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永;陈强;陆万青;左红光
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先使用循证医学( evigence - based medicine,EBM)这一术语,1992年加拿大的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佳证据,对个体病人医疗作出决策.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证据与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科学、经济、有效护理服务的临床路径[1].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护士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远健;黄慧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吸入氧化亚氮联合丙泊酚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愿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60例,为丙泊酚+芬太尼;B组为治疗组60例,丙泊酚+芬太尼+氧化亚氮.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中镇痛的效果,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定向力的恢复时间,记录丙泊酚用量,观察和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HR、MAP术中均有所下降,B组HR、MAP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SPO2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丙泊酚总量对比,以及清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术后注射部位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具有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好,苏醒快等优点,并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是无痛人工流产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军;郭荣奎;张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膀胱痉挛多发生在膀胱、前列腺手术后初几天,患者出现持续或间断的刀口和膀胱区及会阴部剧痛、尿道烧灼感、剧烈的便意等症状,发作间隙数分钟到数小时,可造成尿液引流不畅或加重出血[1].膀胱剧烈痉挛时,患者大汗淋漓、疼痛难忍、躁动不安,甚至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然而,膀胱痉挛使用常规镇痛方法疗效欠佳.自2002年以来,我科对膀胱、前列腺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持续用药,收到了良好的临床镇痛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春梅;刘培燕;齐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表现及与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 对90例经临床综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早期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病毒性脑炎病灶常为多发,常呈对称性.随病程的延长阳性率增高,T2WI及FLAIR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易发现病灶.结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容易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郭继伟;段建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5年4月至2010年8月,我院应用输尿管镜气压道碎石术治疗小儿下尿路结石患儿1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世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社区护理是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1],它实现了“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护理服务从医院走向了社会和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2].
作者:肖建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处理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在分析产后尿潴留原因的基础上,对56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采取心理护理、产后督促排尿、诱导排尿、腹部按摩或热敷、药物辅助排尿、刺激排尿、针灸法排尿及导尿等多种护理措施.结果 41例(73.21%)在产后12 h内排尿,余15例(26.79%)在产后12~24h排尿.其中38例(67.86%)经诱导或腹部按摩后排尿,16例(28.57%)在药物辅助下排尿,2例(3.57%)行导尿术.结论 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护理措施,促使产妇产后尽早排尿,是处理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是一种安全、成功率高、简便、经济的终止早孕的方法.随着性生活年龄的日趋提前,非意愿妊娠女性逐渐增多.近几年,各种镇痛与麻醉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其中静脉全身麻醉效果显著.但静脉麻醉需要专职的麻醉师协助,而且费用相对较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作为基层医疗单位,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的麻醉镇痛方法.乐杰[1]主编的《妇产科学》教材中提供了数种简单的麻醉镇痛方法,1%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是可操作性比较好的一种,通过临床观察,这种镇痛方法简便,但效果一般.为了进一步减轻受术者痛苦,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接受人工流产术的部分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结合笑气(70%氧化亚氮)吸入麻醉,临床取得满意的麻醉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志云;王晶;孙桂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MR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44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结果 脊柱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等;MPI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MRI可清楚显示脊柱结核的骨髓水肿、椎体破坏、椎旁脓肿、间盘受累和椎管内改变.结论 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影像学各有特征,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王克善;李奉霞;徐建伟;尹峰;雷鸣;杜迎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证实颅内动脉瘤40个.28个窄颈动脉瘤微弹簧圈直接栓塞,12个宽颈动脉瘤选用Remodeling重塑技术栓塞.按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40个动脉瘤均一次性栓塞,其中28个100%栓塞,5个95%栓塞,7个90%栓塞.术后疗效(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2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随访存活的35例,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见复发出血者.1例轻残,34例恢复良好,良好率为97%.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于敦波;孙春妮;刘维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来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其中2例发生频繁膈肌痉挛,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8岁和65岁.1例早前患过脑梗死6年,现又患复发性脑梗死.入院后均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0 min,5 min后患者出现频繁膈肌痉挛症状,遂立即停药,停药后1 min和7 min症状缓解,症状缓解后体温、脉搏、血压无改变.
作者:张爱先;王明英;于新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08-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的一般情况,为青岛市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自愿咨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血清标本1 746份,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阳性13份;求检者中,以未婚(56.2%)、20~40岁(84.2%)、男性(81.2%)为主;职业构成呈多元化,其中职员478人(27.4%)、学生262人(15.0%)所占比例大;86.1%承认在3个月前有婚外性接触史,86.7%有过1~5个性伴,13.3%有过5~10个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率为23.6%.结论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中,青壮年男性居多,性伴数多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大力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作者:张西江;何丽丽;姜珍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联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确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进行为期1年半的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变化(采用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组提供的糖尿病知识问卷)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结果 所有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P<0.05),总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于低收入群体、有并发症的患者和独居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其生理领域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5);但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则干预前后无显著提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除了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在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和血糖监测上有效控制血糖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系统的医疗服务和家庭支持系统的全面参与,终提高患者各个领域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炜;赵继开;衣运玲;彦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后肿瘤坏死因子(TNF- αt)和热休克蛋白(Hsp - 70)血浆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la - Gln组(32例)和常规组(30例),Ala-Gln组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分别于入院当天及治疗第7天测定TNF -α和Hsp-70血浆水平.结果 Ala - Gln组治疗第7天血浆TNF -α水平由入院当天的(45.13±2.96) pg/ml下降至(30.12±2.14) pg/ml,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0.55±2.5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a - Gln组治疗第7天血浆Hsp - 70水平由入院当天的(2.15±0.13) g/L增高至(15.48±1.54) g/L,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58±0.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可使血浆Hsp - 70水平升高,TNF-α下降,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抑制细胞凋亡,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任登鹏;卫仲军;梁晓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反流性食管炎可引起胸痛,所以极易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世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父母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计划免疫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本社区528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父母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64.20%;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0.71,P<0.01);不同职业的父母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医务人员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要高于其他几类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64,P<0.01);高收入家庭对知识的掌握优于低收入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32,P<0.01).结论 应加大对农民及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人群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力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计划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温莹;刘凤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容易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如何做好手术室感染的预防工作,关系到手术病人的预后和医疗质量,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手术室医务工作者对如何预防手术室感染不断进行探索,有效地控制了手术感染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作者:许其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42例及对照组(钢板螺钉固定组)39例.术后按Neer评分法测定肩关节功能,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9~21周,平均愈合时间12周,3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于伤后6个月恢复神经功能;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2 ~24周,平均愈合时间15周.Neer评分:观察组优36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6%;对照组优24例,良6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76.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59,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观察组仅2例.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创伤小、内固定稳定、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早,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高峰;尚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护士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其身心健康和工作都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3].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作了相关调查,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张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脂肪干细胞由于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本文主要介绍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成骨分化潜能以及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月东;张开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