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州市商场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康妮娜;秦丽娜;梁国鹏;李芳

关键词:兰州市, 导购员, 静脉曲张, 职业病
摘要:目的 通过对兰州市商场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患病情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本病的患病率.方法 随机选取兰州市王府井百货、西太华、百安购物中心、国芳百盛四个大型商场中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126名导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兰州市商场导购的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相对较高,患病率达到38.1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6.7%,而女性患病率高达44.3%;而且与性别、站立时间、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 通过分析相关因素对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兰州市商场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兰州市商场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患病情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本病的患病率.方法 随机选取兰州市王府井百货、西太华、百安购物中心、国芳百盛四个大型商场中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126名导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兰州市商场导购的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相对较高,患病率达到38.1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6.7%,而女性患病率高达44.3%;而且与性别、站立时间、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关系密切.结论 通过分析相关因素对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导购员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

    作者:康妮娜;秦丽娜;梁国鹏;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影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测定研究对象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浓度,初步分析影响血清BDNF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BDNF的浓度,常规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血常规、体重指数.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线形回归的逐步筛选法.结果 总T3、总T4、游离T4、促甲状腺素、尿素氮、血钠、红细胞数、血小板数是血清BDNF浓度的相关因素,其中红细胞数相关性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1.10207.结论 BDNF作为中介参与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介导甲状腺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的作用,可能参与尿素氮的代谢.

    作者:高广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一γ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为核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其生物功能复杂多样.本文综述了PPAR-γ及其配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作者:袁婕;石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司匹林抵抗与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

    阿司匹林是一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血管事件患者的药物,如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然而尽管大部分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中广泛受益,但仍有部分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仍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也就是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虽然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近研究认为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抵抗与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一些研究结果.

    作者:张湘斌;谢明;武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部手术术后应用镇痛泵促进康复8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术后患者应用病人自控镇痛(PCA)对促进肛门排气、提高患者舒适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4月1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取80例为观察组,术后应用镇痛泵;同时另外80例为对照组,未用镇痛泵.观察两组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主观舒适度、肛门排气时间改善较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应用镇痛泵能够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颜惠;高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不同亚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与不同亚型脑梗死的相关性,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10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2例,小动脉闭塞(腔梗)型30例,心源性栓塞型1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pIgG、IgA、IgM阳性率差异.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患者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周广安;张福勇;王安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山东省部分社区医护人员肿瘤防治知识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山东省某社区医护人员对肿瘤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为今后加强肿瘤防治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发放问卷调查表对山东省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80名医护人员进行肿瘤防治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 学历和职称越高,年龄越小,得分越高,肿瘤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越好.护士的平均得分在性别、学历、职称、年龄方面均低于临床医生与防保医生.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对肿瘤防治知识的认知不足,尤其是护士更为明显.应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肿瘤防治的社区服务水平,普及社区肿瘤防治知识,增强社区群众的肿瘤防护意识.

    作者:高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防夜间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

    本文结合夜间急性左心衰竭案例、临床护理实践,较详细讨论了左心衰竭患者夜间急性发作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饮食、卧位、睡眠、早期识别和用药等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急性左心衰竭的夜间急性发作,减少发病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栗茹;伊献丽;张伟燕;陈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慢病管理中手触桡动脉监测血压可行性探讨

    目的 研究汞柱式血压计,用听诊器听肱动脉与手触摸桡动脉监测血压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 按就诊先后顺序对自愿监测血压的206例病人用同一汞柱血压计测量,平静15分钟,两种方法,间隔5分钟,将获得的两组数据作比较.结果 分析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汞柱式血压计手触桡动脉测量血压简单、方便、快捷,不受听力、外界噪音、脉搏强弱的干扰.

    作者:白彩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白毒伞蕈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楚雄州是世界野生真菌资源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省70%以上的野生菌均可在此找到.白毒伞蕈属于剧毒蕈,仅一个子实体足可致死.由于其味道鲜美,气味芳香,部分群众仍有进食的习惯,因此中毒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误食野生菌引起的中毒事件中,较多是由白毒伞蕈引起的.由于毒3中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须引起临床特别是急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大理学院楚雄附属医院急诊科2004年6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65例白毒伞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收集普洱市人民医院儿科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收诊的52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或者症状缓解出院者50例,占96.15%,死亡2例,病死率3.85%.住院时间为10d至36d,平均住院时间24d.出院后随访3个月至1年,均未出现复发.结论 在急性发作期尽早应用大剂量IVIG是控制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10年6月15日,齐鲁石化辖区某宾馆发生了1起食物中毒,赴婚宴的嘉宾38人餐后相继出现腹痛、腹泻、头痛、恶心等消化道中毒症状[1],症状程度或轻或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证实是1起食物被奇异变形杆菌污染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李秀波;王仁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情绪、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的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术中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免疫抑制剂在IgA肾病的应用研究进展

    IgA肾病(IgAN)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和预后均呈多样性.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来氟米特、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等的使用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缓解.近几年该病在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应用上有较大进展.本文将近几年来免疫抑制剂治疗IgA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颜天铭;杨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收集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儿童T1DM相关性的文献.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VDR基因FokI位点的Ff、ff、Ff+ff基因型在儿童T1DM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是否有差异.检索时间截至于2011年9月.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6篇,其中T1DM 734例,对照组788例.根据FokI位点的Ff、ff、Ff+ff基因型的异质性检验结果,分别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对VDR基因FokI位点的Ff、ff、Ff+ ff基因型与T1DM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VDR基因FokI位点的Ff、ff、Ff+ff基因型的合并OR值(95% cI)分别为1.16(0.74~1.82)、1.03(0.75 ~1.42)、1.03(0.63 ~1.66).结论 VDR基因FokI位点的Ff、ff、Ff+ff基因型均与儿童T1DM的发生无关.

    作者:谭静;张耀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广州市南沙区居民盐膳食知信行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南沙区居民盐使用的知信行基线现状,为制订切合实际的限盐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2012年4月~2012年6月抽取广州市南沙区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共7所学校,以家庭为调查单位,每户调查1人.本研究共发放调查表1 050份,收回1 000份,获有效调查表968份,有效率为92.2%.结果 居民盐膳食知信行水平总得分高为12分,有554人(61.3%)总分达到8分及以上.92.5%的居民认为饭菜过咸(吃盐过多)与健康有关;仅有29.7%的居民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食盐量;女性、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高和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的知信行水平比男性、较年轻、文化程度低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者高(P<0.05),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离退休人员的盐膳食知信行水平高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学生(P<0.05).结论 居民盐膳食知信行水平不平衡,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制订不同的策略和干预对策.

    作者:陈文华;梁丽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特点及预防

    目的 探讨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病因特点及预防,从而总结更有效的方法及措施.方法 选取150例经潍坊市妇幼保键院确诊为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收集患者资料,掌握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发原因、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措施等情况,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辅助诊断.结果 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为中老年妇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5.95%,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患者左下肢血栓的发生率高于右下肢.结论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原因为恶性肿瘤,患者左下肢深静脉是极易出现血栓的部位.要高度重视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结合各种预防措施,早期预防,减少患者发病率.

    作者:赵鹏;侯玲玲;周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知行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知行度的情况,分析影响知行度的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甲医院呼吸科80名住院的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知行度的调查.结果 调查的COPD患者仅有32.50%知道呼吸功能锻炼,其中按标准完成呼吸训练的患者仅占7.70%,所在社区医院宣传或讲解COPD呼吸功能锻炼的有4例;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与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行度呈正相关,年龄、病程与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行度成负相关.结论 COPD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行度较低;患者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年龄及病程均影响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行度.

    作者:赵倩;闫贵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童母亲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儿童母亲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知识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合理补钙,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6月30日进行健康体检的0~3岁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320名.前来为儿童体检的家长均认真填写“曲靖市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母亲文化程度、职业、孕产史、喂养史;儿童保健医生对婴幼儿进行认真体格检查并作详细记录.收回后进行分析.结果 知道佝偻病是营养缺乏性疾病,占68.75%;知道婴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应增加,占57.19%;知道颅骨软化,“肋串珠”、“手镯”骨样改变,占84.06%;知道补充钙剂,占85.31%;通过书、报、电视、网络、广播获得,占55.63%.结论 儿童母亲对佝偻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佝偻病的病因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当.医疗、保健部门应加强对佝偻病知识的宣教工作.

    作者:曹菊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科深静脉血栓发病风险因素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以及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或髋部手术发生率高,本文就骨科DVT好发风险因素及临床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