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毕合兴

关键词:预防接种, 知晓,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96名0~7岁儿童家长(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监护人)进行调查.分析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预防接种态度及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禁忌证的知晓率高,为80.79% (471/583),对建卡建证重要的知晓率低,仅为11.66% (68/583).89.19%(520/583)的家长对了解孩子疫苗接种情况持肯定态度,88.16%(514/583)的家长会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仅有53.52%(312/583)的家长不会因媒体报道的负面信息影响孩子的接种.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其对儿童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越高,而年龄越大、家庭子女数越多、交通情况越不便利,其对儿童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越低(均P<0.05).结论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但态度比较积极,应加强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96名0~7岁儿童家长(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监护人)进行调查.分析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预防接种态度及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禁忌证的知晓率高,为80.79% (471/583),对建卡建证重要的知晓率低,仅为11.66% (68/583).89.19%(520/583)的家长对了解孩子疫苗接种情况持肯定态度,88.16%(514/583)的家长会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仅有53.52%(312/583)的家长不会因媒体报道的负面信息影响孩子的接种.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其对儿童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越高,而年龄越大、家庭子女数越多、交通情况越不便利,其对儿童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越低(均P<0.05).结论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但态度比较积极,应加强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

    作者:毕合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项指标检测对重症细菌性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内毒素(endotoxin,ET)联合检测对重症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和疗效.方法 依据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本院80例临床重症肺炎患者,细菌性肺炎组50例和非细菌性肺炎组30例.细菌性肺炎组为G-菌感染肺炎,分别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动态浊度鲎试剂法测定患者血清的PCT、CRP和ET水平;比较细菌性肺炎组50例在治疗前后PCT、CRP和ET水平的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PCT、ET、CRP水平较非细菌性肺炎组均明显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肺炎经抗生素有效治疗后,PCT、CRP、ET水平均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T、CRP和ET炎症指标都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俊红;李雷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改良PICC穿刺法对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时改良穿刺法对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PICC,对照组采用改良塞丁格(microcannulasheath technology,MST)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穿刺疼痛程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重度疼痛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7.0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PICC成功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现时疼痛状况及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分别为(1.94±0.36)、(1.87±0.3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0.41)、(3.06±0.38)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行PICC时采用改良穿刺法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王红彩;乔志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有活检结果的628例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进行阴道镜活检,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计算.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的灵敏度为76.92% (110/143),特异度为88.04% (427/485);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的灵敏度为79.02% (113/143),特异度为92.99% (451/485).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的灵敏度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3,P>0.05);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7,P<0.05).结论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效果显著,灵敏度高,特异度好,适用于宫颈癌疾病的早期检查.

    作者:何海新;林安;李玲;林翠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榆林市某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高中生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两所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选取1 256人.采用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1 256名高中生中,有36.5% (459/1 256)的学生曾经接受过结核病健康教育.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总持有率、正性行为总持有率分别为51.1%(6 418/12 560)、64.2%(4 839/7 536)、61.8%(6 213/10 048).其中知识部分知晓率低的条目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症状”,为12.6%(1 581/1 256);态度部分正性态度持有率低的条目是“能够像看待普通人一样看待肺结核患者”,为45.1% (567/1 256);行为部分正确行为持有率低的条目是“主动学习过肺结核病防治知识”,为35.4% (444/1256).高中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听别人说(48.1%,604/1 256)、网络(47.0%,590/1 256)、电视(43.8%,550/1 256),希望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44.9%,564/1 256)、学校专题讲座(44.3%,556/1 256)、面对面交流(42.7%,536/1 256),希望获得结核病知识主要是治疗知识(49.2%,618/1 256)、传染性知识(40.0%,502/1 256)、症状知识(39.5%,496/1 256).结论 榆林市某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需加强高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李应群;张少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6月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232例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抑郁状况.单因素分析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0.40%,经单因素分析,高龄、女性、无配偶、小学及以下程度老人和大专及以上老人、从不参加体育活动者其抑郁状况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抑郁总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参加体育活动、生活能否自理、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影响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抑郁状况的因素众多,护士在实施出院护理时,重点应关注高龄、女性、无配偶、文化程度低、生活不能自理、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的患者,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况.

    作者:金赟珠;周建红;王建芳;马修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创建卫生城市背景下对医疗广告监管的新探索

    2015年9月1日新广告法实施前,医疗广告的监管由工商、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执行,但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效力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违法医疗广告泛滥,大量违法医疗广告严重危害了医疗市场竞争秩序及患者合法权益.本文对创建卫生城市背景下泰安市违法医疗广告监测数据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创建卫生城市复审这一大背景下采取的一系列医疗广告监管措施(政府重视、严格划分责任、责任具体到人)使违法医疗广告数量大幅下降.探索医疗广告监管新方式,违法医疗广告可以被遏制甚至被消除.

    作者:李荣荣;赵峰;曹丙艳;杨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手术室护理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不同设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71例),前者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优质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有效指标,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投诉及陪护率分别为6.10%、12.20%,均少于对照组的16.90%、35.21%,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所改善,但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33.70±3.44)、(37.03±4.79)、(32.24±7.18)、(36.87±4.69)、(40.33±4.27)、(42.45±2.67)、(42.35±7.32)、(43.43±8.62)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1.47%、77.4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及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年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015年东营市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在校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状况调查,分析引起小学生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0-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东营市城区4所小学1~6年级6~13岁的学生3 783名做为调查对象,记录年龄和性别,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男生2649名,检出高血压患者57例(2.15%);女生1 134名,检出高血压患者56例(4.94%).不同性别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77,P<0.05),女生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生.城区小学生1 780名,检出高血压患者64例,检出率为3.60%;农村小学生2 003人,检出高血压患者49例,检出率为2.45%.不同居住区小学生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P<0.05),城区检出率高于农村.超重组高血压检出率:男生为24.49%(12/49),女生为72.73% (8/11);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男生为6.33% (19/300),女生为14.52% (9/62).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不同体重儿童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超重组儿童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 东营市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与性别、体重、居住区密切相关.应将小学生血压测定列为常规体检内容,及早发现血压偏高学生,通过连续监测、实施干预降低成人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邢正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学科协作干预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学科间协作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住院的126例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65例采用学科间协作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SGRQ量表评价生存质量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变化量的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47.11±10.08)、(66.27±17.75)、(57.72±10.21)分与(37.85±12.69)、(56.62±20.16)、(51.14±14.4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居住情况患者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居住情况对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均P<0.05).结论 对COPD患者采用学科间协作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年龄、病情及家人陪伴情况成为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柴晓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湘西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对湘西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同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5年7-10月随机在湘西地区抽取符合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1例为糖尿病组,同时在湘西地区随机抽取体检健康的老年人172人作为健康组.对两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问卷(中文版)(short form 36-questionnaire,SF-36)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被调查者的年龄、民族、职业、居住方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组生活质量总分、一般健康情况、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力、生理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611.5±156.4)、(66.6±24.2)、(83.2±22.8)、(89.6±23.7)、(72.7±36.2)、(72.5±42.2)、(73.8±20.5)、(302.3±102.2)、(309.2±101.3)分]与糖尿病组[(489.1±140.7)、(39.4±20.6)、(78.9±20.4)、(86.2±24.4)、(52.3±48.9)、(42.8±45.8)、(54.6±21.1)、(231.3±91.2)、(231.3±91.2)、(257.8±98.3)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加快医疗保障建设,普及糖尿病的筛查;各社区可以多组织开展各项娱乐活动,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紫微;刘江龙;张钰华;龚森;何芳芳;王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自拟通络补心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疗效及对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络补心化瘀汤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例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络补心化瘀汤治疗,1剂/d,加水500 ml,煎成200 ml,分早晚两次内服,两组患者均以7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心率及心脏彩超情况,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心率、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88±0.19)、(2.82±0.54)、(1.71±0.34)、(2.03±0.48) mmol/L、(71.62±18.85)次/分、(38.81±3.63)%、(150.15±37.12)、(106.81±23.84)ml/m2、(1.34±0.21)、(4.15±0.63)、(1.44±0.32)、(2.75±0.52)mmol/L、(93.15±36.92)次/分、(32.72±3.41)%、(176.23±34.91)、(126.42±28.51) ml/m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络补心化瘀汤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本院收取的nAMD患者84例,患者均为单眼,共84只眼,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柏组(n=42例,42只眼)和雷珠组(n=42例,42只眼),前者行康柏西普治疗,后者行雷珠单抗治疗,两组3个月均行每个月玻璃体注射治疗,其中康柏组注射0.05 ml康柏西普,雷珠组注射0.05 ml雷珠单抗,其余治疗两组均一致.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注射次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雷珠组注射次数为(4.10±0.32)次,显著少于康柏组的(4.68±0.40)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珠组、康柏组治疗后OCT值、BCVA值分别是(307.1±40.6) μm、(1.007±0.126)、(309.6±37.0)μm、(0.981±0.118),均显著地优于治疗前的(341.5±57.3) μm、(0.821±0.132)、(338.6±46.4) μm、(0.812±0.12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OCT值、BCVA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白内障、玻璃体出血、眼内炎、心血管疾病和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眼压正常.结论 在nAMD治疗中,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均可以改善病情,提高视力,但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更少,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作者:吕鹏;徐浩;王琴;周杰;李治清;陈玉红;杨豪;韦松;颜学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予以单纯尿激酶溶栓疗法(150万U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100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0.5 h内滴注完毕,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联合组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阿托伐他汀(溶栓治疗前口服80 mg,溶栓后的次日起每日口服20 mg,长期维持)口服用药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 leukelin-6,IL-6)等指标变化情况,记录其胸痛缓解时间、酶峰出现时间、ST段回落指标的差异,分析其冠脉再通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及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联合组低于对照组[(2.8±0.7) mg/L、(9.7±1.3) ng/L、(3.6±0.6)mg/L、(17.4±2.4) ng/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胸痛缓解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酶峰出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2.2±1.1)、(13.2±1.2)h],ST段回落程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1.2±0.3)、(0.9±0.3)mv],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衰)、再发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冠脉再通率为7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激酶方案应用于STEMI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其病情转归、降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用药安全性突出,对于患者预后提升有利.

    作者:魏俊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唑来膦酸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治疗,唑来膦酸注射液加至5%葡萄糖液100 ml中静脉滴注,4 mg/次;珍牡肾骨胶囊,0.63 9/次,3次/d;阿法迪三,0.5 μg/次,1次/d;疗程两个月,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辛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40 mg/次,1次/d,疗程两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检测指标、骨密度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治疗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5b、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s-C-terminal telopeptide,s-CTX)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8.93±0.71)、(8.96±0.87)、(4.32±0.41)、(5.67±0.64) U/L、(0.53±0.17)、(0.52±0.14)、(0.22±0.08)、(0.32±0.121) ng/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P、Ca等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在腰椎L2~L4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区部位均较治疗前升高,也比对照组治疗后升高[(0.85±0.13)、(0.78±0.09)、(0.79±0.11)、(0.76±0.08)、(0.78±0.09)、(0.73±0.06)、(0.75±0.07)、(0.72±0.06)g/cm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阻碍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边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服务质量的相互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目的 通过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间的相互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为后期门诊和住院服务质量相关政策的调整及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宁夏回族自治区2012年“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项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门诊/住院服务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均为正向且有意义(P<0.05),其中在扣除了同一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门诊和住院服务质量的相互影响外,乡村两级的相互影响程度高.结论 不同医疗机构间的门诊、住院服务质量存在相互影响的情况,因此在后续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这种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为居民的卫生保健进行服务.

    作者:何淑兰;李江平;刘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5例乳腺肿瘤患者(288个病灶),分别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及三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为84.21% (96/114)、特异度为83.33% (145/174)、准确性为83.68% (241/288);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为83.33% (95/114)、特异度为81.03%(141/174)、准确性为81.94% (236/288);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为77.59% (135/174)、特异度为74.56% (85/114)、准确性为76.39% (220/288).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准确性高于钼靶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1,P<0.05).三者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为92.98% (106/114)、特异度为94.25%(164/174)、准确性为93.75% (270/28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的准确性高,弥补了常规超声及钼靶X线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不足.

    作者:李岗;闫娟;郭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泡沫硬化剂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泡沫硬化剂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6例,并将所选取的这10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而对照组则继续采用常规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开长度、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再次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开长度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25.19±4.27) min、(2.96±1.03)cm、(11.34±2.07)ml、(63.43±3.95) min、(7.28±2.15) cm、(35.47±3.41)m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跟踪观察后,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曲张再次复发率为5.6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再次复发率的26.4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泡沫硬化剂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了复发率,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因此,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志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尿激酶溶解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及预后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尿激酶溶解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共有124例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立体定向血肿抽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并对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osgow coma scale,GCS)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6% (59/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6%(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2周血肿旁水肿面积,血肿消失时间[(8.02±1.79)、(6.97±1.72) cm2、(5.32±1.61)d与(11.23±2.42)、(9.48±1.79) cm2、(16.13±8.4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3.23% (2/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2% (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9,P<0.05).不同治疗时间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6,P<0.05).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3,P<0.05).治疗后1、4周,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尿激酶溶解比较,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靳春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83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腹部B超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均诊断为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根据患者的意愿选取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组(A组)(n=116),LC 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CBDE)组或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TCBDE)组(B组)(n=67).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d两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白细胞数、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所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79、6.385、16.059、4.003、5.129、2.504、4.498,6.487、4.609、10.590、2.606、2.871、1.941、2.265,均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相当,且同样安全、有效.但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医院条件,个体化选择适合患者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黄衍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