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晓
目的 调查护士颈椎亚健康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3月-2012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选择南阳市所有三级综合医院,从中随机抽取46个病区,共511名护士,填写自制颈椎亚健康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后分析使用频率表描述颈椎亚健康患者症状分布特征及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颈椎亚健康患病率为46.61%,咽喉炎、长期超负荷工作、夜班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及工作时低头姿势较多为颈椎亚健康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47、3.265、1.528、1.591、1.293,CI值分别是2.006 ~5.320、1.035~4.879、1.021 ~2.287、1.044 ~2.424、0.788 ~2.121,P值均<0.05).结论 临床护理工作不良姿势等易导致护士颈椎亚健康状态,应积极自我调节、增加锻炼加以改善.
作者:吴俊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从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首先按照年龄大小分为A组(1个月至1岁)140例,B组(>1~3岁)160例,AB两组内再随机分成观察组150例(来源于A组:70例,B组:80例)与对照组150例(来源于A组:70例,B组:80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出现腹泻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片,出现腹泻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服用该药物.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3项.结果 观察 组腹泻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中观察组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中的观察组(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于1~3岁年龄的小儿AA)预防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雯;幸黔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目标,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本文对2005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建立的5支全科服务团队开展社区家庭责任制服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作者:宋徽江;庄康路;张文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北京羊坊店社区卫生中心建立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的具体方法和工作流程,并探讨该服务模式对社区康复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以康复学会、三级医院康复专家为指导,社区卫生康复中心为重点,中心下属社区站为依托的三级社区康复网络服务.并制定了社区康复网络服务工作流程,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宣教.对该服务网络运行6个月前后社区康复患者接受康复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运行6个月后接受社区各种康复服务的患者月均人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接受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北京羊坊店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对社区康复患者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金秀慧;朱学庆;姜英;李秋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3年郴州市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和病原监测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2013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及病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郴州市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2926例,发病率为63.31/10万,2岁以下儿童占报告总数的36.64%,发病数高的月份是11月,发病数和发病率高的均是汝城县;病原监测111份,阳性检出率为22.52%,菌株有致泻性大肠杆菌(72.00%)、志贺菌(24.00%)、沙门菌(4.00%).结论 2013年郴州市感染性腹泻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菌株以致泻性大肠杆菌为主.
作者:王艳琴;朱韩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确定长沙地区引起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的类型.方法 从128例腹泻患者粪便中,提取RNA.将RNA进行逆转录、扩增、测序,并通过构建基因进化树进行分析导致长沙地区患者感染的诺如病毒的主要种类.结果 63个样品中含有诺如病毒,分别为GⅡ-3、GⅡ-4、GⅡ-12三种类型,其中GⅡ-4为主要病原体.结论 在长沙地区,诺如病毒GⅡ-4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的主要致病株.GⅡ-4基因进化快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毒株.
作者:漆辉洲;钟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收集、整理患者各项检查诊断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226例冠心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间差异不明显(x2=1.547,P =0.081);动态心电图对室早单发,室速,房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窦性停博,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统计学无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较常规心电图更有效、更灵敏,对于评估患者病情、预测患者预后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蒋丽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临床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治疗的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症分为支气管炎组和肺炎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和CRP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其CRP和PCT水平均有明显升高,治疗后也均有所降低;②肺炎组患者其治疗前后CRP和PCT水平的变化均高于支气管炎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支气管炎组患者治疗前PCT水平变化较CRP水平变化更具有特异性.结论 CRP和PCT在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治疗前呈现升高,而治疗后下降的特征,其中肺炎患者变化更加显著,而PCT水平在支气管炎组中表现突出,可作为支气管炎发作的特异性指标检测.
作者:欧阳立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3年信阳市浉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人群特征及检测情况.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年求询者的数据,采用Excel整理数据,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882例求询者接受了VCT服务,男性占70.75%,女性占29.25%;年龄集中于20(39岁.65.19%的求询者类型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882例求询者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2例,阳性检出率为2.49%;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高,阳性率为6.99%.结论 浉河区VCT求询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求询原因大多为非婚异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较高,今后艾滋病防治要重视婚外性传播人群(暗娼和嫖客)和MSM人群的干预,预防HIV经性传播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作者:林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医德医风考评管理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有效、可操作的医德医风考评机制.方法 设立医德医风电子考评系统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和考评办公室,每月定期收集全体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指标加减分情况,输入管理系统并每月公示结果,年底对全体医务人员统一进行年度考核(包括个人自评、科室评价、单位评价).结果 整个医德医风考评过程实现操作规范化、信息化,过程无纸化,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实现考核“公平、公开、公正”,提高了医德医风考评管理水平,促进了中心行风建设,医务人员对医德医风更加重视.结论 医德医风考评管理系统的使用,规范了医德工作管理,创新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作者:李建道;张焕军;赖黛黛;陈青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后再发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PVP治疗OVCF的327例(462个椎体)患者,对其中再次入院31例患者的病因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行相应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再次入院,其中女27例,男4例,年龄61 ~87岁,平均(73.4±8.7)岁.伤椎填充不佳4例,再发骨折18例,伤椎充填不佳合并临近椎体再骨折1例,转移性肿瘤5例,脊柱结核2例,原因不明1例,随访1~5年,平均(2.1±0.7)年,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3例,轻微缓解2例,死亡1例.结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PVP后再发疼痛患者以再发骨折为常见病因,部分患者需要同轴活检术才能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唐振华;桂红利;伍正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车祸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为临床采取合理治疗和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车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采用更具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睡眠质量量表,得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车祸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车祸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都存在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低下的问题,临床开展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4例行胃穿孔修补术,通过研究对象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观察组和开腹手术对照组,记录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疼痛较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8% (2/17),顺利康复出院,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2% (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开腹修补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安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手术的92例6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主要以上腹饱胀、疼痛,呕血或黑便、体重下降、贫血为主,中晚期肿瘤居多;术前营养差,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多.结论 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加强对各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和合并症的治疗,老年人行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海君;杨志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其治疗对策.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18例,统计患者的卧床时间、采血检验次数、基础病情、机械通气时间、年龄、药物的使用等参数情况,探讨其与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对应关系.结果 在218例ICU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49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年龄、卧床时间、采血次数、脑卒中、手术史等情况为ICU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结论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较多,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减少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华玉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科团队对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孤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32例,全科团队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制定并实施入户随访、健康讲座、家庭照顾者聚会、家庭内部干预、多途径信息平台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9个月,比较干预前后32例家庭照顾者在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两方面的变化.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干预前后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比较32例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生活护理技能、疾病护理技能、照顾知识得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干预前后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比较32例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在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得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科团队通过提供综合的干预措施可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郑海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围产期健康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妇保科就诊的478例围产期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监测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围产期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围产期知识得分,产检次数,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高危妊娠率,顺产及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乳汁分泌情况、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观察组围产期知识得分(93.5+2.5)分,对照组(81.5+5.5)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检次数为5~7次,显著高于对照组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危妊娠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及产妇乳汁分泌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围产期保健,降低高危妊娠及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碧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柳城县吸毒人群艾滋病毒感染特点,为制定进一步的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柳城县辖区内的吸毒者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吸毒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婚姻状况.结果 共调查286名吸毒者,静脉吸毒率为62.9%,HIV感染率为28.3%.注射吸毒与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吸毒年限、首次吸毒年龄、性行为有关;近半年共用器具注射吸毒与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是否住自己的房子、吸毒年限、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有关;HIV抗体阳性与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是否住自己的房子、吸毒年限、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有关.结论 本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特点多由于共用器具感染引起,且与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是否住自己的房子、吸毒年限、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有关,另外与性别也有可能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在进行HIV防治过程中因对这些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余菊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术后一般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情况和并发症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改良小切口术临床效果显著,安全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玮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大蒜素对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30只豚鼠随机各抽取10只编成2组,给于高脂摄食4周后检测TC、LDL-C、HDL-C及TG,1组按大蒜素每日1mg/Kg给药,2组按大蒜素每日2mg/Kg给药,4周后各组分别检测TC、LDL-C、HDL-C及TG,比较两组间、各组用药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 大蒜素低剂量与高剂量在降低TC上差距明显(P<0.01),LDL-C降低其次(P<0.05),在提高HDL-C与降低TG上无差异(P>0.05),但两组在血脂下降率方面(TC下降率、LDL-C下降率、HDL-C提高率及TG下降率)均有显著差异.两组分别同给药之前比较,1组用药前后,TC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下降与HDL-C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TG下降无差异(P>0.05);2组用药前后,TC与LDL-C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HDL-C与TG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蒜素具有明显的降脂效果,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对胆固醇的影响大于对甘油三酯的影响.
作者:孟军;王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