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穴疏导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泽国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经穴疏导, 推拿, 针刺
摘要:目的 探讨经穴疏导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颈椎牵引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运用经穴疏导推拿手法联合颈椎牵引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颈椎的活动度.计量资料不同治疗时间各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时间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02、3.789、4.026、3.963、4.125、4.487,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的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68、4.876、4.157、4.028、4.567、4.471,均P<0.05).结论 经穴疏导推拿手法联合颈椎牵引方法效果显著,减少复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5年8-12月康复出院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出院常规指导,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压和生活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1 18.65±15.23)、(92.54±11.21)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127.23±15.12)、(104.26 ±7.23)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角色、社会、躯体、情绪、认知功能评分[(72.23±15.55)、(71.56±10.26)、(76.21±12.14)、(73.44±11.27)、(75.58±11.35)分]均高于对照组[(64.21±11.13)、(63.06±10.37)、(64.88±12.23)、(66.32±10.43)、(68.21±11.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院外的血压控制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袁素萍;李爱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5例乳腺肿瘤患者(288个病灶),分别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及三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为84.21% (96/114)、特异度为83.33% (145/174)、准确性为83.68% (241/288);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为83.33% (95/114)、特异度为81.03%(141/174)、准确性为81.94% (236/288);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为77.59% (135/174)、特异度为74.56% (85/114)、准确性为76.39% (220/288).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准确性高于钼靶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1,P<0.05).三者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为92.98% (106/114)、特异度为94.25%(164/174)、准确性为93.75% (270/28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的准确性高,弥补了常规超声及钼靶X线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不足.

    作者:李岗;闫娟;郭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辛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大鼠88只,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模型组、对照组各22只.麻醉后钳夹双侧颈总动脉30 min,松开30 min,再钳夹30 min,再松开造模成功.实验1组:造模后每日灌服辛伐他汀1 mg/kg.实验2组:造模后每日灌服尼莫地平12.5 mg/kg,模型组:造模后每日胃灌盐水1次.对照组:正常饮食.连续喂药3周.3周后所有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病理组织计算脑梗死面积.计量资料多组间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四组大鼠跳台实验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69,P<0.05).不同时间大鼠跳台实验的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54,P<0.05),四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1组的脑梗死面积(18.36±3.69)%,实验2组的脑梗死面积(27.45±4.38)%,对照组的脑梗死面积为0,模型组的脑梗死面积(42.43±6.24)%.四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4,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实验2组比较,实验1组的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经辛伐他汀治疗后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加神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为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恒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体验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患者长期受各种症状的困扰,生活质量较差.症状体验是患者对症状发生情况、出现频率、严重程度及困扰程度的表达,明确患者症状体验,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症状管理水平,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对症状体验的概念与内涵,及在COPD患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慢性病症状管理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娜;戴付敏;王靓;郭津津;李雅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83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腹部B超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均诊断为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根据患者的意愿选取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组(A组)(n=116),LC 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CBDE)组或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TCBDE)组(B组)(n=67).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d两组患者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白细胞数、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所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79、6.385、16.059、4.003、5.129、2.504、4.498,6.487、4.609、10.590、2.606、2.871、1.941、2.265,均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相当,且同样安全、有效.但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医院条件,个体化选择适合患者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黄衍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改良PICC穿刺法对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时改良穿刺法对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PICC,对照组采用改良塞丁格(microcannulasheath technology,MST)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穿刺疼痛程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重度疼痛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7.0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PICC成功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现时疼痛状况及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分别为(1.94±0.36)、(1.87±0.3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0.41)、(3.06±0.38)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行PICC时采用改良穿刺法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王红彩;乔志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尿激酶溶解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及预后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尿激酶溶解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共有124例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立体定向血肿抽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并对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osgow coma scale,GCS)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6% (59/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6%(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1、2周血肿旁水肿面积,血肿消失时间[(8.02±1.79)、(6.97±1.72) cm2、(5.32±1.61)d与(11.23±2.42)、(9.48±1.79) cm2、(16.13±8.4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3.23% (2/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2% (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9,P<0.05).不同治疗时间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6,P<0.05).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3,P<0.05).治疗后1、4周,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尿激酶溶解比较,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靳春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湘西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对湘西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同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15年7-10月随机在湘西地区抽取符合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1例为糖尿病组,同时在湘西地区随机抽取体检健康的老年人172人作为健康组.对两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问卷(中文版)(short form 36-questionnaire,SF-36)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被调查者的年龄、民族、职业、居住方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组生活质量总分、一般健康情况、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力、生理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611.5±156.4)、(66.6±24.2)、(83.2±22.8)、(89.6±23.7)、(72.7±36.2)、(72.5±42.2)、(73.8±20.5)、(302.3±102.2)、(309.2±101.3)分]与糖尿病组[(489.1±140.7)、(39.4±20.6)、(78.9±20.4)、(86.2±24.4)、(52.3±48.9)、(42.8±45.8)、(54.6±21.1)、(231.3±91.2)、(231.3±91.2)、(257.8±98.3)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加快医疗保障建设,普及糖尿病的筛查;各社区可以多组织开展各项娱乐活动,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紫微;刘江龙;张钰华;龚森;何芳芳;王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自拟通络补心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疗效及对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络补心化瘀汤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例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络补心化瘀汤治疗,1剂/d,加水500 ml,煎成200 ml,分早晚两次内服,两组患者均以7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心率及心脏彩超情况,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心率、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88±0.19)、(2.82±0.54)、(1.71±0.34)、(2.03±0.48) mmol/L、(71.62±18.85)次/分、(38.81±3.63)%、(150.15±37.12)、(106.81±23.84)ml/m2、(1.34±0.21)、(4.15±0.63)、(1.44±0.32)、(2.75±0.52)mmol/L、(93.15±36.92)次/分、(32.72±3.41)%、(176.23±34.91)、(126.42±28.51) ml/m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络补心化瘀汤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项指标检测对重症细菌性肺炎诊断和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内毒素(endotoxin,ET)联合检测对重症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和疗效.方法 依据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本院80例临床重症肺炎患者,细菌性肺炎组50例和非细菌性肺炎组30例.细菌性肺炎组为G-菌感染肺炎,分别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动态浊度鲎试剂法测定患者血清的PCT、CRP和ET水平;比较细菌性肺炎组50例在治疗前后PCT、CRP和ET水平的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PCT、ET、CRP水平较非细菌性肺炎组均明显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肺炎经抗生素有效治疗后,PCT、CRP、ET水平均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T、CRP和ET炎症指标都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俊红;李雷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鼻内窥镜联合鼻腔解剖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联合鼻腔解剖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 以数字法抽选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鼻腔解剖手术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切除肿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7,P<0.05).观察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复发率为5.0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 (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P<0.05).结论 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应用鼻腔解剖手术联合鼻内窥镜效果显著,术后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较传统手术方式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闻克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96名0~7岁儿童家长(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监护人)进行调查.分析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预防接种态度及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禁忌证的知晓率高,为80.79% (471/583),对建卡建证重要的知晓率低,仅为11.66% (68/583).89.19%(520/583)的家长对了解孩子疫苗接种情况持肯定态度,88.16%(514/583)的家长会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仅有53.52%(312/583)的家长不会因媒体报道的负面信息影响孩子的接种.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其对儿童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越高,而年龄越大、家庭子女数越多、交通情况越不便利,其对儿童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越低(均P<0.05).结论 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但态度比较积极,应加强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

    作者:毕合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与分析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每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口服,2次/d,5 mg/次,联合用药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口服,2次/d,25 mg/次,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相比上述指标下降更加显著[(125.41±4.76)、(140.81±4.31)、(82.21±3.71)、(90.43±3.75) 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降低,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相比上述指标下降更加显著[(47.56±4.18)、(52.25±4.42)、(12.55±1.60)、(14.29±1.67)、(12.38±0.82)、(14.02±2.01) mm、(122.43±11.35)、(141.39±18.69) g/m2],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用药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分别为(320.32±50.45)、(320.32±50.45)m,联合用药组分别为(319.34±45.98)、(518.54±66.56)m,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较单独用药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以改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周波;纪玉沛;刘红臻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檗碱药理作用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与代谢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或改善乳腺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2015年4-10月分别用50、100μmol/L的小檗碱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12、24、36 h,检测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TNF-α及IL-8的分泌的影响,检测细胞组蛋白脱乙酰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及P21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4及36 h时50和100μmol/L小檗碱组均抑制MDA-MB-231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小檗碱组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2与24 h低浓度小檗碱对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24 h比较,12、36 h高浓度小檗碱对细胞增殖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和36 h时不同浓度的小檗碱组与对照组的TNF-α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檗碱的浓度越高,TNF-α的分泌受到抑制的程度越大.36 h时低浓度小檗碱组IL-8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高浓度小檗碱组IL-8的分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时小檗碱组与对照组比,HDAC4的表达均下调,P21的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浓度小檗碱组相对低浓度小檗碱组HDAC4表达量的下调及P21的上调更明显.36 h时小檗碱组与对照组比HDAC4的表达下调的,且小檗碱浓度越高,相对表达量越低,P21则相应上调.12与24及36 h小檗碱组HDAC4及P21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檗碱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代谢,可能机制是抑制HDAC4的表达,同时上调P21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展与转移.

    作者:赵文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南阳市育龄妇女产前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南阳市育龄妇女产前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围产期制定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应用便利抽样方法,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南阳市育龄妇女1 593人,构建南阳市育龄妇女产前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68.8%的南阳市育龄妇女在怀孕12周内可以完成首次产前检查,49.1%育龄妇女接受过至少5次产检,35.5%育龄妇女能够按要求完成所有产前检查内容.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育龄妇女等一般人口学情况和家庭特征等能够影响育龄妇女产前保健情况.结论 南阳市育龄妇女产前保健现状较差,应该加强对育龄妇女产前检查必要性的宣传,特别是针对经济状况较差、学历偏低的育龄妇女.

    作者:雷雨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6月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232例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抑郁状况.单因素分析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0.40%,经单因素分析,高龄、女性、无配偶、小学及以下程度老人和大专及以上老人、从不参加体育活动者其抑郁状况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抑郁总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参加体育活动、生活能否自理、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影响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抑郁状况的因素众多,护士在实施出院护理时,重点应关注高龄、女性、无配偶、文化程度低、生活不能自理、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的患者,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况.

    作者:金赟珠;周建红;王建芳;马修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蠲痹汤联合吲哚美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蠲痹汤联合吲哚美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蠲痹汤联合吲哚美辛对其进行治疗,蠲痹汤1剂/d,吲哚美辛溶片25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应用吲哚美辛溶片25 mg/次,1次/d,口服;甲氨蝶呤7.5 mg/次,1次/周,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晨僵时间、血沉、类风湿因子及不良反应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8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疼痛水平、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分别为(42.3±30.8) min、(3.1±1.9)、(3.4±2.0)、(201±64.9) mmHg(1 mmHg=0.133 kPa) (0.5±0.1)、(19.2±12.3) mm/h、(89.3±70.2),均较对照组的(55.8±31.2) min、(6.4±2.0)、(6.5±1.8)、(165±58.2) mmHg、(1.6±0.3)、(31.9±13.1) mm/h、(103.8±71.9)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蠲痹汤联合吲哚美辛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献血前宣教在现场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献血前宣教在现场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枣庄中心血站和市区内各个献血点的符合献血要求的无偿献血人员520名.将在中心血站进行过献血前宣教、采血由进行宣教的专业医护人员完成,采血后进行人文关怀及随访的献血员260名作为试验组,在市区内各个采血点随机采血的献血员2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献血员的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血过程中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献血员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员紧张恐惧、晕针晕血、不适感的发生率(12.30%、5.77%、18.08%与65.32%、13.84%、77.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献血员皮下青紫、肿胀疼痛、出血、静脉炎的发生率(8.07%、4.61、2.31%、0.77%与39.23%、21.15%、10.77%、3.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献血员的满意度(8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献血员进行献血前宣教可使采血成功率高,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各种纠纷的发生.

    作者:朱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学科协作干预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学科间协作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住院的126例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65例采用学科间协作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SGRQ量表评价生存质量的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变化量的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47.11±10.08)、(66.27±17.75)、(57.72±10.21)分与(37.85±12.69)、(56.62±20.16)、(51.14±14.49)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居住情况患者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居住情况对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均P<0.05).结论 对COPD患者采用学科间协作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年龄、病情及家人陪伴情况成为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柴晓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UAER、Ccr及临床疗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腰痛腰酸、肢体浮肿、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评分分别为(1.14±0.69)、(1.54±0.67)、(1.07±0.53)、(1.51±0.78)、(0.53±0.39)、(0.78±0.45)、(1.05±0.76)、(1.48±0.72)分,与治疗前的(2.08±0.62)、(2.13±0.59)、(1.82±0.73)、(1.86±0.64)、(1.28±0.29)、(1.25±0.33)、(2.02±0.52)、(1.93±0.5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UAER、Ccr分别为(6.87±2.19)、(7.15±2.53)、(8.23±1.94)、(8.51±1.86)mmol/L、(138.83±26.85)、(175.72±23.45)μg/min、(93.37±7.56)、(89.43±8.62)ml/min,与治疗前的(8.07±2.67)、(8.34±2.47)、(11.26±2.76)、(10.68±2.54)mmol/L、(209.25±33.27)、(213.15±30.73)μg/min、(85.06±8.72)、(84.86±9.73) ml/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UAER、C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取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而且具有临床效果好、降糖作用平稳、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阚广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