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须峰
目的 研究初治肺结核患者IL-2、IL-4、IL-18、IFN-γ及MMP-9的表达情况,并了解其在肺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ELLSA法检测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及9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2、IL-4、IL-18、IFN-γ及MMP-9的表达.结果 100例结核涂阳患者,治疗2个月后79例转阴,痰菌转阴率79%;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各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IL-4、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FN-γ及MMP-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阴患者五种细胞因子与未转阴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抗肺结核物治疗时动态观察细胞因子水平,有利于监测肺结核病情的转归,利用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可以预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作者:张锦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泰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泰安市2011-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2年泰安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6185例,年发病率146.94/10万.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5-8月发病多;发病人君以5岁及以下幼儿为主;职业分布主要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占96.13%;男性高于女性;主要病原体是EV71、Cox-A16,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组、不同的检测月份病原体构成不同.结论 2011-2012年泰安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
作者:阴珊珊;张爱华;侯佩强;张荣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苦参碱联合阿霉素对耐药白血病细胞系K562/AO2体外增殖的抑制、诱导凋亡及对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阿霉素组,苦参碱组(又分为0.50 mg/ml、0.75 mg/ml、1.0mg/ml 3个不同的浓度组)和苦参碱+阿霉素组(也根据苦参碱的浓度不同分为0.50 mg/ml、0.75 mg/ml、1.0mg/ml 3个不同的浓度组),共分为8个组.取对数生长的肿瘤细胞,1×106/孔,分别加入阿霉素、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不同浓度的苦参碱联合阿霉素予以处理,对照组只加等体积的培养基不加药物.加入药物后继续培养48小时.以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Bcl-2表达.结果 单纯阿霉素组、单纯苦参碱组、苦参碱+阿霉素组对K562/AO2细胞系均有抑制作用;随苦参碱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参碱+阿霉素组的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苦参碱组和单纯阿霉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参碱组及苦参碱联合阿霉素组K562/AO2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参碱+阿霉素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单纯苦参碱组及单纯阿霉素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苦参碱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各单纯组及联合组细胞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阿霉素组细胞Bcl-2表达率与单纯苦参碱组、单纯阿霉素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碱与阿霉素联合能增强对K562/AO2细胞的抑制作用,促进其凋亡,明显降低Bcl-2表达.
作者:王双;陈祥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治愈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96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分别为(8.3±2.7)d和(14.8±4.6)d,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4(8.33%)和11(22.92%),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46(95.83)和42(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方位护理可缩短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治愈时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芳;安明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行为干预,降低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比例.方法 对全区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采取宣传教育和安全套推广等干预手段,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结果 干预后,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艾滋病也有了重新认识,安全套使用率大幅提高.结论 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高危行为干预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
作者:王海宁;马海燕;刘静;陈琳琳;胡永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住院休养残疾军人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对220例住院休养残疾军人实施优质护理,与200例实施普通护理的休养残疾军人进行对比,观察病人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因素的满意度,分析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残疾军人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优质护理病人满意率达99.09%,普通护理86.50%,两者比较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住院残疾军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朱春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CT在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阳性临界值.方法 采用德国BRAHMS PCT-Q检测试剂盒,对2423住院新生儿进行PCT水平检测,其中新生儿脓毒症阳性625例,非脓毒症1798例.结果 用PCT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粗符合率分别为96.84%、91.40%、81.03%、98.71%、11.26、0.035和92.90%.脓毒症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CT≥0.5ng/ml为阳性标准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 PCT≥0.5ng/ml可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实验室检查的早期特异性阳性临界值.
作者:晋兴;曹义战;洪毅;耶小伟;范凯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NEC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暖、治疗原发病、早期微量喂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05mg/次,每天两次)14天,而后观察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及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 治疗组NEC的发病率为4.4%,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口服益生菌可以促进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和优势化,能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作者:刘菊敏;李雪;谷海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耐药情况和形成耐药原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就诊的51例MDR-TB患者,分析耐药情况和耐药形成原因.结果 51例MDR-TB患者中,男性为70.59%(36/51),64.71% (33/51)的患者为农民,住院两次及以上的占29.41%(15/51),有过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的患者为17.65% (9/51),胸片显示有空洞的患者为41.78% (21/51),合并肺部其他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分别占50.98%(26/51)和19.61%(10/51).MDR-TB耐药率为13.11% (51/389),17.65%的新患者曾用抗结核药.初治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8.30% (24/289),复治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27.00%(2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TB患者的耐药谱中,对INH+ RFP、RFP+ INH+ SM、RFP+ INH+ SM+ EMB、RFP+ INH+ EMB+ PAS这4种组合常见.结论 51例MDR-TB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耐药谱比较复杂,复治患者和曾用过抗结核药的初治患者易导致MDT-TB的发生,应加强肺结核患者的宣教管理,规范化治疗.
作者:孟凡亮;吴慧丽;梁明理;李建之;刘庆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皮肤病和性病患者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阳性率及人群分布情况,评估HIV的流行趋势,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扩散.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畴县皮肤病防治站皮肤科综合门诊就诊的233例皮肤病和性病患者及同期302例非皮肤病性病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233例皮肤病性病患者标本中,初筛阳性者14例,HIV抗体确认阳性者14例,HIV感染率为6.01% (14/233),比同期非皮肤病性病患者的0.33%(1/302)为高,感染年龄主要集中在21 ~40岁,以男性、农民、民工居多,感染者人群主要以男同性恋、性病、带状疱疹(含复发)患者为主.结论 HI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向普通人群扩散,男同性恋、皮肤病和性病人群是HIV感染的重点监测对象,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皮肤病、性病患者.通过对皮病、性病患者提供PITC及VCT,对及早发现阳性病例,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增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尽可能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梅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湖里区5岁以下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5岁以下儿童伤害干预、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在厦门湖里区伤害监测点湖里区医院和中医院,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哨点医院被诊断为伤害的5岁以下儿童患者资料,分析伤害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2年湖里区共登记5岁以下儿童伤害6924例,伤害原因前5位:跌倒/坠落(56.28%)、钝器伤(23.12%)、动物伤(6.46%)、机动车车祸(5.75%)、刀/锐器伤(3.48%);伤害性质前5位:挫伤/擦伤(64.79%)、锐器伤/开放伤(14.12%)、扭伤/拉伤(10.86%)、器官系统损伤(4.78%)和骨折(3.63%);发生伤害地点前5位依次是家中(64.93%)、公共居住场所(20.68%)、公路/街道(11.81%)、学校与公共场所(1.24%)和贸易和服务场所(0.84%);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娱乐活动(91.85%)和驾乘交通工具(占6.34%)为主,损伤部位以头面部(60.44%)为主.结论 加强对引发伤害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展预防工作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江文海;张卓平;林水春;林满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有不同程度平衡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平衡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平衡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训练和行走训练,一月后进行平衡功能的评价.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BBS评分和Tinetti评分分别为(36.45 ±7.33)分、(18.43 ±2.09)分,治疗后分别为(40.11 ±6.52)分、(23:05±2.13)分;平衡训练组治疗前BBS评分和Tinetti评分分别为(35.74±6.78)分、(18.51 ±1.97)分,治疗后分别为(48.95 ±3.47)分、(26.24 ±2.11)分,与对照组相比,平衡训练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和Tinetti平衡功能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临床上对于有平衡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应尽早介入平衡训练.
作者:肖振东;杨申;宁方波;梁迎春;张磊;姜韫赟;刘运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4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74例),前者接受静滴硫酸镁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后者仅接受静滴硫酸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红细胞压积、24h尿蛋白总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还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郝利霞;尚莉莉;茹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2012-2013年度泰安市托幼机构HFMD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分析,了解本地区托幼机构HFMD感染状况.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在园儿童的粪便标本249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EV71和CA16.结果 2012-2013年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83.33% (110/132)和93.16%(109/117).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7.95%(219/249),CA16阳性率为40.56%(101/249),EV71阳性率为28.92%(72/249),其他肠道病毒为18.47% (46/249),CA16的阳性率高于EV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4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47∶1.结论 泰安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多种病毒株共存,以CA16为主.
作者:韩书林;赵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等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h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按照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分成Ⅰ组32例和Ⅱ组33例,Ⅰ组患者进行户外快步走20min;Ⅱ组患者进行户外快步走30min,两组步行速度控制在120步/rin.分别监测两组对照日餐后2h血糖及运动后2h血糖并记录两组患者耗氧量水平.结果 运动后组间比较显示,Ⅱ组餐后2h血糖(6.29±1.2) mmol/L明显低于Ⅰ组(7.8±1.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Ⅰ组运动后餐后2h血糖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运动干预后餐后2h血糖低于运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餐后1h户外快速步行30min,速度控制在120步/min,能够很好的控制餐后2h血糖水平,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赵洪升;张培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6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臭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治愈率为82.36%,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率为73.53%,总有效为85.29%,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为79.41%,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率为64.71%,总有效为82.3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显著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9%.结论 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郭巧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差异,了解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态,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210例可手术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和8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因素有淋巴结状况(P =0.020),肿物大小(P =0.049)和内分泌治疗(P =0.032).影响本组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因素有淋巴结状况(P=0.005),TNM分期(P=0.021)和内分泌治疗(P=0.015).Cox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状况和内分泌治疗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DFS和OS不同,其中,Luminal A型复发转移率低,而Basal-like型复发转移率高于其他类型,总生存时间短.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临床分期较早,其公认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预后与淋巴结状况和内分泌治疗有关.应注意早期诊断,受体阳性时给予充分内分泌治疗,并根据分子分型制定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及易操作性.方法 将2013年3月至9月我科接诊的966例孕42 ~ 60天妇女,分为两组,观察组350例,采用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对照组616例,单纯采用笑气吸入麻醉.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AS发生率,观察组为3%低于对照组(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达标准者为91%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好,宫颈松弛情况良好,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低,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作者:杨明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鬼针草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鬼针草总黄酮高剂量组(100mg· kg-1)、中剂量组(30mg· kg-)、低剂量组(10mg· kg-1).鬼针草总黄酮组分别于术前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3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30 min然后松扎冠状动脉180 min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鬼针草总黄酮组不同程度降低了心梗范围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保护作用尤为显著.结论 鬼针草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能够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作者:王中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病的意义.方法 分析175例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主要问题,并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跟踪随访等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监测血压控制状况.结果 经过一年的护理干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参加体育锻炼率、血压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4.6%、44.6%、49.7%、35.4%提高到89.1%、82.9%、75.4%、74.9%,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参加体育锻炼率、血压控制率,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作者: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