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郭强;孙金海
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军人门诊部,兼有军人日常门诊、专科转诊、卫勤保障、卫生监督等多项服务保障任务.我们通过采取改善军人就医环境、强化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优化为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等管理措施,加强军人门诊管理,落实为军服务宗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受到体系内保障对象的广泛好评.
作者:蔡绍丽;曹平;宫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一般情况1.1 鉴定标准 根据总后勤部和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1].
作者:阳林俊;李平;陈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疗行业是社会和谐的窗口[1],而医院文化又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先进的医院文化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优秀医院文化,对保证医患关系的和谐与统一和加快医院发展意义重大,并已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成为管理医院的重要策略.
作者:刘海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结合本校近年来科室主任聘任制的改革与实践,阐述了实施科室主任聘任制的重大意义,探讨了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明确了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
作者:包尔基;刘轶永;轧铸;吕世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面对建院时间短、起点低、基础差的实际,探索发展捷径,谋求跨越式发展,是摆在医院面前的突出课题.本文介绍了在建设创新体系、加快医院发展方面的做法:坚持以观念创新为前提,确立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坚持以思维创新为突破,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创建特色锻造品牌;坚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医院全面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作者:姜合作;杨传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作者分析了联勤卫生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军队大型综合医院应建立大卫生观,改进服务方式;立足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利用自身优势,为基层提供技术和人才培训支持.
作者:徐武夷;田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分析目前的医疗现状,很多医疗行为并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社会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医患关系紧张固然与我国的医疗政策不合理、医疗制度不完善有关,但更主要应归因于医院文化建设的不足和欠缺[1].
作者:刘玉琦;蔡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医院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尝试找出影响因素,以便更为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成效.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2005年的职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引起满意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满意度得到提高,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结论:针对影响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提出的几点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工作成效.
作者:胡媛;黄淇敏;王玉明;陈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从2004年10月份开始,本院在原首诊医生负责制的基础上,对医院的所有学科进行细化,实行了三级分科,同时对医疗和护理实行单独核算,实现了专科收治床位共享,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文森;张学娥;陈敬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军队综合医院中医科落实总部指示精神《关于加强军队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做好中医药工作,发挥中医药在卫勤保障的重要作用,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作者:马玉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论述了医院声誉管理概念、声誉管理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加强军队医院声誉管理的对策:一是树立强烈的声誉意识;二是制定声誉管理目标;三是注重打造技术和质量声誉;四是努力打造服务声誉;五是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六是加强医院声誉传播.
作者:向月应;王庆林;朱世和;王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院门诊部自组建以来,一直沿用着保障、治疗、服务和管理共存的一种发展模式,在管理职能上未能完全发挥.2005年初,医院将门诊部自身有收入的处、室转隶到相关科室[1],门诊部开始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对门诊各环节的检查、协调和管理,依据职能建章立制,推行了规范化管理.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收到了好的效果.
作者:徐海涛;陆毅;魏文志;郭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管理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其本质是文化管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论述了医院文化的人本理念内涵及实践.
作者:陆建明;康小明;马汉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规范化管理是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运用国际上先进的服务质量标准,把门诊服务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并建立起质量控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服务规范设计是关键一环,设计内容应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和质量控制规范.设计的总原则应以患者为关注中心,具体原则包括方便、快捷、准确、舒适、文明礼貌和可评价.
作者:徐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本院把提高医疗服务效能作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工作流程,提升技术基点,努力实现无纸化、网络化的目标,以佳的医疗效果、低的医疗费用、短的医疗时间和少的中间环节,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全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作者:高晋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院要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前提,必须有新的招法、新的手段和新的措施.
作者:董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骨科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主要医疗工作指标值明显优于改革前.主诊医师负责制实质上是一项基于权利界定的改革,或者可以看作生产要素的产权改革,它解决了人力、床位、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激励与调配问题.
作者:许苹;杨志平;连斌;杨兴辰;黎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同一案例经两级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出现截然相反的鉴定结果,这与医方、患方及鉴定专家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实践表明:初次鉴定胜诉并不表明再次鉴定也能胜诉;初次鉴定败诉不能轻易放弃申请再次鉴定的权利;是医疗事故和不是医疗事故之间常没有明显的界限;积极应诉是影响鉴定结果的关键所在;医院管理者在鉴定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答辩材料在鉴定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专才;周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院消毒供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点部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做好消毒供应科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本文就如何做好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科管理,控制医院感染谈一些看法.
作者:吴金京;张锋;胡叶双;顾辛;邵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院卫生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提高使用效率,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点及难点[1].为了对部分医疗设备实施专管共用,本院成立了医疗设备调配中心[2],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董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