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细女;周龙珍;董一民;吴艳容;李优辉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据国内文献对褥疮发生率的统计报道,148家急症护理机构褥疮的发生率为9.2%,专科医院及福利医院褥疮发生率为23% ~27.5%[1],且均为年龄越大比例越高.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可能因感染危及患者生命.长期以来,护理界一直在寻找有效预防褥疮的方法.本文通过对48例因脑血管病致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褥疮预防的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吸入氧化亚氮联合丙泊酚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愿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60例,为丙泊酚+芬太尼;B组为治疗组60例,丙泊酚+芬太尼+氧化亚氮.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中镇痛的效果,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定向力的恢复时间,记录丙泊酚用量,观察和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HR、MAP术中均有所下降,B组HR、MAP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SPO2麻醉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丙泊酚总量对比,以及清醒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术后注射部位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具有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好,苏醒快等优点,并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是无痛人工流产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军;郭荣奎;张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膀胱痉挛多发生在膀胱、前列腺手术后初几天,患者出现持续或间断的刀口和膀胱区及会阴部剧痛、尿道烧灼感、剧烈的便意等症状,发作间隙数分钟到数小时,可造成尿液引流不畅或加重出血[1].膀胱剧烈痉挛时,患者大汗淋漓、疼痛难忍、躁动不安,甚至可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然而,膀胱痉挛使用常规镇痛方法疗效欠佳.自2002年以来,我科对膀胱、前列腺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持续用药,收到了良好的临床镇痛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春梅;刘培燕;齐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容易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如何做好手术室感染的预防工作,关系到手术病人的预后和医疗质量,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手术室医务工作者对如何预防手术室感染不断进行探索,有效地控制了手术感染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作者:许其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联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确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进行为期1年半的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变化(采用世界健康基金会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组提供的糖尿病知识问卷)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结果 所有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P<0.05),总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于低收入群体、有并发症的患者和独居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其生理领域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5);但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则干预前后无显著提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除了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在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和血糖监测上有效控制血糖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系统的医疗服务和家庭支持系统的全面参与,终提高患者各个领域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炜;赵继开;衣运玲;彦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我院医护人员乙肝防治知识及职业防护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消毒供应室、感染科7个科室的6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乙肝的潜伏期知晓率低26.56%,原发性肝癌与乙肝密切相关知晓率高95.31%.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37.50%.工作中75.00%的人常戴口罩,68.75%的人常戴手套.半年内57.81%的医护人员接受过乙肝诊断标准和传染病报告培训.结论 加强本院医护人员乙肝临床知识和诊治标准的培训,对于提高乙肝诊疗水平及增强个人防护能力意义重大.
作者:冯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4周末FD症状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4周末,观察组SAS评分(40.37±5.54)比治疗前评分(55.88±4.32)低,也比对照组(56.75±5.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DS评分(41.83±5.43)比治疗前评分( 55.76±4.61)低,也比对照组(57.04±4.9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07,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既能显著改善FD症状,又能有效控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李超;蒋勇;韦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疾病特点、饮食和活动、新生儿特点、治疗与转归方面知识的知晓率(87.5%、92.5%、82.5%、95.0%)和对医嘱中饮食和运动的依从率(95.0%、97.5%)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67.5%、72.5%、62.5%、65.0%)和依从率(75.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症状和预防方面知识的知晓率及对医嘱中用药和血糖监测的依从率,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对医嘱的依从率.
作者:阚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根据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广州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建立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文件,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和支持,这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根本保证.
作者:吴晨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社区健康护理作为《社区护理学》的五大分支内容之一,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会学、管理学、预防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等知识为基础,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社区人群的健康进行管理的过程[1].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缺乏学习积极性,并且无法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本校医学院护理系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模式,在2008级5个护理本科班中开展社区健康护理实践活动,笔者作为众多参与学生中的一员,通过亲身体验,并结合对所有参与学生所做的效果检测调查问卷,总结如下.
作者:金梦琪;林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脂肪干细胞由于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成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本文主要介绍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成骨分化潜能以及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月东;张开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6例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每12周评价1次,疗程均为48周.结果 两组在治疗24周时,肝功能指标和Child - Pugh评分均明显好转,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周时,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76.3% (29/38)和100.0% (38/38),对照组分别是52.6% (20/38)和78.9%( 30/38),治疗组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可快速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安全性、耐受性好,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陈曙红;何灿明;谭正炳;薛祖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呼吸道常见疾病,以往常规抗病毒、抗炎、雾化治疗,部分患儿病程迁延不愈,疗效不佳.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42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月珍;郭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MRI表现及与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 对90例经临床综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早期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病毒性脑炎病灶常为多发,常呈对称性.随病程的延长阳性率增高,T2WI及FLAIR序列呈略高或高信号,易发现病灶.结论 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容易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郭继伟;段建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991年加拿大学者Guyatt先使用循证医学( evigence - based medicine,EBM)这一术语,1992年加拿大的Lsackett等对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佳证据,对个体病人医疗作出决策.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证据与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科学、经济、有效护理服务的临床路径[1].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护士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远健;黄慧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生活质量是一个人社会生活和日常活动的动力和感受,是一个包括生物医学模式和社会心理的集合概念[1].尤其对癌症终末期患者而言,生活质量的保证更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领域难题,但迄今为止,癌症仍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人类还潜心研究有力控制和治疗癌症的各种方法及手段时,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尽可能舒适地享受其余生,是我们医护人员当前乃至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潘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青岛市2008-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的一般情况,为青岛市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自愿咨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血清标本1 746份,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阳性13份;求检者中,以未婚(56.2%)、20~40岁(84.2%)、男性(81.2%)为主;职业构成呈多元化,其中职员478人(27.4%)、学生262人(15.0%)所占比例大;86.1%承认在3个月前有婚外性接触史,86.7%有过1~5个性伴,13.3%有过5~10个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率为23.6%.结论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中,青壮年男性居多,性伴数多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大力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作者:张西江;何丽丽;姜珍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60%[1].脊柱结核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上无症状、不典型的脊柱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易发生误诊、误治.2000-2010年我院共收治130例脊柱结核患者,现将误诊、漏诊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吴记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社区儿童父母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计划免疫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本社区528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父母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64.20%;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0.71,P<0.01);不同职业的父母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医务人员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要高于其他几类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64,P<0.01);高收入家庭对知识的掌握优于低收入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32,P<0.01).结论 应加大对农民及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人群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力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计划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温莹;刘凤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异丙嗪、金双歧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24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思密达、输液、抗感染、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或者肌内注射异丙嗪、口服金双歧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85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6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41,P<0.01).结论 异丙嗪、金双歧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建光;祁淑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