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娟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服务对象可在指定医疗机构免费享受指定的服务项目,有助于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山东省即墨市2009年12月-2012年12月相继开展了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及卫生监督协管等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本文就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现状、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吉胜;吴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和诊治水平,还会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成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医院管理水平与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医院的很多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存在着大量的管理缺陷,严重影响了医院的临床工作,因此,分析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对策,对现代化医院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控制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维护患者权益、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李亚;王鑫;毛峰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治疗的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15 d为1个疗程,间隔2d继续下个疗程.观察组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67.6%,观察组9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自主吞咽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玲;东桂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长效蛋白、受损蛋白及受损细胞器,为细胞的生长、发育及重构提供营养和能量的过程,此过程受一系列复杂的信号分子调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脑缺血后继发脑细胞死亡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新研究显示,自噬参与了脑缺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揭示自噬的分子机制及调控机制对研究自噬与疾病的关系及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但自噬对脑缺血后脑细胞是保护作用还是损伤作用,目前尚无统一意见.
作者:敬开权;聂亚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低温疗法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总结低温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降颅压、抗感染、活化脑细胞及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温疗法,观察两组疗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68.0%,治疗组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28.4 d,治疗组23.2 d.结论 在降颅压、抗感染、活化脑细胞及支持等治疗基础上给予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许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2年6月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氧疗、止咳化痰、支气管扩张、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用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麻杏石甘汤加味,水煎服,日1剂.两组均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76.5%,治疗组9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COPD可改善气道炎症和微循环,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白嘉勋;于风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3种化疗方案在结肠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结肠癌术后患者123例,随机分为静脉组、腹腔组、联合组各41例,静脉组术后2周开始用亚叶酸钙1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点滴,然后氟尿嘧啶75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5d,每3周1次,共化疗6次.腹腔组术后2周开始用氟尿嘧啶750~10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0 ml加腹腔泵或腹腔穿刺注入,同时静脉滴注亚叶酸钙,连续用药5d,每3周1次,共化疗6次.联合组术后2周第1~3天腹腔内注入氟尿嘧啶750~1000 mg/次,第1天注入丝裂霉素10mg/次+顺铂40 mg/次,同时2h内静脉注入氟尿嘧啶1000 mg/次+垂体后叶素12U,28 d为1个疗程,共化疗6个疗程.化疗结束后比较3组化疗不良反应,化疗30个月后随访,比较3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异常、肾功异常发生率静脉组分别为92.7%、90.2%、78.0%、53.7%,腹腔组分别为80.5%、68.3%、73.2%、29.3%,联合组分别为56.1%、43.9%、48.8%、7.3%,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组和腹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化疗30个月后随访,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静脉组分别为56.1%、61.7%、58.5%,腹腔组分别为43.9%、24.4%、61.0%,联合组分别为22.0%、4.9%、85.4%,联合组优于静脉组和腹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与静脉联合化疗用于结肠癌术后,可减少化疗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邵新宇;崔瑞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次广泛性子官切除术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30例官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术前10d、术后1、3个月利用生存质量调查表分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以患者自填为主,比较两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个月对照组角色功能[(71.19±23.11)分]的恢复差于观察组[(96.19±11.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观察组分别为(97.68±10.55)、(92.11±9.66)分,对照组分别为(88.09±96.99) 、(80.14±6.1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的身体功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比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好.
作者:王俊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血荒”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临床医疗用血量的快速增长,使临床用血与供血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医疗缺血的问题经常发生.临床输血工作现状为临床医疗用血量逐年增加、临床输血观念固化、采供血机构招募血源难以为继.社区在献血工作中的优势显著,社区管理已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无偿献血工作引入社区,发挥社区优势,组织社区献血,是解决临床医疗用血来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探索社区献血的新模式,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强宣传,促进社会广泛参与,构建社区献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社区献血网络.
作者:宋冰;刘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寻找合适的剂量.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3例,A组给予立普妥10 mg/d,1次/d,B组给予立普妥20 mg/d,1次/d,均于饭后半小时口服,连服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和血脂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A组84.13%,B组9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TC、TG、LDL-C水平A组分别为(4.82±0.63)、(2.38±1.52)、(3.15±0.52)mmol/L,B组分别为(4.80±0.61)、(2.35±1.54)、(3.18±0.55)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8周TC、TG、LDL-C水平A组分别为(4.25±0.39)、(2.07±1.34)、(2.64±0.43)mmol/L,B组分别为(4.03±0.35)、(1.92±1.33)、(2.51±0.36)mmol/L,与治疗前、治疗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转氨酶升高3例,腹胀乏力1例;B组转氨酶升高2例,腹胀乏力1例.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明确,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明显且不良反应不增加,临床效果安全稳定,但对于更大剂量是否适用于老年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都呈上升趋势.化疗是有效的全身治疗方法,目前疗效好的联合治疗方案有效率仅为20%~35%.要进一步提高疗效就需要更合理、更准确的用药,而能否针对不同分子生物学特点的NSCLC进行药物疗效预测是关键.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R)M1、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3,TUBβ3)、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预测疗效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因素.另外,有研究发现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e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作为分子靶向药物治疗NSCLC疗效判断的一个预测指标.
作者:朱鹏飞;张立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0年7-12月对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卫生院辖区内的已建立健康档案的60~69岁高血压患者126例进行系统管理,在常规高血压知识宣教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126例老年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如“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知晓率从干预前的19.8%提高到61.9%;且吸烟、饮酒、摄盐过多、不注意控制体重、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收缩压、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安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美能联合斯奇康、咪唑斯汀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日光性皮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维生素C3g,1次/d;斯奇康注射液1ml肌内注射,隔日1次;咪唑斯汀10 mg口服,1次/d;同时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渗出者给予3%硼酸液湿敷30 min,2次/d,连用3~5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能注射液4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疗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86.49%,治疗组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9,P<0.05).随防1个月,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5例,用药后均治愈.结论 美能联合斯奇康、咪唑斯汀治疗日光性皮炎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子官肌瘤剥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辅助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uterine artery blocking,UA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LM辅助UAB患者120例,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舒适护理.结果 出现全麻术中知晓1例,术后肩背痛2例,恶心呕吐1例,阴道排液2例,UAB综合征2例.结论 LM辅助UAB患者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舒适护理,有助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防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
作者:辛丽娟;张伟萍;吴倩倩;徐学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管重构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7-10月在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根据血压水平分组,A组: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组96例,B组:糖尿病合并理想血压组8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禁饮食12 h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ml,测定空腹血糖、TC、TG、HDL-C及LDL-C水平,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指标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收缩压[(124.62±10.51)mm Hg(1 mm Hg=0.133 kPa)]及舒张压[(86.04±3.62)mm Hg]明显高于B组[(108.45±8.52)、(74.54±4.74)mm Hg];A组TG [(2.49±1.19)mmol/L]、LDL-C[(2.90±0.17)mmol/L]、TGF-β1 [(279.58 ±98.76)ng/L]水平明显高于B组[(2.07±0.97)、(2.82±0.14)mmol/L、(207.72±48.65)ng/L],HDL-C[(0.97±0.40)mmol/L]、BMP-7[(185.46±l12.48)ng/L]水平明显低于B组[(1.09±0.33)mmol/L、(358.19±187.67)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血清TGF-β1水平与收缩压及空腹血糖、血脂间存在相关性,血清TGF-β31及BMP-7与空腹血糖、血脂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存在导致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岳峰;张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重性精神病患者精神残疾程度分布情况及探讨影响其程度的有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10月评定为重性精神病精神残疾的患者2236例,采用WHO残疾评定量表Ⅱ(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Ⅱ,WHO-DASⅡ)对患者进行评分,将精神残疾划分为4个等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影响残疾程度的有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236例患者WHO-DASⅡ6个领域得分:理解与交流(19.8±7.4)分,四处走动(15.4±5.7)分,自我照料(12.5±8.2)分,与他人相处(17.4±9.1)分,生活活动(24.9±9.8)分,社会参与(28.6±6.9)分.精神残疾等级分布及WHO-DASⅡ总分:残疾等级一级占57.11%,WHO-DASⅡ总分(124.7±12.7)分;二级占24.19%,WHO-DASⅡ总分(110.1±9.8)分;三级占10.96%,WHO-DASⅡ总分(92.7±10.3)分;四级7.74%,WHO-DASⅡ总分(86.3±9.4)分.不同类型精神病残疾等级比较:精神分裂症4个等级分别占60.27%、24.37%、8.38%、6.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95,P<0.05);情感性精神病4个等级分别占45.36%、23.71%、22.68%、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1,P<0.05);精神发育迟滞4个等级分别占50.00%、22.02%、17.26%、10.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3,P<0.05);其他精神病4个等级分别占21.74%、20.29%、34.78%、23.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90,P<0.05).病程、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家庭经济、治疗依从性是精神残疾程度的影响因素(t=3.125、2.034、2.117、1.973、2.268,均P<0.05).结论 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残疾程度较重,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的重点防控,有利于减轻或延缓精神残疾.
作者:马晓强;张胜佳;谢悦喜;高镇松;吴民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提高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的要求.在逐步做好新农合基本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自2009年开始,从6个县(市、区)试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3种疾病起步,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不断增加病种数量.2012年,山东省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机制,提高补偿比例,真正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本文结合国家对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要求,借鉴山东省在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机制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探讨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策略.
作者:韩东;李士雪;王银发;王海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评估脑卒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量表和问卷[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Bakas照顾结果量表(Bakes caregiving outcom scale,BCOS)、能力感受问卷(sense of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SC)、照顾者照顾能力问卷等]对影响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照顾者、脑卒中患者及社会支持系统等)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提供依据.
作者:赵宝香;万学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722例,根据入院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213例为A组,HBsAg、HBeAg阳性患者25例为B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311例为C组,HBsAg、抗-HBc阳性患者129例为D组,HBsAg阳性患者44例为E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标志物,用PCR法检测HBV-DNA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BeAg阳性239例,其中HBV-DNA阳性226例,阳性率94.56%;HBeAg阴性483例,其中HBV-DNA阳性226例,阳性率46.79%.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检测阳性A组204例,占95.77%;B组22例,占88.00%;C组160例,占51.45%;D组50例,占38.76%;E组16例,占36.36%.HBV-DNA检测阴性A组9例,占4.23%;B组3例,占12.00%;C组151例,占48.55%;D组79例,占61.24%;E组28例,占63.64%.结论 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了解HBV在体内的感染情况,但不能直接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HBV-DNA水平检测可以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情况.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铜陵市中医院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下辖的商南新村在建立老年健康档案时发现的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服药依从性.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压控制良好实验组74.36%,对照组28.21%;服药依从性干预组94.87%,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从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树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