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结核CT、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克善;李奉霞;徐建伟;尹峰;雷鸣;杜迎节

关键词:脊柱结核,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MR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44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结果 脊柱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等;MPI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MRI可清楚显示脊柱结核的骨髓水肿、椎体破坏、椎旁脓肿、间盘受累和椎管内改变.结论 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影像学各有特征,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现状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多能干细胞,初是从骨髓中发现的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又一类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神经细胞等;其来源方便,目前可从多种组织中分离提取,如骨髓、脐带血、脐带、胎盘、脂肪组织、真皮、心、肝、脾、牙髓等,但不同组织来源的MSCs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保持组织特异性[1];MSCs易于体外培养扩增,经多次传代后仍保持原有特性,不涉及伦理问题,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大量研究报道MSCs在组织修复与再生中的有益效应,已初步应用于如下所述的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曹慧颖;邵鹏;石金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教学初探

    社区护理是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1],它实现了“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护理服务从医院走向了社会和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2].

    作者:肖建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诊疗诱导在牙病患儿就诊中的应用

    临床上,牙病患儿拒绝治疗操作的情况非常常见,尤其在首次治疗时.我们在治疗操作前,采用诊疗诱导的方法,使患儿从“拒绝”状态转为“合作”状态,从而使治疗操作顺利完成.现将2006-2010年对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750例牙病患儿使用诊疗诱导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赵勇;赵玉玲;张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在校本科护生对社区健康教育认知的调查

    健康教育是一门以传播健康保健知识为主,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核心,消除高危因素,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目的的宣教过程[1].随着现代人口结构、保健模式、疾病谱以及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变化,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义务[2].然而,作为护理事业发展新起的主力后备军,本科护生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日趋重要,为此我们对在校本科护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楼珊蓉;林梅;潘建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影响癌症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及相应护理措施

    生活质量是一个人社会生活和日常活动的动力和感受,是一个包括生物医学模式和社会心理的集合概念[1].尤其对癌症终末期患者而言,生活质量的保证更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领域难题,但迄今为止,癌症仍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人类还潜心研究有力控制和治疗癌症的各种方法及手段时,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尽可能舒适地享受其余生,是我们医护人员当前乃至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潘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6例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每12周评价1次,疗程均为48周.结果 两组在治疗24周时,肝功能指标和Child - Pugh评分均明显好转,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周时,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76.3% (29/38)和100.0% (38/38),对照组分别是52.6% (20/38)和78.9%( 30/38),治疗组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可快速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安全性、耐受性好,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陈曙红;何灿明;谭正炳;薛祖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先使用循证医学( evigence - based medicine,EBM)这一术语,1992年加拿大的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佳证据,对个体病人医疗作出决策.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证据与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科学、经济、有效护理服务的临床路径[1].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护士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远健;黄慧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脊柱结核误诊分析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60%[1].脊柱结核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上无症状、不典型的脊柱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易发生误诊、误治.2000-2010年我院共收治130例脊柱结核患者,现将误诊、漏诊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吴记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社区离退休综合征老人的护理干预

    离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还常常引起其他生理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1].离休和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离退休者不管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许多老人由于不能适应这样的突然转变,而出现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异常反应,甚至引起疾病.

    作者:苏倩;林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在临床上连续疑诊急性阑尾炎来做超声检查的患者,以手术所见和病理检查为确诊的标准(排除标准是手术、其他检查或临床经过),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之对照,按着四格表法,计算有关真实性的评价指标.结果 受检对象185例,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103例,非阑尾炎患者82例;超声诊断结果阳性(诊为急性阑尾炎)94例,阴性91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93%,漏诊率15%,误诊率7%,准确度89%,阳性似然比12.14,阴性似然比0.16.在本研究患病率为56%的情况下,阳性预告值为94%,阴性预告值86%.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性阑尾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真实性较好,但漏诊率偏高.

    作者:孙宝洁;孙宝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PWW教学法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评价美国心脏协会PWW(practice while watching,即边看录像边实践)教学法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校高职护理专业96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WW教学法,比较两组操作技能考核的成绩.结果 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为(46.00±1.96)分,对照组为(41.00±2.12)分,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美国心脏协会的PWW教学法,能够提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效率和质量,使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学会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

    作者:张正宝;王民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

    护士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其身心健康和工作都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3].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作了相关调查,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张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脂肪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脂肪干细胞由于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本文主要介绍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成骨分化潜能以及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月东;张开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吸入氧化亚氮联合丙泊酚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愿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60例,为丙泊酚+芬太尼;B组为治疗组60例,丙泊酚+芬太尼+氧化亚氮.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中镇痛的效果,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定向力的恢复时间,记录丙泊酚用量,观察和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HR、MAP术中均有所下降,B组HR、MAP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SPO2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丙泊酚总量对比,以及清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术后注射部位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具有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好,苏醒快等优点,并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是无痛人工流产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军;郭荣奎;张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自控镇痛泵持续镇痛控制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观察

    膀胱痉挛多发生在膀胱、前列腺手术后初几天,患者出现持续或间断的刀口和膀胱区及会阴部剧痛、尿道烧灼感、剧烈的便意等症状,发作间隙数分钟到数小时,可造成尿液引流不畅或加重出血[1].膀胱剧烈痉挛时,患者大汗淋漓、疼痛难忍、躁动不安,甚至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然而,膀胱痉挛使用常规镇痛方法疗效欠佳.自2002年以来,我科对膀胱、前列腺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持续用药,收到了良好的临床镇痛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春梅;刘培燕;齐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3M Ketac Molar 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和3M ESPE Filtek Z350纳米复合树脂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共306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3M Ketac Molar Easymix后牙玻璃离子和3M ESPE Filtek 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对比观察两组充填后1年的疗效.结果 3M后牙玻璃离子组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略高于3M Z350复合树脂组,两组成功率分别是95.07%和94.51%,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后牙玻璃离子和3M Z350纳米复合树脂都是较理想的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

    作者: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致频繁膈肌痉挛2例

    近来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其中2例发生频繁膈肌痉挛,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8岁和65岁.1例早前患过脑梗死6年,现又患复发性脑梗死.入院后均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0 min,5 min后患者出现频繁膈肌痉挛症状,遂立即停药,停药后1 min和7 min症状缓解,症状缓解后体温、脉搏、血压无改变.

    作者:张爱先;王明英;于新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MRI早期表现与诊断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表现及与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 对90例经临床综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早期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病毒性脑炎病灶常为多发,常呈对称性.随病程的延长阳性率增高,T2WI及FLAIR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易发现病灶.结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容易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郭继伟;段建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深圳市某区189例肺结核病患者现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某区肺结核病患者的现况调查,了解肺结核病患者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改进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确诊为肺结核病的189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青壮年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为77.24%;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17∶1;在初治组与复治组的比较中,复治组中病人不规律治疗和中断治疗的现象更加严重,达到44.93%;77.25%的患者对肺结核病的基本知识认识不足;65.08%的患者在病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加强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对患者的监督管理,督促患者坚持全程规律治疗,可减少病情反复发作,提高治愈率.

    作者:翟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症[1],其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常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关注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受衰老、社会环境、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健康观念陈旧,对自身疾病了解不足,导致患病后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社区护理具有经济、有效、方便、连续和保健为主的特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预防和康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在已出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强化社区康复护理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晚兰;原芳;曹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