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6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臭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治愈率为82.36%,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率为73.53%,总有效为85.29%,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滴虫性阴道炎治愈率为79.41%,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率为64.71%,总有效为82.3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显著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9%.结论 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郭巧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病的意义.方法 分析175例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主要问题,并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跟踪随访等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监测血压控制状况.结果 经过一年的护理干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参加体育锻炼率、血压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4.6%、44.6%、49.7%、35.4%提高到89.1%、82.9%、75.4%、74.9%,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参加体育锻炼率、血压控制率,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作者: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住院休养残疾军人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对220例住院休养残疾军人实施优质护理,与200例实施普通护理的休养残疾军人进行对比,观察病人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因素的满意度,分析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残疾军人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优质护理病人满意率达99.09%,普通护理86.50%,两者比较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住院残疾军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朱春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脐带血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男性缺乏率和酶活性测定法在女性杂合子中的检出率.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G6PD酶活性,根据测定的结果,计算出新生儿脐带血的基因频率和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结果 新生儿脐带血的G6PD缺乏症在本地区发病率为3.07%,男性的G6PD缺乏率是4.04%,酶活性测定法在女性杂合子中的检出率是21.95%.结论 采用酶活性检测法在女性杂合子检出率中效果不理想,这有利于在遗传咨询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等方面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杨笑琼;何海洪;许瑶;杨秀珠;符宏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用于减少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经药物流产后给予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任何雌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完全流产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40(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9(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盆腔炎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出现阴道炎、贫血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孕激素能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增加了完全流产的发生率,降低阴道炎、贫血等情况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洪霖;王素梅;张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CT在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阳性临界值.方法 采用德国BRAHMS PCT-Q检测试剂盒,对2423住院新生儿进行PCT水平检测,其中新生儿脓毒症阳性625例,非脓毒症1798例.结果 用PCT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粗符合率分别为96.84%、91.40%、81.03%、98.71%、11.26、0.035和92.90%.脓毒症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CT≥0.5ng/ml为阳性标准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 PCT≥0.5ng/ml可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脓毒症的实验室检查的早期特异性阳性临界值.
作者:晋兴;曹义战;洪毅;耶小伟;范凯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城乡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1],城乡妇女口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2],预防艾滋、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项目[3],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都是国家的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4],也是“民生工程”,妇幼项目的全面执行,有利于促进和带动妇幼保健的发展.笔者所用数据主要由妇幼重大公共项目负责人汇总辖区各项目单位的报表,数据因项目开展的迟早和其他原因年限不一,报表根据质控和实际情况,有些数据欠准确,但对妇幼项目开展的情况分析影响不大,并且对各项目数据真实性的分析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城乡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和预防艾滋、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项目采用的是3+1数据(如,2013年数据为2012年10月到2013年9月),数据统计和做图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
作者:吕韵红;李鑫;刘佑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在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例数分别为29(45.3%)、19(29.7%)、11(17.2%)以及5(7.8%);治疗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须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通过3F-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38例留置PICC导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传统静脉穿刺方法采集血标本,实验组均通过3F-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记录HCC置管的基本数据,导管堵塞,采集血样的数量及次数,导管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采集血标本成功率为95.4%,两组静脉炎,局部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堵管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PICC置管采集血标本是安全并有效的,可以在儿科护理中推广.
作者:程敬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行为干预,降低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比例.方法 对全区娱乐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采取宣传教育和安全套推广等干预手段,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结果 干预后,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艾滋病也有了重新认识,安全套使用率大幅提高.结论 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高危行为干预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
作者:王海宁;马海燕;刘静;陈琳琳;胡永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老年与中青年大肠癌合并梗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低分化腺癌比例(28.6%)明显高于老年患者(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 C、D期所占比例也高于老年患者(P< 0.05).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青年大肠癌患者应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老年大肠癌患者应尽量争取一期切除才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黄海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鬼针草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鬼针草总黄酮高剂量组(100mg· kg-1)、中剂量组(30mg· kg-)、低剂量组(10mg· kg-1).鬼针草总黄酮组分别于术前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3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30 min然后松扎冠状动脉180 min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鬼针草总黄酮组不同程度降低了心梗范围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保护作用尤为显著.结论 鬼针草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能够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作者:王中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湖里区5岁以下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5岁以下儿童伤害干预、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在厦门湖里区伤害监测点湖里区医院和中医院,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哨点医院被诊断为伤害的5岁以下儿童患者资料,分析伤害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2年湖里区共登记5岁以下儿童伤害6924例,伤害原因前5位:跌倒/坠落(56.28%)、钝器伤(23.12%)、动物伤(6.46%)、机动车车祸(5.75%)、刀/锐器伤(3.48%);伤害性质前5位:挫伤/擦伤(64.79%)、锐器伤/开放伤(14.12%)、扭伤/拉伤(10.86%)、器官系统损伤(4.78%)和骨折(3.63%);发生伤害地点前5位依次是家中(64.93%)、公共居住场所(20.68%)、公路/街道(11.81%)、学校与公共场所(1.24%)和贸易和服务场所(0.84%);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娱乐活动(91.85%)和驾乘交通工具(占6.34%)为主,损伤部位以头面部(60.44%)为主.结论 加强对引发伤害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预防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展预防工作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江文海;张卓平;林水春;林满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Delphi法及其应用进行简要介绍,指出近年来Delphi法在建立指标体系、评价体系效果中应用广泛,进而分析Delphi法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评价体系中的优势与可行性,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罗卡;常学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CRP、Fib)水平的影响,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HP-IgG(+)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另选取HP-IgG(-)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为对照组.非治疗组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阿莫西林,测定治疗前后各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CRP、Fib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血清中TNF-α、CRP、Fib的含量分别为(6.57±0.58) mg/L、(5.63±0.72) ng/mL、(5.09±0.48) g/L,显著低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CRP、Fib)水平.
作者:周广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TCT联合阴道镜检测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TCT联合阴道镜检测的896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影像学资料,将TCT及阴道镜确诊患者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896例检测标本中,TGT检测阳性56例,阳性率为6.3%;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38例(4.2%),低度鳞状上皮瘤变11例(1.2%),鳞状上皮癌5例(0.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2例(0.1%);所有患者均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58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6.4%,TCT诊断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阴道镜检出阳性率与术后病理组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中检测使用能够对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准确反应,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手段使用.
作者:于素莲;黄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DM)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00例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并对实施干预后DM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连续护理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体质指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连续护理干预,能帮助DM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能力,调整生活方式,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显著改善糖代谢指标,降低体质指数,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安全性及易操作性.方法 将2013年3月至9月我科接诊的966例孕42 ~ 60天妇女,分为两组,观察组350例,采用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对照组616例,单纯采用笑气吸入麻醉.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AS发生率,观察组为3%低于对照组(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达标准者为91%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吸入麻醉配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好,宫颈松弛情况良好,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低,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作者:杨明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NEC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暖、治疗原发病、早期微量喂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05mg/次,每天两次)14天,而后观察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及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 治疗组NEC的发病率为4.4%,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口服益生菌可以促进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和优势化,能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作者:刘菊敏;李雪;谷海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4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74例),前者接受静滴硫酸镁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后者仅接受静滴硫酸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红细胞压积、24h尿蛋白总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还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郝利霞;尚莉莉;茹渤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