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因构成及对预后的影响

张绍江

关键词:意识障碍, 急诊内科, 病因构成, 神经系统疾病, 中毒, 病死率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常见病因构成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接诊的意识障碍患者451例,排除来院时已经死亡的患者,共3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分析病因构成、年龄、平均动脉压及预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因构成:神经系统疾病占30.98%、中毒占29.14%、休克占10.43%、心力衰竭占5.52%、肝性脑病占2.15%、肺性脑病占5.83%、低血糖性昏迷占4.9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占1.84%、恶性肿瘤致意识障碍占3.07%、癔症占1.84%、电解质紊乱占1.53%、各种意外占1.23%、其他病因占1.53%.急诊病死率6.13%,以心力衰竭高为33.33%,其次为恶性肿瘤致意识障碍为20.00%;病因为中毒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14±4.05)岁均明显低于其他组(均P<0.05),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平均动脉压为(107.32±22.51)mmHg(1mmHg=0.133 kPa)均高于其他组(均P<0.05).将患者死亡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之间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升高,患者死亡率降低,两者呈负相关(r=-0.76,P<0.05).结论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及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越严重,患者病死率越高,应及时诊断及进行病因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脑钠肽浓度变化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围术期脑钠肽浓度变化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经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30例,于术前1d、术后6、24、72 h及7d静脉取血测定血浆脑钠肽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相关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24、72 h的脑钠肽浓度分别为(258.1±43.5)、(336.2±46.4)pg/ml与术前1d的(102.1±28.1)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99、23.637,均P<0.05).术后6、24、72 h、7d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73、1.475、0.000、0.588,均P>0.05).脑钠肽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关系显示:随着脑钠肽浓度的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步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越高者,脑钠肽值越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837,P<0.05).结论 脑钠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脑钠肽浓度越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越低,心功能越差,脑钠肽可以作为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王亮;余义文;张瑞敏;王晓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缬沙坦胶囊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缬沙坦胶囊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配合药物治疗以促进治疗效果;控制血糖: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等;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降血压:卡托普利25 mg口服,1次/d,或加硝苯地平控释片10 mg口服,1次/d;降血脂:辛伐他汀片10 mg口服,1次/晚;对症处理:伴水肿者加利尿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缬沙坦胶囊80 mg口服,1次/d.两组均治疗12周评价疗效,比较两组血钾、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尿蛋白量及血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量、收缩压、舒张压[(1.05±0.57)g、(121.47±7.53)、(78.73±7.36)mm Hg(1 mm Hg=0.133 kPa)]与对照组[(1.50±0.79)g、(133.63±8.89)、(87.84±8.04)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可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量,起到保护肾脏作用.

    作者:乔宗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职高专《五官科学》课程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反映.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考核方案、教学效果、课程特色、教学实施等方面对高职高专《五官科学》课程进行说课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

    作者:闫锡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12年张家港市塘桥镇动物咬伤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12年张家港市塘桥镇动物咬伤情况,为控制狂犬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被动物咬伤后在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动物咬伤门诊就诊的1 149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对患者的《动物咬伤门诊记录》表格式病历进行登记,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资料、伤人动物情况、咬伤部位、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0~10岁比例较高占19.84%,男0~10岁所占比例高占23.79%,女40~50岁所占比例高占17.29%,农民多占42.56%,7月份所占比例高占13.32%.伤人动物情况:狗所占比例高占79.46%,伤人动物多为自家所养占62.14%,行为大多数正常占73.11%,继续存活占91.12%,有免疫史占17.32%.咬伤部位:Ⅱ、Ⅲ级暴露占96.52%,以手部多占39.34%.伤口处理情况:就诊前伤口未处理占41.69%,就诊后肥皂水冲洗占89.30%.预防接种情况: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占94.34%.结论 农村地区家庭养动物较普遍,建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加强农村地区狂犬病预防与控制的宣传,教育群众少养或圈养动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切实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钱俭;傅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其中以71型病毒为严重)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近几年来其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有增高趋势,对其治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丁兆泗;丁连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基本药物制度对潍坊市乡镇卫生院收入和服务影响分析

    2007-2012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潍坊市乡镇卫生院数量由177家减少至161家,总诊疗人次从6 949 574人次增加到11 139 645人次,总收入从693 815万元增长到1 562 928万元,2007-2009年乡镇卫生院的次均门诊费用变化不大,住院次均费用变化比较明显,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增加,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以药养医”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作者:吴芳平;陈秀芝;桑新刚;盛红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抗精神病药致便秘187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致便秘的原因,探讨对策,以期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出现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7-12月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病患者187例,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符合条件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种类、有无合用苯海索、药物剂量和每天大便次数,比较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是否合用苯海索及不同用药剂量患者便秘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87例患者中发生便秘83例,占44.39%.便秘发生率氯氮平单用为43.33%,氯氮平+氯丙嗪为69.44%,氯氮平+其他为52.54%,吩噻嗪类为26.09%,其他(利培酮、奎硫平等)为20.51%,氯氮平单用或联用的前3种组合便秘发生率高于吩噻嗪类和其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6,P<0.05).前3种组合中氯氮平+氯丙嗪的便秘发生率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p<0.05).抗精神病药合用苯海索74例,便秘发生率为59.46%;未合用苯海索113例,便秘发生率为34.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7,P<0.05).用药剂量≥300 mg/d 134例,便秘发生率为50.75%;<300 mg/d 53例,便秘发生率为2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5).结论 通过合理用药、护理干预和适当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抗精神病药致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肖逸丽;柳勤斌;高镇松;邱鹏;陈仪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08-2012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08-2012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减少血液报废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94 707份为调查对象,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所有标本均采用两种试剂进行初复检.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0.2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2012年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2%、0.21%、0.26%、0.36%、0.37%,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阳性率(0.32%)高于男性(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阳性率分别为18~20岁0.11%,20~30岁0.18%,30~40岁0.56%,40~50岁0.64%,50~55岁0.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抗体合并ALT阳性占72.60%.结论 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及采血前征询工作,开展采血前抗-TP初筛,从而减少血液报废,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

    作者:刘虹;刘建云;张妍;颜鑫;李英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根据相关手术类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VC、FEV1、FVC、MVV、SpO2和PaO2.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VC、FEV1、FVC、MVV、Sp02、Pa02对照组分别为(2.48±0.71)、(51.40±10.10)、(1.79±0.17)L、(62.40±13.00)L/min、(95.4±1.9)%、(67.7±3.6)mm Hg(1 mm Hg=0.133 kPa);观察组分别为(2.89±0.72)、(63.20±9.60)、(2.21±0.16)L、(73.30±12.70)L/min、(96.8±1.8)%、(71.4±3.4)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Sp02,值得推广.

    作者:张洁;蒋艳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09-2011年神农架林区中小学生肥胖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 对2009-2011年神农架林区中小学生肥胖普查情况进行分析,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2011年神农架林区实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所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剔除不合格样本,实际入选10 774名,分为学龄期组和青春期组,均测量身高、体重.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学龄期组与青春期组中小学生肥胖各年患病率及总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09-2011年中小学生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51%、4.14%、4.58%,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 中小学生肥胖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应制订早期干预措施以降低患病率.

    作者:但蓓蓓;段晋宁;陈修全;郭靖;陈自柏;杜永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从脾胃辨证论治失眠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醒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病与脾胃密切相关,“胃不和则卧不安”,主要病因为饮食、劳逸、七情失度,基本病机为“脾失运化,胃失和降,则卫气不能由阳入阴,神失安宁”,从“调理脾胃”治疗失眠,辨证论治,经长期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作者:韩立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伤寒论》中的相关治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探讨COPD的病因病机,并且从《伤寒论》探讨其治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曾静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条件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机构养老自身的不足,逐步完善社区服务,支持居家养老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和政府管理等六个要素对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探寻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实现健康和积极的老龄化提供相应借鉴.

    作者:陈偲;胡善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11-2012年如皋市3230名0~2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对2011-2012年如皋市3 230名0~2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进行调查,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系统管理的0~2岁散居儿童3 230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测量体重和身高.儿童营养状况分为超重和肥胖、营养不良.数据输入上海微博公司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3 230名散居儿童超重患病率为18.17%,1岁患病率高,为20.43%;肥胖患病率为7.12%,0岁患病率高,为11.90%;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87%,1岁患病率高,为1.51%.轻度肥胖患病率为5.91%,0岁患病率高,为9.66%;中度肥胖患病率为1.11%,0岁患病率高,为2.09%;重度肥胖患病率为0.09%,0岁患病率高,为0.14%.低体重患病率为0.15%,0岁患病率高,为0.22%;生长迟缓患病率为0.40%,1岁患病率高,为0.80%;消瘦患病率为0.31%,1岁患病率高,为0.62%.结论 肥胖是目前影响散居儿童营养状况的主要问题,预防肥胖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营养不良虽依然存在,但患病率比较低.

    作者:吉苏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治疗给予:(1)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3d.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七叶皂苷钠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7d.双氯芬酸钠75 mg口服,1次/d,连用10d.以上全部治疗完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采用XQC-B熏蒸牵引床进行熏蒸牵引治疗,熏蒸与牵引同步,每次持续30 min,1次/d,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优75例,良20例,可8例,差5例,有效率为95.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标本兼治、疗效肯定、成本低、痛苦小,且可以避免手术,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希宝;张少军;宋向飞;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于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首先系统描述[1-2].我国65岁人群患病率为1 000/10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

    作者:许宏霞;曹晓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结果,总结该类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表现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62例和无左心室肥厚组3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和24 h动态血压同步监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及血压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复杂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组发生率分别为88.71%、98.39%、77.42%、62.90%,无左心室肥厚组分别为36.84%、39.47%、31.58%、15.7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9.632、44.831、20.628、21.130,均P<0.05).全天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左心室肥厚组分别为(145±13)、(147±14)、(141±15)mmHg(1 mmHg=0.133 kPa),无左心室肥厚组分别为(138±11)、(132±12)、(132±12)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6、5.482、7.479,均P<0.05).杓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占25.8%,无、左心室肥厚组占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84,P<0.05).结论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者比不伴左心室肥厚者昼夜血压变异明显,更易引起复杂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作者:汪渊;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水平变化,探讨CHC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3月确诊的CHC患者4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糖、脂联素及IR水平并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糖、脂联素和IR水平观察组分别为(6.27±3.15)mmol/L、(3 754.8±1 078.74)pg/ml、2.31±1.84,对照组分别为(5.16±0.36)mmol/L、(5 313.74±2 105.08)pg/ml、1.57±1.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HC与MS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可从代谢性疾病方面入手为CHC的临床诊疗、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肖芦山;张惠冰;陈丽华;王湘香;金蓉;罗宇虹;谭伟雄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北流市人民医院诊治的HFMD患儿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水泡结痂时间.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80.65%,观察组9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水泡结痂时间对照组分别为(2.84±0.53)、(5.29±1.38)、(4.82±1.28)、(5.02±2.14)d,观察组分别为(1.52±0.52)、(2.38±1.04)、(3.05±1.48)、(2.04±0.4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HFMD治疗效果,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鸿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粤北山区村卫生室在推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查及综合分析等方法,调查19个乡镇129所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探讨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村卫生室多为个体经营、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缺乏、待遇不高、运营存在困难.为加快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需要实施村卫生室分类管理和加强人才培养和完善保障机制.

    作者:胡德宁;蓝晓芳;殷道根;杜玉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