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变化分析

王宗立

关键词:肺癌, T淋巴细胞, CD28,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和亚群CD28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其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CD3+、CD4+、CD8+细胞、CD4+ CD28+、CD8+ CD28+、CD8+ CD28-T细胞亚群分别为(48.20±13.11)%、(29.78±6.30)%、(15.39±6.60)%、(43.80±14.21)%、(16.90±4.02)%、(20.40±7.18)%,对照组分别为(59.03±8.69)%、(35.60±8.27)%、(24.09±7.30)%、(55.20±12.02)%、(20.69±4.88)%、(11.79±8.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681、4.550、7.212、5.028、4.881、6.487,均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表达的测定可帮助了解其机体免疫水平、疾病情况和抗肿瘤能力,对其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病的社区管理

    血液系统疾病是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基层医生普遍不熟悉.随着新药临床研究与新技术的应用,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迫切需要社区医生承担愈来愈重要的管理与康复工作.该文介绍血液病的甄别与筛查、药物治疗的管理、病情监测与评估、健康指导与医学咨询、心理干预,以期提高基层医生对血液病的综合管理及救治能力.

    作者:沈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奥美拉唑序贯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序贯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内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并经14C尿素呼吸试验确证为HP阳性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14 d,14 d后单用奥美拉唑序贯治疗4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6,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1.46%,对照组为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32%和6.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7,P>0.05).结论 奥美拉唑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HP根除率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便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以下脐贴进行腹胀便秘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及其出院指导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5,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6.67%,观察组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4,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便秘,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崔艳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并进行护理管理工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措施相同,在护士的日常工作中应用绩效考核.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失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护理失误率为16.0%,观察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96,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为9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96,P<0.05).结论 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对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视,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护士自身各方面得到提升,进而利用自身的进步来改进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医院的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手术风险,效果显著,具有较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巫翠英;陈晓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和亚群CD28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其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CD3+、CD4+、CD8+细胞、CD4+ CD28+、CD8+ CD28+、CD8+ CD28-T细胞亚群分别为(48.20±13.11)%、(29.78±6.30)%、(15.39±6.60)%、(43.80±14.21)%、(16.90±4.02)%、(20.40±7.18)%,对照组分别为(59.03±8.69)%、(35.60±8.27)%、(24.09±7.30)%、(55.20±12.02)%、(20.69±4.88)%、(11.79±8.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681、4.550、7.212、5.028、4.881、6.487,均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表达的测定可帮助了解其机体免疫水平、疾病情况和抗肿瘤能力,对其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宗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眼底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筛查及预后判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和评价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筛查中,应用眼底动脉检查的临床效果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68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29例,中度狭窄组44例,重度狭窄组95例.入院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选择不良反应小、机体耐受性好的碘普罗胺作为造影剂,手术径路选择经右股动脉;住院期间同时对患者进行眼底动脉检查,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级别.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轻度狭窄组超敏C反应蛋白为(3.71±2.61) mg/L,中度狭窄组为(9.62±3.73)mg/L,重度狭窄组为(19.42±6.49) mg/L,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眼底动脉轻度硬化率、中重度硬化率分别为45.45%、54.55%,中度狭窄组为47.22%、52.78%,重度狭窄组为17.28%、82.72%,重度狭窄组眼底动脉轻度硬化率、中重度硬化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存在相关关系,随着狭窄度加深,眼底病变程度加重,因此眼底检查在对早期冠心病人进行筛查、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谢幸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进展

    放射性直肠炎是因盆腔或腹部疾病行放射治疗引起的直肠肠壁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子宫、附件、膀胱及直肠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药物保留灌肠是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保留灌肠的药物和灌肠方法进行了许多探讨和改进,本文将近年来应用药物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75岁以上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6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常规术前备血,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处理原发病,加做肺功能、心功能、下肢血管功能检查,评估术前指标,采用择期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抢救或死亡病例.所有26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4 ~29个月,平均20.5个月,患髋均无明显疼痛.18例弃拐后恢复术前行走功能,6例需四脚助行器行走,2例不能独立行走,术后24 h内出现脑梗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4.6%.结论 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下地早等优点,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长期随访结果仍有待观察.因此针对高龄患者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重视术前风险评估.

    作者:马锡才;李善会;吴相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措施,体温>38.5℃者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 ml/(kg·d)治疗.两组均治疗7d.结果 治疗第3、6天,对照组咳嗽咳痰评分分别为(4.6±1.3)、(7.2±2.1)分,观察组分别为(7.4±1.8)、(8.7±2.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44,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通过激发患儿机体自身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进而发挥免疫-内分泌作用对抗疾病引起的炎症.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诊断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AP患者112例,均行彩超与CT诊断,分析胰腺检出率及在彩超与CT下的影响学表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彩色超声与CT检出轻型AP检出率分别为65.7%、8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70,P<o.05);彩色超声与CT检出重型AP检出率分别为95.2%、100.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2,P>0.05).超声小灶液区、胰腺局限性增大、胰管扩张、胆总管结石检出率分别为10.7%、12.5%、25.o%、12.5%,CT分别为26.8%、28.6%、10.7%、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495、8.864、7.791、9.692,均P<0.05).结论 AP在彩超下可见胰管扩张、胆总管结石;CT诊断胰腺局限性增大、内部小灶液区检出率更高.在重型AP诊断中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轻型AP诊断中,CT检出率高于彩色超声.

    作者:卢薇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进行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病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等,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再出血率、永久性致残率分别为2.0%、1.0%,对照组分别为10.0%、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674、4.188,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2 ±3.12)d,对照组为(20.83 ±5.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8,P<0.05).结论 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栓塞程度较高,手术成功率大,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疗效显著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可以缩短疗程、节省开支、不需要开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存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消痈溃得康颗粒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消痈溃得康颗粒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活动性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自制消痈溃得康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后胃镜下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IL-6和IL-8浓度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厚度、腺体形态、腺体密度评分分别为(o.31±0.11)、(0.28±0.09)、(0.51±0.22)、(0.87±0.33)分,对照组分别为(0.92 ±0.33)、(0.87 ±0.29)、(0.95±0.67)、(1.23 ±0.5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94、13.178、4.232、4.020,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分别为(1.01±0.13)、(81.53 ±7.78) ng/L,对照组分别为(1.33 ±0.10)、(118.74±13.67) 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33、15.614,均P<0.05).结论 采用消痈溃得康颗粒治疗活动性胃溃疡晒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浓度,促进胃黏膜和腺体形态恢复,提高溃疡组织愈合的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宏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癌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癌伴HP感染患者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71例选择化疗的胃癌伴HP感染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根除HP治疗分为两组:未进行根除HP治疗的63例设为对照组,根除HP治疗的108例设为观察组.2个化疗疗程后对比两组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分析根除成功与根除失败者相关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HP根除成功83例,失败25例,失败者化疗后DOB值(8.51±2.92)明显低于对照组(16.76±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成功者化疗疗效有效率77.11%明显优于根除失败者的52.00%及对照组的5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除成功者、根除失败者元消化道不良反应者比例(68.68%、5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度反应和Ⅲ~Ⅳ度反应发生率(22.39%、24.00%和8.43%、24.00%)均低于对照组(38.09%、34.92%),其中根除成功者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根除成功者Ⅲ~Ⅳ度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失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除HP感染可提高胃癌患者化疗疗效,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减轻HP感染程度可减少化疗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有提高化疗疗效趋势,故对伴胃癌伴HP感染者建议将HP根除方案纳入一线治疗方案,但对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杜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109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HbA1c、血脂(TG、TC、HDL-C、LDL-C)等变化情况并分析转归.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回访率98.16%.干预12个月后,有47例血糖逆转至正常水平,逆转率43.92%;有6例进展成为2型糖尿病,占5.61%.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6.57±0.50)、(8.76±2.49) mmol/L,干预后分别为(5.49±0.48)、(7.37±1.88)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前TG、TC、HDL-C分别为(2.22±0.57)、(5.87±1.09)、(0.95±0.28)mmol/L,干预后分别为(1.38±0.34)、(4.54-1.13)、(1.13±0.27)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能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及血脂,可改善其转归.

    作者:杨树国;韩伟祥;韩巧玲;杨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独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治疗组为9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0,P<0.05).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脓性渗出物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65±1.34)、(4.34±1.67)、(5.67±1.28)d,治疗组分别为(2.44±1.21)、(3.45±1.25)、(4.39±0.8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08、2.488、4.822,均P<0.05).结论 对于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采取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能很快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及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生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其实践工作能力,要提高工作能力,技能水平的提高是关键,而技能水平的提高又需要反复的技能训练,目前由于患者维权意识和伦理道德要求的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加速转变,社会科技的进步发展,使得单纯依靠病人做为学习和训练对象的传统临床技能训练模式已接受新的挑战.为此临床实践教学资源显为短缺,使得新生代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日益受到局限,而医学生的成长及临床新技术的开展又需要大量实践训练机会,为克服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现象,我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整合已有资源,引进系列医学模型和培训设备,建成了我市配置高端,全面,具人性化,模块化,现代化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以便医学生及临床医学人员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鲍颖;唐杰;陈悦霞;刘峰;梁茂华;张秀英;王金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31I联合行为疗法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31I联合行为疗法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根据自身糖尿病病情接受相应的降糖或胰岛素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口服药物治疗方式,甲硫咪唑30 mg/d,2~3次/d,口服.观察组行131I联合行为疗法,采用口服方式,剂量依据每克甲状腺131I剂量(MBp)×甲状腺质量(g)/甲状腺24 h 131I摄入率计算.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3d进行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观察指标为FPG、2hPG、FT3、FT4,并于治疗后2、4、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甲状腺功能,与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FPG、2hPG、FT3、FT4分别为(6.88±1.94)、(10.12±3.58) mmol/L、(6.33±2.65)、(2.57±1.09) ng/L,观察组分别为(6.70±2.03)、(8.51±3.11) mmol/L、(3.20±1.05)、(1.33±0.71)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亢复发发生率分别为18.4%、16.3%,观察组分别为2.04%、2.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131I联合行为疗法治疗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复发率较低,明显较常规疗法具有优势.

    作者:王旭红;张之农;刘元志;杨伟光;林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共7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糖尿病无并发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病史、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其中检查项目包含入院时的SBP、DBP,血液生化指标含FBG、HbA1c、TG、TC、HDL-C、LDL-C.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病程、SBP、FBG、HbAlc、TG、TC、LDL-C分别为(5.80 ±3.87)年、(148.76±13.20)mm Hg(1 mm Hg=0.133 kPa)、(9.41±4.20) mmol/L、(11.31 ±2.15)%、(7.34±1.81)、(6.84±0.86)、(4.84±1.81) mmol/L,对照组分别为(3.65±2.11)年、(124.62±9.67) mmHg、(8.17±4.37) mmol/L、(7.06±1.85)%、(4.29±1.76)、(5.04±0.45)、(3.21±2.01) 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3分的患者HbA1c为(7.27±1.42)%,NIHSS评分>3分的患者为(9.67±1.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中,以缺血性小卒中多见,约占69.7%;糖尿病患者中病程长及高收缩压、高血脂、高HbA1c更易并发脑梗塞;HbAlc越高,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

    作者:郑红英;刘小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两组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6.7±1.1)d,对照组为(24.2±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80,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率为92.50%,对照组为5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72,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46,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后肢体功能恢复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锐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丹皮酚脂质体制备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方式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 试验中应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进行,丹皮酚脂质体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注意观察脂质体的粒径和形态,并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丹皮酚含量的测定.结果 优选佳处方大豆处方/胆固醇=4/1,大豆卵磷脂/丹皮酚=10/1,维生素E的使用量为0.1%,制备得来的丹皮酚质体平均粒径为359.2 nm,粒径均一,呈圆球形,包封率和渗漏率分别为71.5%、1.6%.结论 丹皮酚脂质体的制备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且渗漏率低,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靳庆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