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周晓荣;孟霜;冯振宇;赵建平

关键词:益气解毒胶囊, 质量控制, 薄层色谱, 高相液相色谱, 黄芩苷
摘要:目的 建立益气解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解毒胶囊中黄芪、白术、防风、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益气解毒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芪、白术、防风及黄芩TLC鉴别图谱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98.5~197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RSD=1.2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的控制益气解毒胶囊的质量.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情志加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方法 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护理,观察2组患者抑郁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评量表评分(ASA)和依从性.结果 观察抑郁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评量表评分(ASA)均优于对照;总依从性率大于对照组(96.77%>80.65%),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健康宣教护理相比,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改善负性情绪,更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该护理方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值的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许丽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培元固肾止遗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培元固肾止遗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普通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培元固肾止遗方中药口服,疗程20天,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变化、复发率及治疗过程中有无不适.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70.0%,相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6 P=0.022<0.05);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较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观察组(8.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结论 培元固肾止遗方联合针刺能有效治疗小儿遗尿,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和对照组(热熨)各50例,共100例,治疗周期为3个月,每月观察1次,采用积分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中医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杜郁华;陈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 功能及Barthel评分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Barthel评分的影响.方法 抽取10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行康复训练,研究组(50例)行康复训练+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Barthel评分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康复训练+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Barthel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利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目的 通过抑郁症中医证候文献研究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 对近20年有关抑郁症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通过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次录入核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结果 抑郁症患者出现频率≥5%的常见中医证候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肝郁痰阻6个;证候要素有16个,其中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0个.结论 抑郁症常见的中医证候共有6个,通过证候要素对抑郁症进行中医证候的研究,可以找到证与征之间存在的一定规律性的关系,继续深入开展证候要素的研究对抑郁症中医治疗标准化研究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德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徐慧媛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举隅

    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是治疗脾胃病的经典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气虚发热等症.徐慧媛教授防治疾病多从后天之脾入手,而补中益气汤恰依后天之脾功能而立,故而被徐慧媛教授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拓宽了补中益气汤的应用范围,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列举徐慧媛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之验案如下.

    作者:赵国红;卢春茜;徐慧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马云枝教授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经验总结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颤症范畴;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马云枝老师从事临床40余年,承古拓新,对于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认为该病的病因为五脏俱虚,尤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主,属本虚标实证;善于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扶正祛邪缓解症状,笔者经过对马云枝老师近几年门诊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用药总结,发现独活寄生汤对延缓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有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荆雷;马云枝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浅谈

    目的 总结多年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分析多年从医的医案,整理并总结本人对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特色及验案,探析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结果 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血瘀、血虚、寒凝、气滞、肝郁、湿阻或素体本虚,阻碍冲任胞脉气血运行或胞宫失养,出现经期及行经前后小腹部疼痛,故治以畅通气血、荣养胞宫为主,兼顾散寒行气、疏肝解郁、化湿祛痰、补益气血,并介绍了其用药特点.在治疗上,主张辨证论治,用药精简,标本同治.结论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柳艳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2220例不寐病用药配伍规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院不寐病配伍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某院不寐病临床用药实际,分析不寐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和特点,为中药的临床配伍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2220例临床诊断为不寐病或失眠、睡眠障碍的中药处方,利用Excel电子表格等多种工具对处方用药频次,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及君臣配伍情况等方面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不寐病处方用药中,按药物,首乌藤用药频次高,其次是甘草、酸枣仁、合欢皮、茯苓等;按类别,安神类和补虚类中药用药频次高;按配伍,以安神类为君药的处方多,且安神药所配伍的药物种类多.结论 我院不寐病用药特点明显,合乎中医失眠辨证用药理论,但辨证用药思维略显单一,尚待改进.

    作者:罗茂玉;章建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急性 脑梗死伴头痛患者的疗效

    目的 评价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8月—2018年2月入住本院的126例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头痛积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头痛程度积分、发作频率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予以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头痛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头痛,控制头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使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王苏琴;徐王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COPD疗效及对 中医症候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及对中医症候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COPD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西医加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4(CD4)/细胞分化抗原8(CD8)、白介素13(IL-13)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46%)(P<0.05);2组各项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多于对照组(P<0.05);2组IgA、IgG、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多于对照组(P<0.05);2组IL-13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COPD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及免疫功能.

    作者:王亚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华蟾素胶囊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肝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肝动脉TACE,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对2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评比.结果 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与治疗组展开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疼痛、疲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失眠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与治疗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可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全面普及.

    作者:彭卫卫;郭小青;王侠;温时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体现,通过对偏头痛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对针刺疗法、推拿疗法、运动疗法等多种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概述,五音疗法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治疗方法,在疼痛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有望在偏头痛的中医非药物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发挥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优势,提高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蔚;江云东;江燕;杜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针刺结合 艾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8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度、双手握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莉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腕踝针法治疗紧张型头痛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腕踝针法对紧张型头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 将64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腕踝针留置止痛,按照患者的疼痛痛点进行分区,并根据选区原则进行选区,定位后进行针刺,针刺要求患者无酸麻胀痛感,成功后进行医用胶贴固定,留针1 h或以上,长不超过24 h.观察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分别对头痛患者进行评估,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判定疼痛程度并计分,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大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结论 腕踝针留置法能有效缓解紧张型头痛,其疗效优于药物止痛,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通因通用推拿法治疗小儿伤食泻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小儿腹泻的中医病因病理机制,探讨采用通因通用反治法的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伤食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64例伤食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通因通用反治法进行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进行治疗,72 h后对2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观察,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运用通因通用反治法进行推拿治疗属于辩证求因,审因论治,具有见效快,易接受,无痛苦,无不良作用等优势.

    作者:胡娟;曹波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益气解毒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益气解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解毒胶囊中黄芪、白术、防风、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益气解毒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芪、白术、防风及黄芩TLC鉴别图谱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98.5~197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RSD=1.2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的控制益气解毒胶囊的质量.

    作者:周晓荣;孟霜;冯振宇;赵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 脾虚湿困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实施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9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58例,应用常规西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55%)相比对照组(70.0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体质指数、腰臀比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实施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十分可行.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填精补肾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理论探讨

    结合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概况,论述肾精不足在该病病因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的关系,认为肾精不足作为卒中后抑郁的病理基础,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治疗当以填精补肾为基本治则.肾精不足作为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理基础,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据此病理机制以填精补肾为基本治则治疗该病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虹;张伦忠;李晓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益气活血中药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分析益气活血中药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2组,其中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病毒以及保肝等治疗,5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服用,在进行用药的48周后,检测各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较之治疗前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指标下降幅度更加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未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可有效地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改善并延缓其肝硬化的进展,在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治疗上疗效相对较为显著.

    作者:任凤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