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皇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用于减少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经药物流产后给予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任何雌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完全流产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40(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9(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盆腔炎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出现阴道炎、贫血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孕激素能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增加了完全流产的发生率,降低阴道炎、贫血等情况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洪霖;王素梅;张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将40例诊断确切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5%、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13士2.53)天、(10.03士4.4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刘春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耐药情况和形成耐药原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就诊的51例MDR-TB患者,分析耐药情况和耐药形成原因.结果 51例MDR-TB患者中,男性为70.59%(36/51),64.71% (33/51)的患者为农民,住院两次及以上的占29.41%(15/51),有过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的患者为17.65% (9/51),胸片显示有空洞的患者为41.78% (21/51),合并肺部其他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分别占50.98%(26/51)和19.61%(10/51).MDR-TB耐药率为13.11% (51/389),17.65%的新患者曾用抗结核药.初治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8.30% (24/289),复治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为27.00%(2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TB患者的耐药谱中,对INH+ RFP、RFP+ INH+ SM、RFP+ INH+ SM+ EMB、RFP+ INH+ EMB+ PAS这4种组合常见.结论 51例MDR-TB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耐药谱比较复杂,复治患者和曾用过抗结核药的初治患者易导致MDT-TB的发生,应加强肺结核患者的宣教管理,规范化治疗.
作者:孟凡亮;吴慧丽;梁明理;李建之;刘庆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犬类致伤患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了解犬类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狂犬病门诊注射狂犬疫苗的犬类致伤患者924例,全程接种五针疫苗后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924例接种狂犬疫苗后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阳性率为95.6%,其中男性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为94.6%,女性为96.6%,不同性别、不同产地疫苗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50岁以上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通过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患者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合格,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阈值,需要进一步加强接种.
作者:崔振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大肠癌合并梗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低分化腺癌比例(28.6%)明显高于老年患者(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 C、D期所占比例也高于老年患者(P< 0.05).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青年大肠癌患者应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老年大肠癌患者应尽量争取一期切除才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黄海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有不同程度平衡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平衡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平衡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平衡训练、立位平衡训练和行走训练,一月后进行平衡功能的评价.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BBS评分和Tinetti评分分别为(36.45 ±7.33)分、(18.43 ±2.09)分,治疗后分别为(40.11 ±6.52)分、(23:05±2.13)分;平衡训练组治疗前BBS评分和Tinetti评分分别为(35.74±6.78)分、(18.51 ±1.97)分,治疗后分别为(48.95 ±3.47)分、(26.24 ±2.11)分,与对照组相比,平衡训练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和Tinetti平衡功能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临床上对于有平衡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应尽早介入平衡训练.
作者:肖振东;杨申;宁方波;梁迎春;张磊;姜韫赟;刘运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CT在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阳性临界值.方法 采用德国BRAHMS PCT-Q检测试剂盒,对2423住院新生儿进行PCT水平检测,其中新生儿脓毒症阳性625例,非脓毒症1798例.结果 用PCT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粗符合率分别为96.84%、91.40%、81.03%、98.71%、11.26、0.035和92.90%.脓毒症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CT≥0.5ng/ml为阳性标准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 PCT≥0.5ng/ml可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实验室检查的早期特异性阳性临界值.
作者:晋兴;曹义战;洪毅;耶小伟;范凯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差异,了解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态,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210例可手术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和8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因素有淋巴结状况(P =0.020),肿物大小(P =0.049)和内分泌治疗(P =0.032).影响本组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因素有淋巴结状况(P=0.005),TNM分期(P=0.021)和内分泌治疗(P=0.015).Cox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状况和内分泌治疗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DFS和OS不同,其中,Luminal A型复发转移率低,而Basal-like型复发转移率高于其他类型,总生存时间短.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临床分期较早,其公认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预后与淋巴结状况和内分泌治疗有关.应注意早期诊断,受体阳性时给予充分内分泌治疗,并根据分子分型制定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NEC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暖、治疗原发病、早期微量喂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05mg/次,每天两次)14天,而后观察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及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 治疗组NEC的发病率为4.4%,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口服益生菌可以促进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和优势化,能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作者:刘菊敏;李雪;谷海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痛性DN (PDN)是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神经病变,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慢性病变在PDN中常见,主要侵犯四肢及足部.患者主要表现为肢端疼痛,灼痛、刀割样、撕裂性、针刺样疼痛多见,可伴有感觉异常,如肢端麻木感、蚁行感、烧灼感,感觉减退、感觉过敏也可见.其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血循环障碍、代谢障碍以及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有研究结果证明,在大脑、脊髓、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等神经系统各级水平均有细胞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并出现神经轴突萎缩、脱髓鞘、神经纤维丧失以及病变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等.因其疼痛与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基础不同,一般治疗效果欠佳[1].本文谈一下对PDN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TCT联合阴道镜检测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TCT联合阴道镜检测的896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影像学资料,将TCT及阴道镜确诊患者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896例检测标本中,TGT检测阳性56例,阳性率为6.3%;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38例(4.2%),低度鳞状上皮瘤变11例(1.2%),鳞状上皮癌5例(0.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2例(0.1%);所有患者均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58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6.4%,TCT诊断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阴道镜检出阳性率与术后病理组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中检测使用能够对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准确反应,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手段使用.
作者:于素莲;黄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病的意义.方法 分析175例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主要问题,并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跟踪随访等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监测血压控制状况.结果 经过一年的护理干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参加体育锻炼率、血压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4.6%、44.6%、49.7%、35.4%提高到89.1%、82.9%、75.4%、74.9%,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参加体育锻炼率、血压控制率,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作者: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CRP、Fib)水平的影响,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HP-IgG(+)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另选取HP-IgG(-)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为对照组.非治疗组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阿莫西林,测定治疗前后各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CRP、Fib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血清中TNF-α、CRP、Fib的含量分别为(6.57±0.58) mg/L、(5.63±0.72) ng/mL、(5.09±0.48) g/L,显著低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CRP、Fib)水平.
作者:周广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治愈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96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分别为(8.3±2.7)d和(14.8±4.6)d,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4(8.33%)和11(22.92%),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46(95.83)和42(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方位护理可缩短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治愈时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芳;安明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2012-2013年度泰安市托幼机构HFMD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分析,了解本地区托幼机构HFMD感染状况.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在园儿童的粪便标本249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EV71和CA16.结果 2012-2013年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83.33% (110/132)和93.16%(109/117).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7.95%(219/249),CA16阳性率为40.56%(101/249),EV71阳性率为28.92%(72/249),其他肠道病毒为18.47% (46/249),CA16的阳性率高于EV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4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47∶1.结论 泰安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多种病毒株共存,以CA16为主.
作者:韩书林;赵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住院休养残疾军人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对220例住院休养残疾军人实施优质护理,与200例实施普通护理的休养残疾军人进行对比,观察病人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因素的满意度,分析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残疾军人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优质护理病人满意率达99.09%,普通护理86.50%,两者比较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住院残疾军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朱春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鬼针草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鬼针草总黄酮高剂量组(100mg· kg-1)、中剂量组(30mg· kg-)、低剂量组(10mg· kg-1).鬼针草总黄酮组分别于术前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3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30 min然后松扎冠状动脉180 min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鬼针草总黄酮组不同程度降低了心梗范围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保护作用尤为显著.结论 鬼针草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能够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作者:王中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等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h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按照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分成Ⅰ组32例和Ⅱ组33例,Ⅰ组患者进行户外快步走20min;Ⅱ组患者进行户外快步走30min,两组步行速度控制在120步/rin.分别监测两组对照日餐后2h血糖及运动后2h血糖并记录两组患者耗氧量水平.结果 运动后组间比较显示,Ⅱ组餐后2h血糖(6.29±1.2) mmol/L明显低于Ⅰ组(7.8±1.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Ⅰ组运动后餐后2h血糖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运动干预后餐后2h血糖低于运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餐后1h户外快速步行30min,速度控制在120步/min,能够很好的控制餐后2h血糖水平,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赵洪升;张培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脐带血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男性缺乏率和酶活性测定法在女性杂合子中的检出率.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G6PD酶活性,根据测定的结果,计算出新生儿脐带血的基因频率和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结果 新生儿脐带血的G6PD缺乏症在本地区发病率为3.07%,男性的G6PD缺乏率是4.04%,酶活性测定法在女性杂合子中的检出率是21.95%.结论 采用酶活性检测法在女性杂合子检出率中效果不理想,这有利于在遗传咨询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等方面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杨笑琼;何海洪;许瑶;杨秀珠;符宏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湖里区5岁以下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5岁以下儿童伤害干预、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在厦门湖里区伤害监测点湖里区医院和中医院,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哨点医院被诊断为伤害的5岁以下儿童患者资料,分析伤害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2年湖里区共登记5岁以下儿童伤害6924例,伤害原因前5位:跌倒/坠落(56.28%)、钝器伤(23.12%)、动物伤(6.46%)、机动车车祸(5.75%)、刀/锐器伤(3.48%);伤害性质前5位:挫伤/擦伤(64.79%)、锐器伤/开放伤(14.12%)、扭伤/拉伤(10.86%)、器官系统损伤(4.78%)和骨折(3.63%);发生伤害地点前5位依次是家中(64.93%)、公共居住场所(20.68%)、公路/街道(11.81%)、学校与公共场所(1.24%)和贸易和服务场所(0.84%);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娱乐活动(91.85%)和驾乘交通工具(占6.34%)为主,损伤部位以头面部(60.44%)为主.结论 加强对引发伤害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展预防工作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江文海;张卓平;林水春;林满治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