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4年泰兴市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谢正兴;沈谦;夏鹏;尹中英;常军

关键词:健康状况, 调查, 分析, 中小学生
摘要:目的 掌握市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政策,落实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市区中小学在校生,对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血压升高、营养不良、沙眼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影响市区中小学生健康的卫生问题依次是视力不良(72.38%)、超重肥胖(30.76%)、龋齿(25.63%)、血压升高(16.10%)、营养不良(3.76%)及沙眼(1.90%).与往年比较,视力不良、超重肥胖患病率上升且超重肥胖患病低龄化,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且年龄后移;视力不良、血压升高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x2=5 740.09、1 672.76,均P<0.05);龋患以乳龋为主.男生以超重肥胖、血压升高突出,女生视力低下与龋患高于男生.结论 学生视力不良、超重肥胖患病已处于较高水平,其他患病处于一般水平,学生血压升高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完善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学生健康促进政策、措施,着力于早干预,以期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步降低健康危害.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1-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为该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按照妇幼保健三网监测要求,监测全区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调取2011-2015年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平均死亡率为66.08/10万,各年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前五位致死性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白血病,交通事故和自杀是通州区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严重危害育龄妇女健康的疾病的三级预防工作,降低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高育龄妇女健康水平,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作者:吴锦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Survivin和E-cadherin在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E-cadherinherin在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和E-cadherin在120例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A组)、1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B组)及120例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C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以及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E-cadherin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Surviv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中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癌转移、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A组中Surviv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存在负相关(r=-0.697,P<0.05).结论 Survivin和E-cadherin的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着重要作用,对评估其恶性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秦珍珠;王丹;张玉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耳穴贴压加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的实施,观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 将21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性别、高血压分级、高血压证型进行区组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耳穴贴压组、耳穴联合穴位贴敷组各70例.对照组维持常规药物治疗;耳穴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辨证耳穴贴压;耳穴联合穴位敷贴组在耳穴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三组患者共观察6周.对比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情况、干预前后证候积分.结果 对照组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耳穴联合穴位贴敷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穴联合穴位敷贴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耳穴组和对照组.结论 耳穴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证候情况,配合药物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费里;张静芝;周世甲;纪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侵权责任法》实施后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并以单独条款明确了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情形下医疗机构和血液提供机构应承担的责任.在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的同时,对于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更严的标准.这就要求采供血机构正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堵塞漏洞,有效降低医疗诉讼活动中的风险.

    作者:王玉霞;司桂玲;刘燕;崔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经咖啡因与氨茶碱干预的疗效及护理会

    目的 对咖啡因与氨茶碱类药物及相应护理模式对患有原发性呼吸暂停疾病的早产儿实施临床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有原发性呼吸暂停疾病的早产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氨茶碱类药物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咖啡因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且两组分别实施相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家长对呼吸暂停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药物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每天发病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新生儿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每天发病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家长对呼吸暂停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咖啡因及相应护理模式对患有原发性呼吸暂停疾病的早产儿实施临床干预的效果优于氨茶碱类药物.

    作者:李玲燕;曹丽娜;刘玲玲;马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医学院校《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初布探索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前沿科学,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来说,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前提.本文在结合教学内容需要,引入多种教学手段;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师资力量等方面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旨在激发医学生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作者:王艳琴;蒋显勇;李军;袁才佳;易艳军;陈婕;李木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独活寄生汤加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片、维生素B1片口服治疗;治疗组45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小针刀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独活寄生汤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花;张新生;张梁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新泰市2013-2014年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为了解新泰市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对新泰市2013-2014年的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的AEFI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泰市2013-2014年共报告AEFI243例,平均报告发生率为30.14/10万.报告发生率,2013年为28.20/10万,2014年为32.23/10万.平均报告发生率,农村为28.16/10万,城市为39.69/10万,男性为32.06/10万,女性为27.83/10万,0岁组报告病例数多118例(占48.56%),百白破疫苗为65.72/10万,减毒乙脑疫苗为50.08/10万.243例中,一般反应占97.53%,异常反应占1.65%,偶合症占0.82%,5月份多,占20.58%.结论 新泰市的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行正常;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许多种因素相关,不同疫苗有着不同的发生率;AEFI主要发生在较低年龄组儿童.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某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回顾性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某院门诊处方的使用情况以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方法 回顾性选择某院2012-2013年度门诊处方,随机抽取每月350张,每年度4 200张,统计每张处方平均用药种类数、基本用药占比、注射剂占比、抗菌药占比、使用通用名占比、准确了解药物占比、发药交代时间长短以及每张处方平均金额等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与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 2012年度不合理129张(3.07%)与2013年度118张(2.81%),无明显差异(P>0.05),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相似,主要是存在药物选择、药物联用、重复用药以及药物使用方法四方面上的不合理,而其中药物联用不合理占据比例高.结论 某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处方用药管理,规范制度,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保障健康、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倪珍;周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HPV检测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HPV检测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农村宫颈癌筛查妇女20 180名,采用TCT初筛,对ASCUS及以上病变的妇女行HPV-DNA检测并进行宫颈活检.对TCT、HPV、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T检查20 180名,正常或宫颈良性病变者占98.7% (19 923/20 180),ASCUS及以上病变者占1.27% (257/20 180),ASCUS在异常宫颈病变中占高60.7% (156/257).分析TCT结果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随着TCT结果病变程度的增高,病理学病变程度也逐渐增高,与TCT的其他结果比较,ASCUS的病理结果呈多样性.分析HPV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随着病理组织学病变程度的增高,HPV的感染率也逐渐增高.结论 HPV检测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灵敏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ICB下肢生物力学调整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ICB生物力学足垫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双侧KO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下肢生物力学调整.两组常规康复治疗均每周治疗3d、每天1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分析关节疼痛缓解程度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经治疗4周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较好(P<0.05),对关节僵硬改善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未见明显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经治疗后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B生物力学调整对KOA疼痛、关节僵硬改善及日常活动能力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对减轻KOA疼痛比常规康复效果好.

    作者:郭琼;叶倩;胡智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脑梗死68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单用治疗,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孙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2009-2015年淅川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淅川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eer counseling testing,VCT)情况,为制定和完善VCT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2009-2015年淅川县VCT资料,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2009-2015年共有3 984人接受咨询检测服务,以性行为者为主,占53.61%;非婚异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者比例呈上升趋势(均P<0.05),采供血行为比例呈下降趋势(P<0.05).HIV抗体阳性者中,以性行为为主,占53.61%;男男性行为者是HIV及梅毒感染率高的人群,分别为14.02%和10.9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求询原因的咨询者HIV、梅毒感染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性行为者是淅川县VCT门诊主要咨询人群,也是HIV和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艾滋病、性病的宣传力度,促使更多的高危人群主动接受VCT服务.

    作者:阮明谦;高秀兴;李多锋;陈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营养干预结合中医体质在社区孕妇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结合中医体质在社区孕妇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管理的180名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人.对照组按照社区孕妇健康管理要求进行定期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体质给予营养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营养知识知晓情况、中医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的差异.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组营养知识知晓率、中医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羊水过少、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干预结合中医体质在社区孕妇健康管理应用可以帮助孕妇掌握孕期营养知识、中医保健知识,有助于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叶黎黎;徐辉燕;范丽君;孙仲夏;练红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针灸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行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项语言能力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自发言语、口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等语言能力均存在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疗效确切,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能力,值得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肖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2014年泰兴市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掌握市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政策,落实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市区中小学在校生,对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血压升高、营养不良、沙眼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影响市区中小学生健康的卫生问题依次是视力不良(72.38%)、超重肥胖(30.76%)、龋齿(25.63%)、血压升高(16.10%)、营养不良(3.76%)及沙眼(1.90%).与往年比较,视力不良、超重肥胖患病率上升且超重肥胖患病低龄化,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且年龄后移;视力不良、血压升高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x2=5 740.09、1 672.76,均P<0.05);龋患以乳龋为主.男生以超重肥胖、血压升高突出,女生视力低下与龋患高于男生.结论 学生视力不良、超重肥胖患病已处于较高水平,其他患病处于一般水平,学生血压升高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完善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学生健康促进政策、措施,着力于早干预,以期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步降低健康危害.

    作者:谢正兴;沈谦;夏鹏;尹中英;常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苏州失地农民口腔卫生与口腔疾病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苏州市相城区失地农民的口腔卫生行为现状,探索失地农民口腔疾病防治措施,为失地农民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凤阳村,西湖村,渭西村三个村4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失地农民中缺牙率为64.5%,而补牙率仅为15.1%,龋齿率高达47.1%,女性较男性更加注重口腔卫生保健;口腔卫生知识缺乏的人群口腔卫生行为也较差.结论 失地农民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比一般人群差,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严重缺乏,在失地农民中加强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马庆华;聂萍萍;陈亚华;顾凤英;孙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CR、SCr、BUN、TG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UAER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ER、ACR、SCr、BUN、T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是一种治疗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有效药物,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魏巧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导致急性皮肤反应的临床观察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致急性皮肤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92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每周放疗剂量、颈部皮肤反应情况、物理因素、药物因素、营养因素、体重指数(BMI)等12项临床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决定性影响因素.结果 因素分析显示,药物因素、物理因素、营养因素和体重指数是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药物因素(OR=10.108,P<0.05)、物理因素(OR=0.254,P<0.05)、营养因素(OR=0.319,P<0.05)是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的患者,物理因素、药物因素和营养因素为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何爱莲;惠晓颖;孙学明;吴慧;杨福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61例(70眼)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35眼)和对照组30例(35眼).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监测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4.3%(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且术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9%)(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操作简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