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卫华
目的 研究基础护理管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收治的12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实施基础护理管理,两组均干预至分娩后一周.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PG、2hPG、HbAlc水平分别为(4.8±0.9)、(7.9±1.3) mmol/L、(5.1±1.3)%,均优于对照组的(6.2±1.1)、(8.6±1.5) mmol/L、(6.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FPG、2hPG、HbA1c水平均优于干预前的(7.2±1.8)、(10.8±1.6) mmol/L、(7.6±0.4)%、(7.4±2.0)、(11.2±1.7) mmol/L、(7.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孕妇剖宫产发生率为40.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胎儿畸形、羊水过多、流产发生率分别为8.06%、1.61%、4.84%、1.61%,对照组分别为20.97%、12.90%、22.58%、1.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42±1.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护理管理可使护士更贴近患者,是满足患者优化护理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胆囊结石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8 ±2.1)min、(5.2±0.9)cm、(53.1±1.5)ml,与对照组的(55.6±2.5) min、(11.8±1.6)cm、(138.7±4.6)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3.6)h、(5.5±1.2)、(2.9±0.4)d、18%,与对照组的(37.8±5.3)h、(8.9±2.0)、(5.2±0.8)d、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志民;任红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补锌干预对孕妇锌营养状况和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0月在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定期孕检的孕龄<12周的孕妇2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8例.对照组口服自制葡萄糖胶囊,2粒/次,2次/d;干预组口服富锌康胶囊,2粒/次,2次/d.分别在孕12、27~ 29周及产前抽取孕妇静脉血,测定锌浓度.于产后24 h测定新生儿身长、体重、头围、Apgar评分等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孕27 ~ 29周、产前干预组锌浓度分别为(0.96±0.26)、(0.96 ±0.67) μg/ml,高于对照组的(0.82 ±0.38)、(0.79±0.23) 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头围、身长及1分钟Apgar评分分别为(3.87 ±2.31)kg、(34.46±1.31)、(51.02±1.28)cm、(9.72±1.86)分,与对照组的(2.66±1.03) kg、(32.52±2.01)、(47.92 ±2.23) cm、(8.93±2.0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孕妇每日补充适量的含锌胶囊可改善孕妇孕中、晚期的锌营养状态,显著改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作者:邹晓燕;何君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实施时间对于溺水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溺水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组19例和晚期组17例.早期组在溺水后24h内开始支气管肺泡灌洗;晚期组在溺水后48~ 72 h内开始支气管肺泡灌洗,两组均治疗一周.观察并比较两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及肺部X线阴影的好转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早期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肺部X线阴影好转率分别为(36.4±2.6)、(131.6±3.2)次/min、(110.4±2.3)mm Hg(1 mm Hg=0.133 kPa)、(78.3±1.5)%、(297.0±1.9) mm Hg、89.5%,与对照组的(42.5±4.9)、(146.8±5.4)次/min、(130.5 ±5.1)mm Hg、(67.2±3.7)%、(264.0±3.6)mmHg、47.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对溺水儿童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及时地清除肺内吸入物,减轻有毒物质对肺的损害,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能较快地纠正患者的生理和临床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王来成;王惠丽;赵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及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另选健康对照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EPQ)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muppforstran,EMBU)评估两组的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的精神质、神经质两个维度评分值分别为(8.66±2.89)、(13.22±4.4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2.12)、(10.86±3.10)分;研究组内-外向维度评分为(7.75±3.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6±3.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分别为(49.14±9.24)、(46.67±9.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25 ±9.51)、(54.13±9.09)分,研究组父亲惩罚、严厉因子评分为(18.14±3.47)分,高于对照组的(16.50±2.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精神质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项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人格特征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方式可能存在相关性.
作者:马艾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巴曲酶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ore,NFDS)变化情况,记录其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脑梗死体积等脑血管灌注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NIHSS、NFDS得分、MTT、脑梗死体积、CBF分别为(3.5±0.5)、(6.9±2.0)分、(122.1 ±23.7)s、(147.3±25.3)mm2、(79.3±12.2) ml/(100g·min)、(6.2±0.8)、(10.9±2.2)分、(163.7 ±26.2)s、(183.6 ±23.1)mm2、(66.3±12.8) ml/(100g· min),与治疗前的(10.3±1.3)、(21.2±3.0)分、(244.3±101.4)s、(274.7±42.7) mm2、(33.2±11.7) ml/(100g· min)、(10.5±1.2)、(21.3±3.1)分、(245.2±102.0)s、(273.8 ±44.2) mm2、(33.1±11.5)ml/(100g·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巴曲酶静脉滴注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脑血管血流灌注、改善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世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6月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100μ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3~5岁患儿4 mg/次,1次/d,6 ~ 14岁患儿5 mg/次,1次/d,睡前服用.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59±1.42)、(6.51±0.39)、(3.40±0.33)d,对照组分别为(7.51±1.43)、(10.77±1.20)、(8.79±1.6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明显,治疗后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丛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菌痢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菌痢报告发病数为1 227例,年均发病率为17.43/10万.发病率在2005年高(35.29/10万),此后逐渐下降至2014年低(9.27/10万).7~10月为发病高峰,共发病715例,占58.27%.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分别为堰桥街道(22.04/10万)、玉祁街道(18.89/10万)、钱桥街道(18.55/10万).男636例,女591例,性别比为1.08:1.发病年龄分布呈现两个高峰,1岁及以下发病283例,占22.98%;25岁~50岁发病363例,占29.58%.散居儿童多,为388例,占31.62%;其次为农民218例,占17.77%;再次为工人117例,占9.54%.结论 菌痢发病有明显的年龄、季节、职业差异;重点应加强学校、工厂等人群密集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规范处置散发疫情,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蔡群;卞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8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15 ~6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口服治疗,0.8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24.84 ±4.38)、(20.15±3.25)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6.37±3.05)、(16.38±3.14)分;ADL评分分别为(23.45 ±9.84)、(35.15 ±9.72)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8.20±9.71)、(38.15±10.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及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纵隔负压在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经正中开胸心脏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行心包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纵隔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观察组采用控制性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术后胸液引流量、术后输血量、纵隔心包引流管引流时间、心包填塞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6h胸液引流量及术后胸液引流总量、术后输血量分别为(491.43±90.64)、(698.59±83.97)、(581.25±192.50)ml,与对照组的(720.41±108.04)、(971.80±119.49)、(1091.66±271.89)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适当纵隔负压可保持引流通畅,但长时间持续强力纵隔负压可加重创面损伤,增加成人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出血量.
作者:魏文学;李凯;孙子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行无创呼吸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无法耐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面部皮肤压伤、口干的发生率分别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2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问卷评分和满意度问卷评分分别为(94.7±6.3)、(98.4±3.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8.2)、(88.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于思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脂、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40例.甲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口服,1次/d;乙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次,口服,1次/d;丙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次,口服,1次/d.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4周测定患者血脂、脂联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用药后1、4周,三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用药后1、4周,丙组血脂水平与甲组、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1、4周,三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丙组脂联素高于甲组、乙组,CRP、TNF-α、IL-6低于甲组、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能够调节血脂,也能够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CRP、TNF-α、IL-6水平,且上述作用与用药剂量呈现关联性.
作者:曲伟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养胃舒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20mg/次,1次/d)+阿莫西林(500 mg/次,3次/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胃舒治疗,1.2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7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3.3%,与对照组的5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胃溃疡症状积分分别为(27.5±3.4)、(50.1±4.2)分,均较治疗前的(87.2±6.3)、(87.5±6.0)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胃溃疡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养胃舒能明显改善胃溃疡症状,Hp根除率较高,疗效明确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妍;李艳;黄弘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对儿童急性肾损伤患儿的疾病评估中加强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测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肾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急性肾损伤分期情况分为Ⅰ期32例,Ⅱ期33例,Ⅲ期33例;并以同期收治的128例非急性肾损伤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入选对象的Cys-C、BUN和Scr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Cys-C、BUN和Scr水平分别为(2.70±1.05) mmol/L、(18.94±11.02) μmol/L、(295.70±12.69)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7±0.40) mmol/L、(6.89±2.80) μmol/L、(89.60 ±26.1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肾损伤Ⅰ期患儿BUN、Ser、Cys-C水平分别为(13.79±7.90) mmol/L、(183.22±11.70) μmol/L、(2.33±1.02) mg/L,Ⅱ期患儿分别为(17.88 ±7.77)mmoL/L、(309.12 ±43.69) μmol/L、(2.66±0.97) mg/L,Ⅲ期患儿分别为(28.11±18.19) mmol/L、(463.57±69.70) μmol/L、(3.30±1.10) mg/L;观察组Ⅰ期、Ⅱ期、Ⅲ期患儿的BUN、Scr、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同分期患儿BUN和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BUN、Scr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421、0.5881),GFR与Cys-C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8032).结论 Cys-C可作为儿童急性肾损伤的内源性标志物,对其临床评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韦慧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2.64±3.4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2.63 ±6.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96±3.41)、(17.35±3.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57±3.26)、(26.37±3.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2.36±6.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52±3.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总有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天刚;吴俊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瑞格列奈口服治疗,0.5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0.20 U/kg,睡前用药;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血糖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lc分别为(5.96 ±2.18)、(10.86±1.94) mmol/L、(6.52±2.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2±2.51)、(12.06±2.11) mmol/L、(8.04±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lc均优于治疗前的(8.26±1.98)、(8.40±1.93)、(15.60 ±4.82)、(14.89±4.63) mmol/L、(13.31±3.89)%、(13.55±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分子标志物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von Willrand (vWF)因子水平分别为(240.96 ±30.56)、(0.43±0.06) mg/L、(3.43 ±0.85) g/L、(50.47 ±4.64)%,与对照组的(224.85±34.26)、(0.51 ±0.16) mg/L、(3.95±1.09)g/L、(57.16±6.8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ATⅢ、D-D、FIB、vWF均优于治疗前的(201.85±30.97)、(204.63 ±29.64)、(0.60±0.11)、(0.62 ±0.13) mg/L、(4.45±1.13)、(4.42±1.17) g/L、(65.58±11.26)%、(64.39±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较对照组的9.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改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
作者:孙政敏;王华;魏巍;赵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疾病导致血糖短暂升高的过程即应激性高血糖,在重症患者中很常见.高血糖会进一步导致机体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儿茶酚胺、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应激性高血糖入院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预后紧密相关.血糖水平过高或是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高渗血症,进而引起多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甚至可以危害中枢神经.所以,对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在疾病治疗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机理,就应激性高血糖对疾病的预后及治疗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孙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针对实施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以便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实施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疼痛、躯体角色、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总健康等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疼痛、躯体角色、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总健康评分分比为(80.34±17.56)、(81.23±16.54)、(78.32±11.24)、(79.32±10.23)、(80.34±10.34)、(72.34±10.34)、(72.34±10.34)、(81.34±14.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3±16.54)、(62.13±16.44)、(54.32±4.32)、(65.43±10.34)、(66.54±10.34)、(48.34±10.34)、(48.32±10.33)、(60.42±1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贺丽君;孟祥云;窦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WBC、CRP及血糖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27例和重症病例组3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重症病例组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阳性率分别为33.3%、93.9%、87.9%,均高于普通病例组的7.4%、37.0%、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病例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水平分别为(10.46±3.52)×109/L、(6.83±3.95) mg/L、(9.85±3.04) mmol/L,均高于普通病例组的(7.16±2.34)×109/L、(3.07±2.28) mg/L、(6.37±1.32)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周血WBC、CRP及血糖的检查是早期诊断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有效方法,在临床诊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瑞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抽样统计华西都市报上刊登的医药广告,分析成都地区的疾病分布状况,对医药广告在传播健康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方法 选择2014年3月1日-5月8日的华西都市报,统计华西都市报医药广告的类型和数量.结果 198条医药广告中泌尿生殖系统类广告多,为50条(25.3%);其次为整形美容类、皮肤类广告45条(22.7%);再次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广告41条(20.7%),慢性疾病广告28条(14.1%),肛肠疾病广告11条(5.6%),口腔类疾病广告10条(5.1%),其它类疾病广告13条(6.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广告中男性性功能障碍多,为18条(36.0%);其次为不孕不育13条(26.0%);其余的疾病包括妇科疾病、男性疝气、男性前列腺疾病和笼统的男性泌尿生殖疾病共19条(38.0%).整形美容类广告包括全身11条(45.8%)、私处和子宫6条(25.0%)、面部4条(16.7%)、眼袋2条(8.3%),胸部1条(4.2%).皮肤类广告中笼统的针对皮肤的广告12条(57.1%),具有针对性的广告9条(42.9%).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广告包括人流广告25条(61.0%);笼统型14条(17.0%);无痛分娩2条(4.9%).本类广告中只有1条提出人流的危险性.慢性疾病广告中痛风18条,占60.0%;肝病10条,占33.3%;糖尿病及肾病各1条,各占3.3%.结论 媒体应该加大对健康知识的传播力度,普及正确的健康知识,尤其成都地方媒体应突出慢性疾病的健康知识传播和教育作用.
作者:李嘉文;胡言会;李孟锜;何霞飞;郝璐瑶;何曼;罗文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