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控制SARS院内感染主要做法

何志勤;向彩良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院内感染, 控制
摘要:文章总结分析了某军区医院控制SARS院内感染的主要做法: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制度,医院对感染控制进一步规范;调整科室,分区隔离收治,确保人流物流符合防护要求;加强宣教,注重业务培训,增强了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严格消毒,加强个人防护,确保易感人群免受感染发病.认为无论何种传染病,也不管其病因和传播途径是否清楚,只要严格遵循传染病的防治原则,严把传染病防治的三个环节,加强院内感染监督检查力度,平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就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病人选护士的利与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及维护健康的意识在不断加强.针对病人的心理状况,目前,国内很多大医院相继实行了病人选医生,此举为提高医技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随着病人选医生的出现,病人选护士也应运而生,笔者在临床和教学中,通过临床信息收集,就病人选护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利弊分析如下:

    作者:李春卉;马春艳;石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院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当前,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也就是医德医风问题,是人民群众反映意见较大,存在弊病较多的行业问题之一.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构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影响了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就医院而言,怎样在现有条件下解决医德医风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着重从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工作方法、管理监督等方面,谈一谈如何加强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

    作者:袁京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战区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战区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改)扩大试点工作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完善医改政策,提高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我们在医改扩大试点运行了3个月后,组织了一次万名医疗保障对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 977份.现将主要情况概括如下.

    作者:张小兵;张立军;廖邦卿;罗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某战区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体会

    本文总结了推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改)试点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宣传教育、做好前期准备、精心组织计划的经验,探讨了全面推广医改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应加大统筹力度,明确各级各类统筹标准;应改进持卡就医,完善功能,尽可能一步到位;应尽可能增加卫生经费投入,使经费保障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增强投入与保障改革并举.

    作者:周菊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习体会

    2003年5月9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第376号国务院令公布施行[1].全文共六章五十四条.<条例>是一部操作性较强的卫生行政法规,体现了国家已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纳入到了法制化的轨道,为当前和今后规范有效地展开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冯德元;蔡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军队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做法

    我院在全面贯彻落实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改)的基础上,重点就军队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进行了探索,目前工作进展顺利,体系部队领导、医改职工满意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1-3].

    作者:王军;徐太勇;吴运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ARS流行期间医院病区动态管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已被卫生部定为法定甲类传染病,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病区作为一个高危人群流动频繁的特殊环境,是SARS的高发区,因此SARS流行期间做好病区动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钱火红;毕建威;尹自芳;徐琴;马琳;朱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院管理干部继续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e Medical Education,CME)已在全军普遍开展,并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但医院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问题远远落后于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医院管理干部既是卫生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具体执行者和组织实施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知识的新旧、观念的进退等,直接影响到军队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对这部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成刚;杨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620名军人伤病员就医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军人伤病员就医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620名军人伤病员就诊目的及就医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来医院会诊的占56.6%,伤病员需要的是医疗技术水平占52.2%和服务质量占31.6%.结论:医院应强化职能意识、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医疗环境.

    作者:王英;刘晓燕;张雨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浅析军人医疗需求特点及对策

    本文从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健康观念彻底改变、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医疗需求增加四个方面,探讨了军人现阶段的合理需求特点,提出了夯实质量根基、强化技术创新、严格科学管理、坚持德法兼治、牢记神圣使命五项应对政策.

    作者:吴殿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控制SARS院内感染主要做法

    文章总结分析了某军区医院控制SARS院内感染的主要做法: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制度,医院对感染控制进一步规范;调整科室,分区隔离收治,确保人流物流符合防护要求;加强宣教,注重业务培训,增强了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严格消毒,加强个人防护,确保易感人群免受感染发病.认为无论何种传染病,也不管其病因和传播途径是否清楚,只要严格遵循传染病的防治原则,严把传染病防治的三个环节,加强院内感染监督检查力度,平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就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作者:何志勤;向彩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管理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和器材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在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2002年初,我院引进ISO9000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了我院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体系,现已进入良性运行阶段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唐伟;王义辉;魏静蓉;张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发热门诊的运行与管理

    SARS的出现,催生了发热门诊的建立.发病初期,由于人们对此病传播方式的认识不足,发热门诊的设立也各种各样.我们依照<传染病防治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逐步完善我院发热门诊的功能与规章制度.

    作者:许德华;华立;王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教学医院教研室现状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教学医院教研室功能与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员结构不合理、教研室投入不足、教研室资源利用不充分、各类教研室发展不平衡.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教研室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研究生培养的力度;加强医院教研室的科研与教学;加大对医院教研室硬环境的建设;对教研室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作者:周建宏;霍仲厚;吴雁鸣;阴继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主要问题及对策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医改扩大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有些是由于医改政策不够完善和旧的保障体制惯性运转引起的,有些则是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和工作落实不够到位造成的,应引起注意,并探讨解决办法[1-3].

    作者:叶乔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非SARS定点医院住院病人管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以呼吸传播为主,其他多种传播途径并存,因而容易出现医院的群聚性传染.许多城市综合性医院已撤消了传染科,因此对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较欠缺,尤其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更为有限(多只在夏秋季设肠道传染病门诊及留观室),因此非定点收治的综合性医院院内SARS防治是一大难点.

    作者:程晓斌;覃世文;刘刚;李海华;周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实行感动服务加强军队伤病员管理

    感动服务是服务工作的创新.军队医院实行感动服务,能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军队伤病员的满意度,增进医患之间的感情,使军队伤病员能自觉地遵守院规,配合诊疗,服从管理,保持医院良好的工作秩序,防止发生意外.

    作者:向月应;王庆林;朱世和;王惠;易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促进护理队伍建设

    我院是一所驻军医院,实行的是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及干部轮换制度,在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下,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作用,顺利地完成了卫勤保障及各种应急医疗任务.

    作者:王艳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军人住院反馈卡的建立与应用

    我院自1999年9月以来,在临床科室中实施了军人病员住院反馈卡(简称反馈卡)制度,实施3年来,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明;王佩;陈桂华;王津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教学医院学科人才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临床医学院学科人才绩效评价体系,促进临床医学院人才建设,提高学科人才管理水平.方法:运用系统方法、层次分析方法、专家咨询法、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等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某临床医学院实测应用,反馈验证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结果:经实测应用,此体系对学科人才的评估总分呈正态分布,一、二级指标区分度较高,三级指标独立性强,其变量间相关率(经偏相关纠正)为2.67%.结论:此评价体系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综合评价学科人才的绩效水平.

    作者:李婷;许涛;宋玮;高及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