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王军;郭荣奎;张建

关键词:丙泊酚, 芬太尼, 氧化亚氮, 复合麻醉, 无病人工流产术
摘要:目的 观察吸入氧化亚氮联合丙泊酚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愿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60例,为丙泊酚+芬太尼;B组为治疗组60例,丙泊酚+芬太尼+氧化亚氮.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中镇痛的效果,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定向力的恢复时间,记录丙泊酚用量,观察和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HR、MAP术中均有所下降,B组HR、MAP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SPO2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丙泊酚总量对比,以及清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术后注射部位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具有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好,苏醒快等优点,并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是无痛人工流产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病人访视制度在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具有较高死亡风险的病人.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快,护理过程复杂,易引起医疗纠纷.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可直接反映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1].内科住院病人大都年老、体弱,且合并多系统疾病,据调查,60岁以上的危重病人占重病人的57.91%[2].

    作者:陈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联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确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进行为期1年半的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变化(采用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组提供的糖尿病知识问卷)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结果 所有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P<0.05),总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于低收入群体、有并发症的患者和独居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其生理领域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5);但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则干预前后无显著提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除了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在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和血糖监测上有效控制血糖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系统的医疗服务和家庭支持系统的全面参与,终提高患者各个领域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炜;赵继开;衣运玲;彦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疾病特点、饮食和活动、新生儿特点、治疗与转归方面知识的知晓率(87.5%、92.5%、82.5%、95.0%)和对医嘱中饮食和运动的依从率(95.0%、97.5%)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67.5%、72.5%、62.5%、65.0%)和依从率(75.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症状和预防方面知识的知晓率及对医嘱中用药和血糖监测的依从率,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对医嘱的依从率.

    作者:阚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症[1],其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常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关注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受衰老、社会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健康观念陈旧,对自身疾病了解不足,导致患病后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社区护理具有经济、有效、方便、连续和保健为主的特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预防和康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在已出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强化社区康复护理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晚兰;原芳;曹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吸入氧化亚氮联合丙泊酚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愿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60例,为丙泊酚+芬太尼;B组为治疗组60例,丙泊酚+芬太尼+氧化亚氮.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中镇痛的效果,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定向力的恢复时间,记录丙泊酚用量,观察和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HR、MAP术中均有所下降,B组HR、MAP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SPO2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丙泊酚总量对比,以及清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术后注射部位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具有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好,苏醒快等优点,并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是无痛人工流产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军;郭荣奎;张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修复手指损伤残端及软组织缺损43例

    手指外伤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手指损伤后的处理方法正确与否对日后的功能恢复有相当大的临床意义.在基层医院无断指再植条件或无法断指再植时,或不能直接缝合手指残端创面时,不少的临床医师为了省时省力,采取将骨质缩短后直接缝合创面或原位缝合修复创面的办法来处理残端和创面,易出现皮肤张力大、皮肤坏死、手指功能不佳、手术失败等情况.笔者收集2006年至2010年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修复手指损伤残端及软组织缺损43例共51指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梁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神经外科2009年1-12月医院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 23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91例,医院感染率7.40%,例次感染率7.97%(98例次).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构成比为52.04%;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6.26%.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侵人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为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的防范措施,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培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在临床上连续疑诊急性阑尾炎来做超声检查的患者,以手术所见和病理检查为确诊的标准(排除标准是手术、其他检查或临床经过),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之对照,按着四格表法,计算有关真实性的评价指标.结果 受检对象185例,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103例,非阑尾炎患者82例;超声诊断结果阳性(诊为急性阑尾炎)94例,阴性91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93%,漏诊率15%,误诊率7%,准确度89%,阳性似然比12.14,阴性似然比0.16.在本研究患病率为56%的情况下,阳性预告值为94%,阴性预告值86%.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性阑尾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真实性较好,但漏诊率偏高.

    作者:孙宝洁;孙宝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乙肝防治知识及职业防护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我院医护人员乙肝防治知识及职业防护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消毒供应室、感染科7个科室的6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乙肝的潜伏期知晓率低26.56%,原发性肝癌与乙肝密切相关知晓率高95.31%.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37.50%.工作中75.00%的人常戴口罩,68.75%的人常戴手套.半年内57.81%的医护人员接受过乙肝诊断标准和传染病报告培训.结论 加强本院医护人员乙肝临床知识和诊治标准的培训,对于提高乙肝诊疗水平及增强个人防护能力意义重大.

    作者:冯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脂肪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脂肪干细胞由于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本文主要介绍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成骨分化潜能以及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月东;张开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异丙嗪、金双歧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120例

    目的 探讨异丙嗪、金双歧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24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思密达、输液、抗感染、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或者肌内注射异丙嗪、口服金双歧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85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6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41,P<0.01).结论 异丙嗪、金双歧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建光;祁淑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输液室高年资护士人性化管理体会

    医院的输液室人流量大,是极易发生护患冲突的场所.高年资护士因多年高风险、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及其在社会、家庭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她们在工作中经常表现出紧张、焦虑、易激惹、强迫、抑郁等不良状况,这些不良状况成为输液室差错事故的巨大隐患[1].我科通过对高年资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有效发挥了高年资护士技术扎实、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优点,使她们受到尊重和理解的同时,成为科室的榜样力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华;王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3M Ketac Molar 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和3M ESPE Filtek Z350纳米复合树脂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共306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3M Ketac Molar 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和3M ESPE Filtek 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对比观察两组充填后1年的疗效.结果 3M后牙玻璃离子组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略高于3M Z350复合树脂组,两组成功率分别是95.07%和94.51%,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后牙玻璃离子和3M Z350纳米复合树脂都是较理想的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

    作者: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4周末FD症状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4周末,观察组SAS评分(40.37±5.54)比治疗前评分(55.88±4.32)低,也比对照组(56.75±5.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DS评分(41.83±5.43)比治疗前评分( 55.76±4.61)低,也比对照组(57.04±4.9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07,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既能显著改善FD症状,又能有效控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李超;蒋勇;韦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组合作学习在社区健康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社区健康护理评估是收集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为社区健康护理诊断提供依据[1].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而社区是人生活的场所,因此对社区健康进行评估有其价值和意义.笔者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社区健康护理评估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佳丽;林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反流性食管炎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可引起胸痛,所以极易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世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先使用循证医学( evigence - based medicine,EBM)这一术语,1992年加拿大的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佳证据,对个体病人医疗作出决策.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证据与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科学、经济、有效护理服务的临床路径[1].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护士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远健;黄慧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36例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证实颅内动脉瘤40个.28个窄颈动脉瘤微弹簧圈直接栓塞,12个宽颈动脉瘤选用Remodeling重塑技术栓塞.按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40个动脉瘤均一次性栓塞,其中28个100%栓塞,5个95%栓塞,7个90%栓塞.术后疗效(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2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随访存活的35例,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见复发出血者.1例轻残,34例恢复良好,良好率为97%.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于敦波;孙春妮;刘维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青岛市2008-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08-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的一般情况,为青岛市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自愿咨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血清标本1 746份,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阳性13份;求检者中,以未婚(56.2%)、20~40岁(84.2%)、男性(81.2%)为主;职业构成呈多元化,其中职员478人(27.4%)、学生262人(15.0%)所占比例大;86.1%承认在3个月前有婚外性接触史,86.7%有过1~5个性伴,13.3%有过5~10个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率为23.6%.结论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中,青壮年男性居多,性伴数多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大力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作者:张西江;何丽丽;姜珍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深圳市某区189例肺结核病患者现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某区肺结核病患者的现况调查,了解肺结核病患者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改进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确诊为肺结核病的189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青壮年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为77.24%;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17∶1;在初治组与复治组的比较中,复治组中病人不规律治疗和中断治疗的现象更加严重,达到44.93%;77.25%的患者对肺结核病的基本知识认识不足;65.08%的患者在病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加强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对患者的监督管理,督促患者坚持全程规律治疗,可减少病情反复发作,提高治愈率.

    作者:翟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