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碱联合阿霉素对耐药白血病K562/AO2细胞株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

王双;陈祥明

关键词:K562/AO2细胞株, 苦参碱, 阿霉素, BCL-2蛋白
摘要:目的 研究苦参碱联合阿霉素对耐药白血病细胞系K562/AO2体外增殖的抑制、诱导凋亡及对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阿霉素组,苦参碱组(又分为0.50 mg/ml、0.75 mg/ml、1.0mg/ml 3个不同的浓度组)和苦参碱+阿霉素组(也根据苦参碱的浓度不同分为0.50 mg/ml、0.75 mg/ml、1.0mg/ml 3个不同的浓度组),共分为8个组.取对数生长的肿瘤细胞,1×106/孔,分别加入阿霉素、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不同浓度的苦参碱联合阿霉素予以处理,对照组只加等体积的培养基不加药物.加入药物后继续培养48小时.以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Bcl-2表达.结果 单纯阿霉素组、单纯苦参碱组、苦参碱+阿霉素组对K562/AO2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随苦参碱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参碱+阿霉素组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苦参碱组和单纯阿霉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参碱组及苦参碱联合阿霉素组K562/AO2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参碱+阿霉素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单纯苦参碱组及单纯阿霉素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苦参碱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各单纯组及联合组细胞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阿霉素组细胞Bcl-2表达率与单纯苦参碱组、单纯阿霉素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碱与阿霉素联合能增强对K562/AO2细胞的抑制作用,促进其凋亡,明显降低Bcl-2表达.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因子在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液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初治肺结核患者IL-2、IL-4、IL-18、IFN-γ及MMP-9的表达情况,并了解其在肺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ELLSA法检测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及9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2、IL-4、IL-18、IFN-γ及MMP-9的表达.结果 100例结核涂阳患者,治疗2个月后79例转阴,痰菌转阴率79%;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各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IL-4、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FN-γ及MMP-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阴患者五种细胞因子与未转阴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抗肺结核物治疗时动态观察细胞因子水平,有利于监测肺结核病情的转归,利用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可以预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作者:张锦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鬼针草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探讨

    目的 观察鬼针草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鬼针草总黄酮高剂量组(100mg· kg-1)、中剂量组(30mg· kg-)、低剂量组(10mg· kg-1).鬼针草总黄酮组分别于术前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3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30 min然后松扎冠状动脉180 min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鬼针草总黄酮组不同程度降低了心梗范围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保护作用尤为显著.结论 鬼针草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能够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作者:王中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州社区风湿病诊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广州社区风湿病病种构成,分析患者就诊影响因素及诊治状况.方法 选取广州市荔湾区龙津、彩虹两社区615名风湿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医生填写调查表并记录检验结果等,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荔湾区社区风湿病患者以本地老年居民为主,骨关节炎(OA)、骨质疏松症(OP)、痛风、反应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广州社区风湿病中常见的7个病种.疗效较好、学历较高的患者遵医性好;老年患者及低收入、低学历患者对风湿病知识严重匮乏,对风湿病危害性重视不够;低学历、低收入的风湿病人不规范治疗率较高,家庭问题及心理疾病发生率高.使用生物制剂病种医疗费用高.结论 广州社区风湿病人不规范治疗、漏诊误诊所占比例很高,与居民及社区医生对风湿病普遍重视不够、患者健康教育滞后、部分药品价格过高、低收入患者难以承受医疗费用及医患沟通不够等因素有关.应根据上述特点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作者:吴炜戎;江东霖;罗政;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CRP、Fib)水平的影响,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HP-IgG(+)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另选取HP-IgG(-)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为对照组.非治疗组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阿莫西林,测定治疗前后各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CRP、Fib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血清中TNF-α、CRP、Fib的含量分别为(6.57±0.58) mg/L、(5.63±0.72) ng/mL、(5.09±0.48) g/L,显著低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CRP、Fib)水平.

    作者:周广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Delphi法及其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对Delphi法及其应用进行简要介绍,指出近年来Delphi法在建立指标体系、评价体系效果中应用广泛,进而分析Delphi法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评价体系中的优势与可行性,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罗卡;常学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4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74例),前者接受静滴硫酸镁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后者仅接受静滴硫酸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红细胞压积、24h尿蛋白总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还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郝利霞;尚莉莉;茹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6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臭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治愈率为82.36%,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率为73.53%,总有效为85.29%,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为79.41%,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率为64.71%,总有效为82.3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显著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9%.结论 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郭巧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DM)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00例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并对实施干预后DM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连续护理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体质指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连续护理干预,能帮助DM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能力,调整生活方式,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显著改善糖代谢指标,降低体质指数,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TCT联合阴道镜在检测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TCT联合阴道镜检测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TCT联合阴道镜检测的896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影像学资料,将TCT及阴道镜确诊患者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896例检测标本中,TGT检测阳性56例,阳性率为6.3%;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38例(4.2%),低度鳞状上皮瘤变11例(1.2%),鳞状上皮癌5例(0.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2例(0.1%);所有患者均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58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6.4%,TCT诊断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阴道镜检出阳性率与术后病理组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中检测使用能够对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准确反应,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手段使用.

    作者:于素莲;黄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免疫抗体测定研究

    目的 分析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了解犬类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狂犬病门诊注射狂犬疫苗的犬类致伤患者924例,全程接种五针疫苗后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924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阳性率为95.6%,其中男性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4.6%,女性为96.6%,不同性别、不同产地疫苗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通过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要进一步加强接种.

    作者:崔振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痛性DN (PDN)是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神经病变,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慢性病变在PDN中常见,主要侵犯四肢及足部.患者主要表现为肢端疼痛,灼痛、刀割样、撕裂性、针刺样疼痛多见,可伴有感觉异常,如肢端麻木感、蚁行感、烧灼感,感觉减退、感觉过敏也可见.其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血循环障碍、代谢障碍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有研究结果证明,在大脑、脊髓、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等神经系统各级水平均有细胞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并出现神经轴突萎缩、脱髓鞘、神经纤维丧失以及病变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等.因其疼痛与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基础不同,一般治疗效果欠佳[1].本文谈一下对PDN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奎硫平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奎硫平联合治疗脑外伤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由脑外伤所致精神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奎硫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奎硫平治疗,治疗8个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 (5/20),对照组为35.0% (7/2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奎硫平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较单一使用奎硫平疗效更佳.

    作者:冯连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泰安市2012-2013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对2012-2013年度泰安市托幼机构HFMD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分析,了解本地区托幼机构HFMD感染状况.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在园儿童的粪便标本249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EV71和CA16.结果 2012-2013年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83.33% (110/132)和93.16%(109/117).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7.95%(219/249),CA16阳性率为40.56%(101/249),EV71阳性率为28.92%(72/249),其他肠道病毒为18.47% (46/249),CA16的阳性率高于EV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4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47∶1.结论 泰安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多种病毒株共存,以CA16为主.

    作者:韩书林;赵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服益生菌及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NEC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NEC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暖、治疗原发病、早期微量喂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05mg/次,每天两次)14天,而后观察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及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 治疗组NEC的发病率为4.4%,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口服益生菌可以促进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和优势化,能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作者:刘菊敏;李雪;谷海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方位护理对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治愈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治愈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96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分别为(8.3±2.7)d和(14.8±4.6)d,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4(8.33%)和11(22.92%),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46(95.83)和42(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方位护理可缩短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治愈时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芳;安明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厦门市湖里区5岁以下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湖里区5岁以下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5岁以下儿童伤害干预、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在厦门湖里区伤害监测点湖里区医院和中医院,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哨点医院被诊断为伤害的5岁以下儿童患者资料,分析伤害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2年湖里区共登记5岁以下儿童伤害6924例,伤害原因前5位:跌倒/坠落(56.28%)、钝器伤(23.12%)、动物伤(6.46%)、机动车车祸(5.75%)、刀/锐器伤(3.48%);伤害性质前5位:挫伤/擦伤(64.79%)、锐器伤/开放伤(14.12%)、扭伤/拉伤(10.86%)、器官系统损伤(4.78%)和骨折(3.63%);发生伤害地点前5位依次是家中(64.93%)、公共居住场所(20.68%)、公路/街道(11.81%)、学校与公共场所(1.24%)和贸易和服务场所(0.84%);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娱乐活动(91.85%)和驾乘交通工具(占6.34%)为主,损伤部位以头面部(60.44%)为主.结论 加强对引发伤害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展预防工作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江文海;张卓平;林水春;林满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及易操作性.方法 将2013年3月至9月我科接诊的966例孕42 ~ 60天妇女,分为两组,观察组350例,采用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对照组616例,单纯采用笑气吸入麻醉.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AS发生率,观察组为3%低于对照组(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达标准者为91%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好,宫颈松弛情况良好,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低,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作者:杨明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皮肤病和性病患者HIV初筛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皮肤病和性病患者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阳性率及人群分布情况,评估HIV的流行趋势,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扩散.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畴县皮肤病防治站皮肤科综合门诊就诊的233例皮肤病和性病患者及同期302例非皮肤病性病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233例皮肤病性病患者标本中,初筛阳性者14例,HIV抗体确认阳性者14例,HIV感染率为6.01% (14/233),比同期非皮肤病性病患者的0.33%(1/302)为高,感染年龄主要集中在21 ~40岁,以男性、农民、民工居多,感染者人群主要以男同性恋、性病、带状疱疹(含复发)患者为主.结论 HI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向普通人群扩散,男同性恋、皮肤病和性病人群是HIV感染的重点监测对象,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皮肤病、性病患者.通过对皮病、性病患者提供PITC及VCT,对及早发现阳性病例,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增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尽可能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梅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骨外科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与22.50%,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护理与疼痛针对性护理联合干预有效地缓解了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陈少青;林彩霞;廖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参酮ⅡA治疗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在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例数分别为29(45.3%)、19(29.7%)、11(17.2%)以及5(7.8%);治疗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须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