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玲;史敬华;姜智;魏华
目的 了解医院常见G杆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Kirby-Bauer法检测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 从送检的2035例标本中共分离出768株阳性菌,分离率占37.7%,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620株,占80.7%,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为3.1%.肺炎克雷伯氏菌仅对复方磺胺药物、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其余药物耐药率均低于30%.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对复方磺胺类药物呈现高度耐药性,耐药率高达92.8%.结论 加强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监测和药敏试验,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尤为重要.
作者:田春梅;张衍胜;张建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丝线U形缝合联合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丝线U形缝合联合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29例,同时选择30例应用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术后石膏外固定,2~6周后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4 ~72周,平均36周,骨折全部愈合,丝线U形缝合联合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组优良率达93.10%,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组优良率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丝线U形缝合联合钢丝环扎加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范新成;于鑫;刘峰;朱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又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常见的疾患,属于常染色隐性遗传病,主要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CM)或共辅酶钴胺素(VitB12)代谢缺陷所致[1].此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在我国由于认识及生化检查技术的不足,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诊断、治疗存在许多困难,笔者介绍了我院2005年-2010年收治确诊的MMA 3例新生儿,对其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儿科医生对MMA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孙勇;刘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社区35~59岁社区妇女的妇科疾病情况.方法 对该社区内符合年龄要求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结果 390名受检妇女中,患妇科病者264例,患病率为67.7%;宫颈疾病者中,宫颈糜烂者多,占61.1%;合并有2种以上类型宫颈问题者占宫颈疾病者的21.0%.结论 应重视社区妇女的妇科疾病发病,加强卫生宣传及健康教育,加大普查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章志红;邓莘芸;熊艳;杨泉珍;姚华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预防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科静滴七叶皂甙钠治疗的患者133人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2009年11月-2010年5月在我科静滴七叶皂甙钠治疗的患者129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通过观察,比较2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15例,发生率11.27%,对照组发生静脉炎72例,发生率55.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七叶皂甙钠静滴导致的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体现护理价值.
作者:王惠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前哨淋巴结显像在宫颈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前哨淋巴结显像;术中用γ探测仪定位前哨淋巴结;术后对前哨淋巴结和非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具有很高的符合率,灵敏性83.3%,准确性97.1%,阴性预测值96.6%.结论 前哨淋巴结显像检查对盆腔淋巴结肿瘤转移状况具有代表性和诊断意义,该检查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和术前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作者:沈召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博兴县农村托幼机构教师手足口病防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以后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农村53所幼儿园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结果 农村托幼教师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整体掌握情况良好,但对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掌握不够,且公立园教师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好于民办园.结论 今后的培训工作要强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方面的知识,督促民办园落实各项手足口病各项防控措施.
作者:刘梅梅;王春枝;张菁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中医情志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符合人选条件的32例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评分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辨证实施中医情志干预,并将干预结果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3周干预后,两组的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同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即中医情志护理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十分明显,采用对不同不良情绪因素进行辨证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纠正了患者的抑郁状态.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亚低温脑保护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亚低温组,常规组42例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43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32℃~35℃亚低温治疗,3月后对两组的病死率、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测.结果 常规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14.3%,亚低温组死亡1例,病死率为2.3%,常规组生活自理10例,比例为23.8%,亚低温组22例,为51.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杨坤;韩钦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泰安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降低发病率,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泰安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泰安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187、133、155、289和421例,年平均发病率在4.23/10万左右;全市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新泰、肥城、泰山区发病率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11-2月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 19岁.结论 泰安市需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接种.
作者:徐丽莎;朱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42例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手术取石成功,1例单侧2个结石,近端结石因患者体位改变上移至肾盂,后经ESWL治疗排出.术后随访6~12月,经B超复查患侧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可作为开放手术或其他微创方法的替代或补充.
作者:谭硕;南小新;罗飏;王为好;张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2011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的分析,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为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我中心2009年-2011年住院病人病案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对比与分析.结果 我中心住院病人疾病前10位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并发症、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症状体征和不明原因.结论 根据疾病构成规律和特点,中心应该合理配置资源,加强社区医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疗,做好社区居民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蔡利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对于重症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 将8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随机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特定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术后的生活水平做测评.结果 实验组中39例患者经手术室手术后全部治愈出院,1例患者病情十分严重,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7.5%:对照组中有29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另有9例患者术后仍有不同程度的伤口未愈合、剧痛等病症,治愈率为72.50%.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救治时应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对待突发情况要认真严谨、不忙乱,在救治过程中还要和麻醉医师和主刀医师配合好.
作者:郝转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眼睑黄色瘤在中、老年妇女多见.发生于遗传性血脂过高,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的患者[1].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类脂质样物质在皮肤中的沉积.病程发展缓慢.虽为眼睑良性肿瘤,无任何不适,不造成眼部功能损害,但不能自行消退.因其醒目的皮肤色差,且常对称分布在上睑内眦部,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作者:冮林红;何花;李波;王丽娟;王俊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方法 选择需要穿刺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组(研究组)和B组(对照组),A组采用留置针的外套管不全送入血管,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B组采用留置针的外套管完全送入血管的留置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留置效果.结果 不全送入血管,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比完全送入血管的留置方法留置时间长,导管堵塞少,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的例数均减少.结论 不全送入血管的,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邱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86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锚钉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锚钉组行颈椎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手术,使用带线锚钉进行门轴侧固定;对照组行单纯后路单开门手术.根据术后JOA评分,手术对生产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影像学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结果 锚钉组患者在术中应用自制颈椎侧块锚钉固定时均朱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JOA评分15.2,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改善效果明显,术后6个月仅3例仍有颈部轻度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评估显示内固定牢靠,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 在颈椎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应用带线锚钉固定操作简单易行,临床效果非常良好,同时有效降低了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作者:于鑫;范新成;李纯璞;王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睡眠监测护理流程中的运用,从而提高监测成功率.方法 选择进行睡眠监测的患者3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强化护士的护理意识,加强操作培训和对监测工作中的细微之处、细小环节的管理,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对环境不适应8例、恐惧感8例、皮肤处理不充分6例、胸腹带过松或过紧5例、血氧饱和度探头脱落3例、口鼻气流探头脱落3例、监测记录合接触不良2例,检测成功率78.5%.干预对环境不适应2例、恐惧感1例、皮肤处理不充分1例、胸腹带过松或过紧1例、血氧饱和度探头脱落1例、口鼻气流探头脱落1例、监测记录合接触不良0例,检测成功率95.7%,两组对比P<0.05.结论 在操作中注重细节管理能有效提高监测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杏芝;陈佩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绒毛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得出胚胎停育患者的停育原因.方法 无菌条件下对195例胚胎停育患者的绒毛组织.采取体外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195例胚胎停育患者绒毛组织培养成功193例(98.97%),染色体分析193例,检出染色体异常103例(52.82%).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绒毛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查斌斌;冯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稳固了新农合的运行平台,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新农合制度就具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邓永新;程英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提高妇女富内节育器(简称IUD)取出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绝经后取环的妇女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环术;观察组对绝经期妇女实施取术前一周给予雌激素(倍美力)0.625mg口服,并于一周后来院取环,术前2h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再行取环术.结果 对照组取环患者宫口扩张直径小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组共出现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3例(P<0.05).结论 雌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出IUD,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简便易行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