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飞飞;郑红霞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快捷、高效实用的判别社区居民人群骨密度状况的数学模型,为提高效率,降低调查费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7月选择自愿前来接受健康体检的261人开展健康调查.通过健康义诊的方式获取被调查者的身高、体重和骨密度等项目的相关健康体检结果.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及t检验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145人中,仅有24.83%(36/145)的人骨质属于健康状态,有41.38%(60/145)的人表现为骨质减少,有33.79%(49/145)的人表现为骨质疏松.男性骨密度值为(-1.051±1.218)g/cm2,女性的为(-2.810±1.539)g/cm2,不同性别人群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0,P<0.05).男性年龄、BMI与骨密度多因素回归分析方程为Y=1.837-0.060X+0.047Z(F=16.788,P<0.05);女性年龄、BMI与骨密度多因素回归分析方程为Y=2.980-0.095X+0.025Z(F=47.071,P<0.05).结论 在缺乏骨密度检测设备时,可通过人群骨质密度状况速查模型获取相应的骨密度值,可作为粗略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凤印;汤赵荣;唐艳平;罗臻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 1辅助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控制率为80.00%,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及CD4+/CD8+水平分别为(39.95±4.02)%、(20.13±3.47)%、(1.86±0.36),均优于对照组的(28.74±4.86)%、(26.52±4.20)%、(0.97±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胸腺肽α1辅助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显著.
作者:魏少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5%碘酊灼烧联合氟康唑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5%碘酊灼烧联合氟康唑滴眼液进行治疗,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仅进行了单纯的碘酊清创灼烧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0例作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21例(70.0%)治愈,7例(23.3%)有效,2例(6.7%)无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30例患者中,12例(40.0%)治愈,10例(33.3%)有效,8例(26.7%)无效,总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结论 使用5%碘酊灼烧联合氟康唑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脉搭桥术前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行冠脉搭桥术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冠脉搭桥术后恢复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为9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1,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97.2±43.1)pg/ml、(47.3±5.4)%、(57.8±3.5)mm]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153.2±61.2)pg/ml、(41.5±4.6)%、(62.3±5.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评分(positive inotropic drug score,PIDS)、ICU治疗时间[(20.5±11.5)h、(13.8±3.4)分、(47.8±9.4)h与(8.4±2.6)h、(8.2±1.8)分、(25.7±5.6)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10/60),观察组为5.00%(3/6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7,P<0.05).结论 黄芪多糖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脉搭桥术前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周家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CPHD并发RHF患者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祛痰,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扩张血管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苓桂术甘汤.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右心室短轴缩短率(right ventricular shortening fraction,RVFS)[(43.3±1.6)、(26.5±1.0)%]显著高于对照组[(40.5±2.7)、(23.4±2.5)%],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RVVd)、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RVVs)[(45.3±1.9)、(36.7±1.6)ml]显著低于对照组[(48.0±2.7)、(39.4±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Lee氏心衰积分[(9.4±2.8)、(2.5±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7±4.6)、(4.2±0.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为(64.6±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1±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PHD并发RHF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筛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将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的结果计为对照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的结果计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肺结节检出情况、PET检查阳性检出情况及辐射量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CT加权剂量指数(CTdose index,CTDIw)、X射线每管旋转一周的管电流(mobile agent server,mAs)、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总mAs、大有效辐射量分别为(1.5±0.3)mGv、(19.0±6.0)、(45±6)mGy·cm、(460.0±67.0)、(0.82±0.12)m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1.4)mGy、(84.0±12.0)、(191±13)mGy·cm、(1 425.0±325)、(4.00±0.80)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剂量CT能有效保证检出率,降低辐射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占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静脉复合麻醉联合吸入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吸入麻醉方式,研究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联合吸入麻醉方式.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及麻醉前、麻醉过程中、术后患者SBP、DBP、HR及SpO2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麻醉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分别为(76.42±8.32)、(8.42±3.13)min,均优于对照组的(83.33±7.44)、(15.31±4.5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15 min时,研究组SBP、DBP、HR分别为(103.34±8.76)、(62.82±3.24)mm Hg(1 mm Hg=0.133 kPa)、(72.32±8.94)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14.40±7.53)、(68.73±4.32)mm Hg、(80.41±7.86)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联合吸入麻醉方法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乔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方案,30万U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1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主要出血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记录其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其TIA发作停止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5%、69.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IA发作停止时间[(21.4±3.2)h]及总住院时间[(14.2±2.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6.2±3.1)h、(17.9±2.7)d],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5.2±1.2)、(18.3±1.0)、(36.3±1.0)、(14.2±1.0)、(16.7±1.2)、(34.9±1.0)s],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无出血反应,观察组患者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小剂量尿激酶疗法应用于老年TIA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出现风险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于患者预后提升有利.
作者:李金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叶酸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2型糖尿病(type 2diba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的变化,探讨tHcy、叶酸与T2DM细胞免疫间的关联性.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4月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检测74例单纯T2DM、44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opathy,DN)患者及124例健康对照血清中tHcy、叶酸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数据间关联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患者叶酸、tHcy、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52、8.305、13.052、15.814、8.524,均P<0.05);单纯T2DM组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患者的叶酸、tHcy、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94、4.326、3.765、6.750、5.459,均P<0.05).血清tHcy水平与叶酸水平、CD3+细胞、CD3+CD8+细胞呈负相关(r=-0.300、-0.116、-0.130,均P<0.05),与CD3+CD4+正相关(r=0.267,P<0.05).血清叶酸水平与CD3+CD4+细胞呈负相关(r=-0.108,P<0.05).结论 高tHcy可能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叶酸也会对T2DM的细胞免疫产生影响.
作者:郭飞飞;郑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使用的依从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找出对策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并确诊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中文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得分以评定其服药依从性,同时分析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三组及以上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总分为(6.83±1.66)分.采用中文修订版MMAS-8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降糖药的得分为(5.98±1.37)分.依从性低45例(56.25%),中等30例(37.50%),高5例(6.25%).不同依从性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情况[(9.00±0.70)、(7.96±0.96)、(5.93±1.2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01,P<0.05).影响到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糖尿病知识知晓度、使用胰岛素.结论 多数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总体偏低,影响因素以糖尿病健康知识为突出,要加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斌;马付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血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加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流变指标.不同治疗时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治疗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496,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4.34±020)、(1.59±0.24)mPa·s、(44.61±2.70)%、(3.04±0.51)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41±0.26)、(1.87±0.15)mPa·s、(48.57±4.03)%、(4.23±0.46)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84、6.925、5.714、12.12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黏度.
作者:何海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与ELISA法对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来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疑为MP感染的856例患儿,分别采用被动凝集法和ELISA法检测患儿的MP抗体及MP-IgM、MP-IgG、MP-IgA抗体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算一致性Kappa系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被动凝集法检出阳性443例,阳性率为51.75%.ELISA法检出阳性373例,阳性率为43.57%.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强(K=0.805,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16,P<0.05).ELISA法检测的MP-IgM、MP-IgC、MP-IgA阳性率与被动凝集法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IgG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强(K=0.768,P<0.05).结论 被动凝集法简单、快捷、敏感性较高,而ELLSA法通过MP-IgM、MP-IgG、MP-IgA抗体的分型检测可以提高MP感染的检出率和可靠性,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珍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情景模拟教学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证实其在教学中的价值,为护生的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校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专业学生18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组.于实习前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情景模拟教学和常规教学两种模式进行实习前培训.培训后使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自我效能量表等对其人际沟通能力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总分为(138.8±18.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7±17.8)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的总分为(124.2±14.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6±15.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能够显著提升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LED红光照射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电生理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光生物调节作用(photobiomodulation,PBM)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0月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50秒LED治疗组、240秒LED治疗组各10只,后三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50秒LED治疗组及240秒LED治疗组分别给予LED照射治疗.9周后检测大鼠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a波、b波的潜伏期和振幅,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视网膜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nSOD mRNA表达水平.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0秒LED治疗组ERG b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分别为(64.8±4.9)ms、(406.9±59.9)uV,与糖尿病组和50秒LED治疗组的(85.1±8.6)ms、(182.5±56.3)uV、(84.9±8.9)ms、(183.1±55.9)u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0秒LED治疗组ERG a波潜伏期为(23.0±1.8)ms,与糖尿病组和50秒LED治疗组的(31.0±3.7)、(30.9±3.7)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0秒LED治疗组视网膜MnSOD活性及其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5.919±6.834)U/mg、(0.899±0.091),与糖尿病组和50秒LED治疗组的(20.045±6.786)U/mg、(0.257±0.056)、(21.096±6.798)U/mg、(0.289±0.04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40秒LED治疗能逆转大鼠视觉电生理异常,提高其视网膜MnSOD mRNA表达水平和MnSOD活性,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早期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闫锡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妇产科接收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受表扬与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入院迎接、响铃应答、病房巡视、健康宣教、按时治疗、护理满意度总分分别为(17.7±4.2)、(15.8±2.6)、(16.7±2.0)、(17.6±5.6)、(18.4±2.5)、(91.8±9.6)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1.4±0.2)、(9.4±1.3)、(13.2±2.3)、(13.4±2.7)、(14.8±2.1)、(79.6±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受表扬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49.1%、5.5%,均优于常规组的10.9%、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妇产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推行.
作者:胡普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PCT、CRP诊疗在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本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细菌感染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CRP、PCT水平及CRP与PCT阳性率;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CRP、PCT水平的变化.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的CRP水平为(38.84±7.58)mg/L,PCT水平为(10.13±4.67)ng/ml,对照组的CRP水平为(4.69±1.33)mg/L,PCT水平为(0.34±0.12)ng/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的CRP阳性率为70.0%,PCT阳性率为94.0%,对照组的CRP阳性率为20.0%,PCT阳性率为14.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与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PCT、CRP在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中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在患者的病情程度与康复预后的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今后合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等方法,抽取泸州市下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部分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基本情况、继续教育现状、参加继续教育的满意度、继续教育需求,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64份,问卷有效率为93.06%,在这些问卷中,57.4%的医疗卫生人员希望在职自学/函授考试以提高学历,56.7%希望到上级医院定期参观学习;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希望参加的内容以专业新技术、新知识为主(90.3%),其次是对人际沟通(53.0%)及医学心理学(52.4%)的学习,对科研论文写作的需求比例仅占27.5%;继续教育学习方式由高到低前3位依次为课程(67.1%)、讲座(60.9%)和网络学习(48.6%).结论 泸州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率高,需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有关部门应针对继续教育对象的需求合理安排.网络学习方式经济便捷,内容丰富,应加强这方面继续教育项目的建设和推广应用.
作者:高榆;李然;费丽萍;叶运莉;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OLBP)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对本院妇产科76名护士进行观察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名.对照组38名给予OLBP防护知识培训,观察组38名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腰背部肌肉锻炼操,20 min/次,1次/d,观察实施后1年内OLBP发病状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周期内,观察组OLBP发病率、OLBP发病次数≥2次者发生率分别为23.68%、7.89%,均低于对照组的57.89%、39.47%,观察结束后,观察组腹、背肌肌力异常者发生率为23.68%,低于对照组的52.63%,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满意度为(3.37±0.55)分,高于对照组的(2.98 ± 0.61),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为(3.62±0.87)分,低于对照组的(4.36±1.13)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可提高腹、背肌肌力,强化运动行为,提高工作满意度,对妇产科护士OLBP发生风险及病情程度均有良好效应,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马珂;朱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实施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62.36±15.96)、(53.31±13.57)mm Hg(1 mmHg=0.133 kPa)]、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4.65±2.31)、(7.86±4.26)mm Hg]、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rtery/alveolus pulmonis partial pressure of blood oxygen,a/A PO2)[(0.32±0.12)、(0.23±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肺气漏、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7/60),对照组为26.67%(16/60),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7,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疗效显著,能促进病情改善,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郭先锋;苏爱芳;梁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6月选择本院治疗的9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102.85±8.97)min、(2.32±1.14)、(6.28±1.34)d]显著短于对照组[(119.83±14.72)min、(3.97±1.86)、(8.97±2.8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8.54±10.77)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4.72±24.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33%(8/49),观察组为4.08%(2/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9,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88.12±4.87)、(69.88±6.82)、(79.67±5.87)、(8451±6.32)、(84.11±4.89)、(80.57±7.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91±2.33)、(60.03±3.47)、(70.04±2.89)、(75.31±4.17)、(78.86±3.18)、(72.15±3.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效果可靠,缩短手术时间、胸腔引流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新朝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