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体会

张英

关键词:小儿,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收集普洱市人民医院儿科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收诊的52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或者症状缓解出院者50例,占96.15%,死亡2例,病死率3.85%.住院时间为10d至36d,平均住院时间24d.出院后随访3个月至1年,均未出现复发.结论 在急性发作期尽早应用大剂量IVIG是控制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一γ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为核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其生物功能复杂多样.本文综述了PPAR-γ及其配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作者:袁婕;石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逆行动态交锁钉矫正膝外翻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改进的逆行动态交锁钉技术矫正膝外翻的效果.方法 选取25例成人患者的41个膝外翻畸形(平均胫股角:22°;范围:16? 29°),进行股骨髁上斜内翻截骨术和稳定的逆行动态交锁钉手术治疗.结果 在随访的21例患者35个膝关节中,平均随访2.6年(范围:1.1 ~4.5岁),所有患者的截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4个月(范围:2.5 ~5.0个月).没有显著的并发症.在新的一次随访中,平均外翻胫股角为7.1.(范围:4~10.外翻).对于所有患者,手术结果均令人满意(P<0.001).结论 该技术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替代膝外翻畸形矫正的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包括:使用的生物力学方法更适当,并发症发生率更小,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姜文军;王志波;刘大伟;栾法颂;辛美娟;于文杰;王金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气分析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在早产儿视网膜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早产儿生后3天内血气分析值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早产儿视网病(ROP)的影响,及IGF-1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我国卫生部在2004年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病变防治指南》规定的筛查对象,收集396例早产儿生后初3天的血气分析,统计分析ROP患儿及无ROP患儿的PaO2、PCO2上下四分位值及PH值下四分位值.并分别在出生后第1、3、5、7周(出院前)监测血清IGF-1因子变化.结果 ROP患儿中占下四分位数PaO2PH值比率、上四分位数PaO2PCO2比率均高于无ROP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上、下四分位数、PCO2上四分位数、PH值下四分位数、及ROP患儿第1周、第2周、第3周血清IGF-1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H值下四分位数与对照组比较第1周、第5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低PaO2 、PH值及高PaO2、高PCO2使发生ROP的危险性增加;低PH值、ROP患儿血清IGF-1浓度明显降低,低血清IGF-1浓度,预示ROP危险性增加.

    作者:郭静;孙慧清;熊虹;康文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联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在泰安市中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8例(70眼).术后随访2~6个月,平均3.9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50只眼随访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房角增宽;术前平均眼压(40.34±15.43)mmHg,术后平均眼压(12.33±4.31) mmHg;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04 ±0.15)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97 ±0.28)mm.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的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杜巍;李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知行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知行度的情况,分析影响知行度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甲医院呼吸科80名住院的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知行度的调查.结果 调查的COPD患者仅有32.50%知道呼吸功能锻炼,其中按标准完成呼吸训练的患者仅占7.70%,所在社区医院宣传或讲解COPD呼吸功能锻炼的有4例;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与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行度呈正相关,年龄、病程与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行度成负相关.结论 COPD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行度较低;患者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年龄及病程均影响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行度.

    作者:赵倩;闫贵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炎症性肠病粪便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疾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Crohn氏病(C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由于缺乏特异性指标,因此诊断容易误诊,且评价疾病活动性比较困难.医生主要结合临床病史,依靠侵入性检查(如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IBD及评价炎症活动性.因此,这需要一种快速、无创的措施,来判断IBD的存在及严重程度,而生物学标志物在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炎症活动度定量评价方面具有无创且易推广的优势.粪便标志物由发炎的肠道产生,或直接由肠道漏至肠腔,这对于留取标本不但简单易行,且可反复进行,并对于病人无创,病人易于接受.故粪便标志物在这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实际临床意义,本文就有关炎症性肠病粪便标志物做一综述.

    作者:刘林;杨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汶河流域农村小型供水系统饮用水卫生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大汶河流域农村小型供水系统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制定农村小型供水系统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汶河流域上、中、下游附近农村小型供水系统150个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水样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测水样600份,合格309份,总合格率为51.50%.18个检测项目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7.17%、70.50%、75.67%.大汶河流域上、中、下游附近农村小型供水系统水质合格率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6,P<0.05),枯水期水质合格率高于丰水期(x2=6.412,P<0.05),水源水水质合格率高于末梢水(x2=11.217,P<0.01).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微生物学指标,缺乏必要的消毒处理,存在传播介水传染病的隐患.沿大汶河流域附近饮水水质合格率呈递减趋势,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治污与水源保护、卫生管理、净化消毒和健康教育工作,保障沿岸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

    作者:蔺胜田;段军艳;乔雯;张荣强;张新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血清微量元素及铁缺乏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血清微量元素铁缺乏的关系.方法 选取泰安市宁阳县东庄乡卫生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同期选取15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检测血清铁、血红蛋白、IgG、IgA、IgM,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铁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IgG、IgA、IgM亦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微量元素铁缺乏现象,而血红蛋白变化滞后,可能与免疫功能的损害有关.

    作者:崔卫东;陈述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9-2011年青岛市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信息分析

    目的 进一步掌握暗娼人群的行为特征和HIV感染状况,为探讨对该人群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采血等方法,在艾滋病哨点检测方案规定的采样期内收集FSW的信息,采用SPSS16.0分析资料.结果 三年各调查暗娼400名,平均年龄分别为(23.33 ±6.10)岁、(23.90±5.68)岁、(24.68±6.04)岁,多数未婚,文化程度较低.被调查人员对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三年均较高,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近一次发生商业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三年分别为78.2%、77.8%、52.8%;近一个月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均较低;部分人有吸食毒品行为.未发现HIV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9.75% 、16.75%、15.0%.结论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还有待提高,高危行为持续存在,梅毒感染率较高.应针对FSW行为特点,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修翠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考核办法的研究

    目的 探索解决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提供服务的绩效考核办法及支付方式.方法 对百分制法和量化法的框架结构、制定流程、方法利弊进行分析.结果 百分制法客观性差,难以取得满意的权重;量化法以项目作业成本单价测算为基础,建立数量与质量系数内在联系的考核办法,能客观的表达服务平台实际提供的服务量.结论 百分制法要因标准的变化,适时修订权重;量化法结合居民综合满意度,可作为项目服务的考核及拨款依据.

    作者:褚兆洪;褚欣然;阙建良;邹家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免疫抑制剂在IgA肾病的应用研究进展

    IgA肾病(IgAN)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和预后均呈多样性.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来氟米特、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等的使用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缓解.近几年该病在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应用上有较大进展.本文将近几年来免疫抑制剂治疗IgA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颜天铭;杨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兰州市商场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兰州市商场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患病情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本病的患病率.方法 随机选取兰州市王府井百货、西太华、百安购物中心、国芳百盛四个大型商场中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126名导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兰州市商场导购的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相对较高,患病率达到38.1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6.7%,而女性患病率高达44.3%;而且与性别、站立时间、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 通过分析相关因素对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

    作者:康妮娜;秦丽娜;梁国鹏;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慢病管理中手触桡动脉监测血压可行性探讨

    目的 研究汞柱式血压计,用听诊器听肱动脉与手触摸桡动脉监测血压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 按就诊先后顺序对自愿监测血压的206例病人用同一汞柱血压计测量,平静15分钟,两种方法,间隔5分钟,将获得的两组数据作比较.结果 分析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汞柱式血压计手触桡动脉测量血压简单、方便、快捷,不受听力、外界噪音、脉搏强弱的干扰.

    作者:白彩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不同亚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与不同亚型脑梗死的相关性,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10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2例,小动脉闭塞(腔梗)型30例,心源性栓塞型1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pIgG、IgA、IgM阳性率差异.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患者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周广安;张福勇;王安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童母亲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儿童母亲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知识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合理补钙,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6月30日进行健康体检的0~3岁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320名.前来为儿童体检的家长均认真填写“曲靖市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母亲文化程度、职业、孕产史、喂养史;儿童保健医生对婴幼儿进行认真体格检查并作详细记录.收回后进行分析.结果 知道佝偻病是营养缺乏性疾病,占68.75%;知道婴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应增加,占57.19%;知道颅骨软化,“肋串珠”、“手镯”骨样改变,占84.06%;知道补充钙剂,占85.31%;通过书、报、电视、网络、广播获得,占55.63%.结论 儿童母亲对佝偻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佝偻病的病因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当.医疗、保健部门应加强对佝偻病知识的宣教工作.

    作者:曹菊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科深静脉血栓发病风险因素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以及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或髋部手术发生率高,本文就骨科DVT好发风险因素及临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矿区居民高血糖及高血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并掌握煤矿社区长驻居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流行现状,为制定社区居民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矿区常住居民21134人中随机抽取3647人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进行抽样,居民空腹八小时晨抽静脉血.结果空腹血糖≥7.0mmol/L者424人,甘油三脂≥1.7mmol/L者1165人,胆固醇≥5.72mmol/L者537人,高血压者782人.结论矿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矿区居民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仁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切口翼状胬肉切除术与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切口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以下简称小切口组)和传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以下简称传统切口组)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收集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2011年8月~2011年10月在角膜眼表科就诊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100只眼),其中30 例(52只眼)为小切口手术组,另30例(48只眼)为传统手术组,小切口手术组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结膜切口大小小于3mm×3mm,传统手术组切口大小大于5mm×5mm.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患者不适感,复发率,并发症等.结果 半年后,小切口组0眼复发,复发率为0%.传统切口组2眼复发,复发率为4.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208,P>0.05).手术时间:小切口组短于传统切口组(t=23.7,P<0.05).恢复时间小切口组短于传统切口组(t =7.89,P<0.05).2组手术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x2=2.208,P>0.05).结论 2种手术方式复发率无差异性,但是小切口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时间短,不适感轻,明显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庞国龙;孙河;路欣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防夜间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

    本文结合夜间急性左心衰竭案例、临床护理实践,较详细讨论了左心衰竭患者夜间急性发作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饮食、卧位、睡眠、早期识别和用药等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急性左心衰竭的夜间急性发作,减少发病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栗茹;伊献丽;张伟燕;陈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抵抗与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

    阿司匹林是一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血管事件患者的药物,如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然而尽管大部分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中广泛受益,但仍有部分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仍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也就是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虽然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近研究认为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抵抗与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一些研究结果.

    作者:张湘斌;谢明;武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