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高校在校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

王建稳

关键词:女大学生,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传播途径, 知晓率, 网络问卷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在校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知识获得途径,为学校的健康教育策略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2011年采用无记名、无纸化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在学校公共计算机课堂上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2 132名在校女大学生.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对“蚊子不会传播艾滋病”、“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等深层次的问题知晓率偏低.有76.3%的女大学生是通过电视宣传、宣传册、报刊杂志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结论 在校女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均衡,健康教育有待加强.不断丰富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途径,使宣传途径多样化.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2例不典型肺转移瘤CT表现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活检证实为不典型肺转移瘤的CT征象,并与X线平片对比.结果 不同部位的原发恶性肿瘤在肺转移瘤中仍有其特征性改变.CT表现呈多样性,包括空洞或空泡样转移瘤、气胸、结节性钙化和骨化、两肺广泛弥散的粟粒状阴影、孤立性肺转移瘤、转移瘤内血管扩张、支气管内膜转移瘤及肿瘤性栓塞.结论 CT平扫、增强扫描、多层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与放大重建处理相结合,对不典型肺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极高价值,是X线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作者:冷忠诚;郑先成;霍同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昆山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监测及流行特征研究

    目的 通过监测昆山市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方法 通过2010-2011年每月开展手足口病病毒监测,收集咽拭子标本206份.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病毒进行定量分型.结果 206份咽拭子标本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67份,阳性率为81.07%.其中,EV71感染84例、Cox A16感染57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26例.结论 EV71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昆山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监测结果无明显变化.应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多种措施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作者:薛黎坚;王文明;王华;陈立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生存质量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康复指导、心理辅导.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护理.入院第1天和手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KPS、ECOG评分进行体力状况评价和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KPS评分:干预后的干预组评分为86.82±4.35,明显高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手术前后的2次评分,表现出显著上升的特点.ECOG评分:干预后的干预组评分为1.15±0.21,明显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手术前后的2次评分,表现出明显下降的特点.在KPS、ECOG评分比较中,对照组手术前后的2次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食管癌手术患者功能状态的康复及生存质量的提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措施.

    作者:尤华琴;李秀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中应用PICC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ICC)途径行肠外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36例,超声引导下行PICC后进行肠外营养,统计PICC穿刺的成功率、完成同步放化疗的患者数,并观察PICC的不良反应.结果 超声引导下置管成功率高,PICC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2例经PICC营养支持下完成同步放化疗,2例治疗中因PICC不良反应改用经胃管营养(1例出现静脉血栓、1例插管部位疼痛),2例因放化疗不良反应未完成治疗.结论 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中,经PICC途径行肠外营养有效、安全,可有效协助抗癌治疗的进行.

    作者:王军;卢爱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同感心在患儿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同感心在患儿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将同感心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入院时、护理操作中、发生病情变化时等各方面.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效果评估,结果住院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

    作者:毛培红;宋恩艳;闫丽丽;丁玉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对37例CHPS婴幼儿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度,检查结果与40例正常同龄婴幼儿对比.结果 CHPS患儿幽门肌层厚度为4.2~5.7 mm,幽门管长度为14.3 ~22.4 mm,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CHPS超声图像非常典型:沿幽门管横切面扫查,图像呈“环状征”:沿幽门管纵切面扫查,图像呈“子宫颈”征;幽门腔呈线样稍强回声;胃腔多见大量潴留物,通过受阻,可见逆蠕动.结论 高频超声能对CHPS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刘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张期室间隔组织多普勒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室间隔组织多普勒舒张期的多相波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0-2011年完成的30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为观察组,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选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及对照组均完成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及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两组在舒张期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符合典型超声表现30例,对照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包厚度检查中观察组MRI显像上心包厚度大于3 mm,28例符合,2例不符合.观察组患者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频谱均出现一个明显的向反方向的反弹波R,在舒张早期E波后,组成了由Ew、R、Aw或含有更多波形的多相波,对照组均无此波形出现.结论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室间隔组织多普勒舒张期有特征性的多相波,可用于诊断缩窄性心包炎.

    作者:齐新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应用微量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护理体会

    为了解微量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过程的护理经验.对68例心绞痛患者进行微量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观察其疗效,加强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的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有6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除.显效51例(75.0%),有效14例(20.8%),无效3例(4.2%),总有效率95.8%.微量泵注射硝酸甘油,药物浓度均匀、剂量精确、临床疗效好.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应密切观察病情,找准给药浓度,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张仁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展望

    为了解我国手卫生发展成就及制约因素,正确把握手卫生发展方向,推动其更快发展,收集、检索国内近年来手卫生的文献,分析手卫生发展方向及不足.结果发现,目前手卫生的科学管理已引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说明我国已进入手卫生发展的黄金时段,但有关手卫生的高质量研究尚少.因此,医疗机构及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需充分利用现在的利好时机,深入探讨手卫生的科学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张炳华;房爱武;王炳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32例肾上腺血肿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肾上腺血肿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CT随访证实的32例患者的CT资料,采用MSCT机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2例患者中,单纯右侧肾上腺血肿21例(65.6%),单纯左侧8例(25.0%),双侧3例(9.4%);外伤23例(71.9%),非外伤9例(28.1%);肾上腺圆形、类圆形高密度血肿24例(75.0%),肾上腺弥漫性出血5例(15.6%),肾上腙肿胀密度增高3例(9.4%).动态增强三期扫描均未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肾上腺血肿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对肾上腺血肿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志强;苗素梅;张立涛;谢元忠;孔庆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无论疾病轻重,手术治疗都比其他非手术治疗手段有创伤性.笔者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使其加深对该病症的理解,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康复治疗护理方案,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可见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赵亚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治疗自发性气胸11例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抽气或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势.方法 对2008年6月以来的11例自发性气胸采用硬膜外穿刺针胸腔穿刺,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然后通过硬膜外麻醉导管接头接注射器抽气或接输液器引流.结果 9例患者只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间断抽气治疗痊愈,2例患者采用抽气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随后又出现呼吸困难,给予接一次性输液器再接简易水封瓶闭式引流治疗痊愈.结论 运用硬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置管抽气或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创伤性小,操作简便灵活,取材价廉易得,大大方便了患者,特别适合基层医生应用.

    作者:刘少东;纪永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聋哑直肠癌患者造瘘术前术后的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我国逐渐增加,而其中一部分是低位直肠癌,需要采用Miles术以达到根治目的[1].直肠癌术后造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由于直肠癌造瘘改变了人体粪便的正常出口,而且不能随意控制,术后患者不仅生理活动受限,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正常人在遭受心理压力时,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聋哑人由于耳聋和语言缺陷,第二信号系统发展受到局限,在进行治疗时,由于存在敏感、多疑、自卑以及深刻的抱怨心理和强烈的依赖心理等问题,往往要承受比常人更加沉重的心理压力[2].我科2011年10月收治1例聋哑直肠癌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手段,把握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调动了患者潜在的积极因素,使患者配合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治疗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杨;张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中心辖区内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社区护理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干预组按医嘱每天口服钙剂600 mg、维生素D800 U,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口服1次.采用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如健康宣教,饮食、运动、服药指导等,干预时间为1年.干预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乏力、腰酸背痛、骨痛等好转或消失.干预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依从性、骨密度提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改善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有效,对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赖春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江都区邵伯中心幼儿园2011年儿童体检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幼儿园儿童的营养发育情况,为提出干预措施及指导幼儿园的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对江都区邵伯中心幼儿园616名儿童进行了体检,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体重、身高的发育均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WHO)0 ~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的标准.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女童肥胖率高于男童.结论 本地区儿童营养状况较好.建议在家长及幼儿园老师中广泛宣传肥胖的危害,膳食中应适当减少高糖、高脂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粗粮的摄入.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脑多功能治疗仪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电脑多功能治疗仪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80例160只眼,其中40例接受电脑多功能治疗(治疗组),另外40例接受常规治疗:采用爱丽滴眼液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5%(67/80),对照组为47.50%(38/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电脑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干眼症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瑞替普酶治疗肺栓塞2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治疗肺栓塞的效果与护理.方法 观察20例应用瑞替普酶的肺栓塞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在溶栓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和凝血功能指标,预防出血并发症.结果 经过瑞替普酶治疗和精心护理,20例患者溶栓效果良好,无一例死亡,均未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 瑞替普酶是治疗肺栓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加强溶栓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护理也极为重要.

    作者:邱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

    为了加强和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笔者通过分析本社区卫生健康教育的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本社区健康教育存在多方面不足和诸多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总结认为健康教育是全社会的事,需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多行业的介入、支持及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健康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型数字化平板DSA设备技术新进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数字化平板DSA已经取代影像增强器DSA成为数字减影设备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以SIEMENS artis zee ceiling为例,从平板探测器数字影像采集、高压发生器和球管、导管床机架系统、图像显示及存储、X射线防护和配套设施、DSA高级功能等方面就大型数字化平板DSA设备的进展作一较详细的介绍,对旋转DSA、三维DSA图像重建、3D血管路径图和步进DSA等先进功能的发展以及临床使用作相关探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对确诊骨质疏松症的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PFNA进行治疗,术后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 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 ~14个月,平均10.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90.2分.结论 使用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获得良好的固定,患者术后能早期进行肢体活动,尽快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宇;李艳雯;李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