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先;王明英;于新果
临床上,牙病患儿拒绝治疗操作的情况非常常见,尤其在首次治疗时.我们在治疗操作前,采用诊疗诱导的方法,使患儿从“拒绝”状态转为“合作”状态,从而使治疗操作顺利完成.现将2006-2010年对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750例牙病患儿使用诊疗诱导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赵勇;赵玉玲;张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父母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计划免疫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本社区528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父母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64.20%;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0.71,P<0.01);不同职业的父母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医务人员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要高于其他几类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64,P<0.01);高收入家庭对知识的掌握优于低收入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32,P<0.01).结论 应加大对农民及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人群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力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计划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温莹;刘凤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据国内文献对褥疮发生率的统计报道,148家急症护理机构褥疮的发生率为9.2%,专科医院及福利医院褥疮发生率为23% ~27.5%[1],且均为年龄越大比例越高.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可能因感染危及患者生命.长期以来,护理界一直在寻找有效预防褥疮的方法.本文通过对48例因脑血管病致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褥疮预防的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表现及与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 对90例经临床综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早期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病毒性脑炎病灶常为多发,常呈对称性.随病程的延长阳性率增高,T2WI及FLAIR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易发现病灶.结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容易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郭继伟;段建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在临床上连续疑诊急性阑尾炎来做超声检查的患者,以手术所见和病理检查为确诊的标准(排除标准是手术、其他检查或临床经过),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之对照,按着四格表法,计算有关真实性的评价指标.结果 受检对象185例,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103例,非阑尾炎患者82例;超声诊断结果阳性(诊为急性阑尾炎)94例,阴性91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93%,漏诊率15%,误诊率7%,准确度89%,阳性似然比12.14,阴性似然比0.16.在本研究患病率为56%的情况下,阳性预告值为94%,阴性预告值86%.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性阑尾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真实性较好,但漏诊率偏高.
作者:孙宝洁;孙宝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护士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其身心健康和工作都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3].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作了相关调查,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张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保护罩在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0例通过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内瘘保护罩和治疗巾覆盖法,均在患者透析开始时盖子内瘘穿刺部位的上端.同时对两种保护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只有血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内瘘保护不当产生内瘘并发症导致患者的治疗费用平均增加( 160.80±110.16)元,少于对照组的(320.51±90.21)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率90.0%,对照组为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瘘保护罩对动静脉内瘘保护作用效果好,降低了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人的治疗费用,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赖细女;周龙珍;董一民;吴艳容;李优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具有较高死亡风险的病人.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快,护理过程复杂,易引起医疗纠纷.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可直接反映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1].内科住院病人大都年老、体弱,且合并多系统疾病,据调查,60岁以上的危重病人占重病人的57.91%[2].
作者:陈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证实颅内动脉瘤40个.28个窄颈动脉瘤微弹簧圈直接栓塞,12个宽颈动脉瘤选用Remodeling重塑技术栓塞.按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40个动脉瘤均一次性栓塞,其中28个100%栓塞,5个95%栓塞,7个90%栓塞.术后疗效(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2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随访存活的35例,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见复发出血者.1例轻残,34例恢复良好,良好率为97%.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于敦波;孙春妮;刘维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根据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广州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建立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文件,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和支持,这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根本保证.
作者:吴晨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来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其中2例发生频繁膈肌痉挛,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8岁和65岁.1例早前患过脑梗死6年,现又患复发性脑梗死.入院后均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0 min,5 min后患者出现频繁膈肌痉挛症状,遂立即停药,停药后1 min和7 min症状缓解,症状缓解后体温、脉搏、血压无改变.
作者:张爱先;王明英;于新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处理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在分析产后尿潴留原因的基础上,对56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采取心理护理、产后督促排尿、诱导排尿、腹部按摩或热敷、药物辅助排尿、刺激排尿、针灸法排尿及导尿等多种护理措施.结果 41例(73.21%)在产后12 h内排尿,余15例(26.79%)在产后12~24h排尿.其中38例(67.86%)经诱导或腹部按摩后排尿,16例(28.57%)在药物辅助下排尿,2例(3.57%)行导尿术.结论 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护理措施,促使产妇产后尽早排尿,是处理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呼吸道常见疾病,以往常规抗病毒、抗炎、雾化治疗,部分患儿病程迁延不愈,疗效不佳.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42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月珍;郭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我院医护人员乙肝防治知识及职业防护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消毒供应室、感染科7个科室的6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乙肝的潜伏期知晓率低26.56%,原发性肝癌与乙肝密切相关知晓率高95.31%.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37.50%.工作中75.00%的人常戴口罩,68.75%的人常戴手套.半年内57.81%的医护人员接受过乙肝诊断标准和传染病报告培训.结论 加强本院医护人员乙肝临床知识和诊治标准的培训,对于提高乙肝诊疗水平及增强个人防护能力意义重大.
作者:冯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社区护理是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1],它实现了“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护理服务从医院走向了社会和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2].
作者:肖建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08-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的一般情况,为青岛市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自愿咨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血清标本1 746份,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阳性13份;求检者中,以未婚(56.2%)、20~40岁(84.2%)、男性(81.2%)为主;职业构成呈多元化,其中职员478人(27.4%)、学生262人(15.0%)所占比例大;86.1%承认在3个月前有婚外性接触史,86.7%有过1~5个性伴,13.3%有过5~10个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率为23.6%.结论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中,青壮年男性居多,性伴数多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大力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作者:张西江;何丽丽;姜珍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容易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如何做好手术室感染的预防工作,关系到手术病人的预后和医疗质量,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手术室医务工作者对如何预防手术室感染不断进行探索,有效地控制了手术感染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作者:许其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6例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每12周评价1次,疗程均为48周.结果 两组在治疗24周时,肝功能指标和Child - Pugh评分均明显好转,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周时,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76.3% (29/38)和100.0% (38/38),对照组分别是52.6% (20/38)和78.9%( 30/38),治疗组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可快速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安全性、耐受性好,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陈曙红;何灿明;谭正炳;薛祖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联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确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进行为期1年半的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变化(采用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组提供的糖尿病知识问卷)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结果 所有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P<0.05),总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于低收入群体、有并发症的患者和独居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其生理领域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5);但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则干预前后无显著提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除了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在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和血糖监测上有效控制血糖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系统的医疗服务和家庭支持系统的全面参与,终提高患者各个领域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炜;赵继开;衣运玲;彦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在市、县级医院已逐渐开展起来.由于该手术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认识不足,操作稍有失误,即可造成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1995年至2010年在Whipple手术中遇到4例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大出血,报道如下,以供借鉴.
作者:周宗正;韩继光;黄昆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