焦虑情况差于循证组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7、4.091,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书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跨伤锥固定与经伤锥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跨伤锥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锥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量表(japanese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前后骨折及随访末期骨折恢复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及椎体高度丢失分别为(3.95±0.71)°、(5.32±0.74)%、(0.71±0.32)°、(1.24±0.23)%,对照组分别为(7.10±1.66)°、(6.91±1.84)%、(3.87±0.74)°、(6.23±0.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1.44、5.26、25.70、43.29,P<0.05).结论 与跨伤锥固定治疗相比,经伤锥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金宇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治疗的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治愈率为96.0%,病死率为4.0%,手术止血率为92.0%,术后再出血率为8.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分别为65.0%、35.0%、60.0%、40.0%和4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征并消化道大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5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6.0%;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18.0%;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军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起始剂量为每次6.25 mg,每天3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50 mg,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11.875 mg,每天1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190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30 m,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2%,对照组为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6,P<0.05).结论 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卢百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根治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优,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1年后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均比对照组高,生存率比对照组高,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效果优于开腹手术,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叶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微创治疗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64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诊微创治疗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64例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观察组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疼痛评分及尿脓毒症控制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引流成功率90.63%、结石清除率93.75%均高于对照组(x2=6.043、5.687,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69%比对照组17.19%低(x2=5.133,P<0.05),两组术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0、5.670,均P<0.05).结论 急诊微创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治疗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的疗效显著,可缩短尿脓毒症控制时间,提高引流及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目;何利;初建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肾功能保护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手术过程中不应用IABP,实验组术前放置IABP,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体外循环期间尿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72 h利尿剂用量及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体外循环期间尿量多于对照组,但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72 h利尿剂用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48及72h实验组血清肌酐水平及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术前放置IABP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72 h利尿剂用量,有助于恢复血清肌酐水平,降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保护患者肾功能.

    作者:高洋;庄熙晶;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科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监测结果探讨

    目的 探讨儿科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6年8月因呼吸道感染在儿科治疗的患儿呼吸道标本2 000份,对标本进行培养、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0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83株,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58.3%)、肺炎链球菌(20.14%)及卡他莫拉菌(18.73%);药物敏感试验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41.8%和100.0%,青霉素耐药性检出率为3.8%.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及卡他莫拉菌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定期对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病原菌耐药性变化情况,对儿童科学用药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顾文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5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检验方法不同设为甲组39例、乙组46例与丙组50例,三组分别采用培养法、干化学酶法及镜检法,观察三组检测结果及发现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例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甲组阳性率高于乙、丙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7.772、7.753,均P<0.05),甲组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发现率均高于乙组(x2=7.056、7.772、4.593,均P<0.05),甲组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发现率均高于丙组(x2=5.946、7.773、6.143,均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的多种生物检验方法中,培养法检验效果显著,对治疗妇科炎症感染具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行缝合止血,观察组采用电凝止血,比较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卵巢功能变化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阴道检查窦状卵泡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明显低于电凝止血,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杨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6 min试验结果(550.12±50.88)m、左室舒张末径(49.34±2.99) mm以及左室射血分数(54.79±5.06)%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76.11±15.88)分、心理健康(80.09±12.99)分以及生活能力(68.26±15.0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增强心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小红;王霞;王艳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子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烧伤患者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烧伤患者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呼吸道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1,P<0.05);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t=4.336、7.435、4.80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 (x2=6.536,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有效治疗呼吸道烧伤,提高血气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桂全;胥学冰;张博;佟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30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基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平均每年牙齿脱落数量为(0.15±0.08)颗;对照组为(0.38±0.13)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6,P<0.05).两组治疗后探针牙周袋深度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5、6.785,均P<0.05).结论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由于单独基础治疗,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瀛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与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与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进行治疗的5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用药后斑块个数(2.31±1.08)个、厚度(1.12±0.38) mm与硬化率(74.07%)均优于对照组的(2.58±1.16)个、(1.43±0.42)mm与40.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及斑块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英;陈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