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30例效果分析

董瀛波

关键词:基础治疗, 牙周维护治疗, 慢性牙周炎
摘要:目的 探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基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平均每年牙齿脱落数量为(0.15±0.08)颗;对照组为(0.38±0.13)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6,P<0.05).两组治疗后探针牙周袋深度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5、6.785,均P<0.05).结论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由于单独基础治疗,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彩色超声与阴道彩色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异位妊娠腹部与阴道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128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按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腹部彩超检查,观察组行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情况及声像图表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阴道彩超确诊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9.69%,漏诊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5.6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阴道超声在附件包块、胚芽、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及宫内假孕囊方面的声像图表现优于对照组腹部超声(P<0.05),观察组异位妊娠部位:卵巢18例,输卵管间质36例,右侧输卵管壶腹10例.结论 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更高,其确诊率及声像图表现阳性率均比腹部彩色超声高,可作为异位妊娠诊断首选方法.

    作者:洪德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子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烧伤患者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烧伤患者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呼吸道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1,P<0.05);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t=4.336、7.435、4.80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 (x2=6.536,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有效治疗呼吸道烧伤,提高血气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桂全;胥学冰;张博;佟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脑外科的2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所有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6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6月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64例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脑外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8,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外科术后并发症管理中,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孔导管浣洗术与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微孔导管浣洗术与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神经外科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微孔导管浣洗术,对照组采用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0±3.4)min、(7.0±1.5)d,对照组分别为(19.5±3.5) min、(8.2±1.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1、3.098,P<0.05).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微孔导管浣洗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红立;魏立平;李文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的检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5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检验方法不同设为甲组39例、乙组46例与丙组50例,三组分别采用培养法、干化学酶法及镜检法,观察三组检测结果及发现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例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甲组阳性率高于乙、丙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7.772、7.753,均P<0.05),甲组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发现率均高于乙组(x2=7.056、7.772、4.593,均P<0.05),甲组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发现率均高于丙组(x2=5.946、7.773、6.143,均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的多种生物检验方法中,培养法检验效果显著,对治疗妇科炎症感染具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与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与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进行治疗的5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用药后斑块个数(2.31±1.08)个、厚度(1.12±0.38) mm与硬化率(74.07%)均优于对照组的(2.58±1.16)个、(1.43±0.42)mm与40.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及斑块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英;陈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03例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抑郁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切除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3例,观察术后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分析引起患者术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3例患者中,Beck抑郁量表评分>14分37例,发生率35.9%,发生抑郁患者年龄、月收入及距手术时间与未发生抑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接受切除术治疗后易发生抑郁,发生抑郁与患者年龄、月收入及距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应注意预防.

    作者:吕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12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77%)明显高于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1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6,P<0.05);对照组护理后抑郁、焦虑情况差于循证组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7、4.091,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解决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书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治疗的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治愈率为96.0%,病死率为4.0%,手术止血率为92.0%,术后再出血率为8.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分别为65.0%、35.0%、60.0%、40.0%和4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征并消化道大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医改背景下湖北省某镇新农合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实行后农村医疗卫生的现实状况,掌握基层医疗卫生动态,明确卫生工作的目标.方法 以湖北省下设L镇镇级卫生院近几年新农合医疗数据为分析样本,使用SPSS20.0对收集到的初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以时间序列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开展研究.结果 该镇2015年新农合的参合率为76.84%,门诊和住院报销总额波动上涨,近几年门诊报销比为58.5%,住院报销比为71.7%.结论 加强新农合的宣传力度,促进制度的全面落实,保持门诊报销比水平,进一步完善住院报销比,借助新农合实现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的即时目标.

    作者:李习平;史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支医护理人员在乡镇卫生院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支医护理人员对乡镇卫生院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2015年的23名高级支医护理人员,按比例分在10所乡镇卫生院,比较支医前后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效果,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支医后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效果优于支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977、10.268、7.263、5.254,均P<0.05).结论 乡镇卫生院通过支医护理人员对护理制度规范,能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董贻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40例

    目的 探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选取的80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分别为80.0%、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196、13.333,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4,P<0.05).结论 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克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微创治疗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64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诊微创治疗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64例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观察组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疼痛评分及尿脓毒症控制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引流成功率90.63%、结石清除率93.75%均高于对照组(x2=6.043、5.687,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69%比对照组17.19%低(x2=5.133,P<0.05),两组术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0、5.670,均P<0.05).结论 急诊微创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治疗上尿路梗阻伴尿脓毒症的疗效显著,可缩短尿脓毒症控制时间,提高引流及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目;何利;初建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根治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优,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1年后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均比对照组高,生存率比对照组高,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效果优于开腹手术,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叶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6 min试验结果(550.12±50.88)m、左室舒张末径(49.34±2.99) mm以及左室射血分数(54.79±5.06)%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76.11±15.88)分、心理健康(80.09±12.99)分以及生活能力(68.26±15.06)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增强心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小红;王霞;王艳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治疗癫痫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治疗癫痫疗效研究.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9月选取50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增加使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并逐渐替代丙戊酸,观察患者各阶段的用药效果、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完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41例,占比82.00%,完成拉莫三嗪单药治疗31例,占比62.00%;药物联合治疗总好转概率为80.49%,单独用药治疗总好转概率为77.42%,药物联合治疗阶段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单独用药治疗阶段高(P.<0.05).结论 在拉莫三嗪的用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联合使用丙戊酸,患者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单独用药患者的高.

    作者:赵志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后不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后不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4年7月诊断为外向型CSP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后不清宫术,对照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35.0 ±74.7) ml、(5.4±1.8)d,对照组分别为(298.0±87.6) ml、(14.6±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22、6.108).结论 采取子宫动脉栓塞后不清宫术治疗外向型CSP产妇,能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二甲医院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对某二甲医院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建议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住院肺炎患儿680例,对所有患儿所送检的呼吸道标本行分离培养、菌种的鉴定以及相应药敏试验.结果 680例住院肺炎患儿共送检2 674份呼吸道标本,其中培养阳性标本共计1 207份,相应阳性率为45.12%,检出非重复病原菌有946株,其中有245株革兰阳性球菌,占比25.89%,564株革兰阴性杆菌,占比59.61%,真菌112株,占比11.84%,另25株为革兰阴性球菌,占比2.64%.结论 定期对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检测,对及时了解本地儿童肺炎病原菌的流行情况以及耐药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闫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能级对应管理下的舒适护理在老年髋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能级对应管理下的舒适护理用于老年髋骨骨折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132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能级对应管理下的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374、5.921、7.936,均P<0.05).结论 能级对应下的舒适护理用于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宫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起始剂量为每次6.25 mg,每天3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50 mg,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11.875 mg,每天1次,根据病情后期缓慢增加至每次190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30 m,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2%,对照组为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6,P<0.05).结论 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卢百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