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征;邓丽英
目的 探讨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居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8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住院期间采用相同的护理程序,出院时进行相同的出院指导,强化组出院后定时探访或电话随访.1年后评估两组事件发生情况、心功能发展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事件发生情况,强化组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05;两组心功能发展情况强化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 0.025.结论 强化认知、行为干预能降低再住院率、死亡率,提高无事件生存率;强化认知、行为干预能促进患者心功能向良性方向发展.
作者:赵淑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指在没有原发性心、肺、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继发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具有起病急、病情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神经外科在过去3年救治神经源性肺水肿15例,占同期的5.04%.现将笔者的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坤;韩钦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肾病综合征(N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病理类型不同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高脂血症.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加之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
作者:石玉荣;高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三甲基氯化锡(TMT)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有机化合物,中毒案例报告多见于工作场所中经呼吸道吸人引起的职业性中毒,水源性污染引起的中毒报道相对少见.现将我们所遇一起饮用污染水引起急性TMT中毒事件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45岁,建筑工地工人.因头晕、乏力半月,口齿不清、不能行走1天,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开始感头晕、无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未查出原因.
作者:胡智伟;陈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广州市沙园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800个居民户,调查居民共2210人,进行集中调查和人户调查、体格检查,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肺癌是社区主要死亡原因.高脂血症患病率(32.78%)高居首位,其他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20.26%)、糖尿病(5.20%),冠心病(3.84%),吸烟、饮酒、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膳食等是本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以三级预防为重点并且离不开政府支持、全社会参与.
作者:张征;邓丽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对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方法 追踪观察600例新生儿黄疽患儿9月龄和18月龄发育商,由于胆红素毒性,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我们对发育商低于正常的婴幼儿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新生儿黄疸对颅神经的损害.结果 (1)轻度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发育商没有影响;(2)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发育商有影响.结论 对于重度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应积极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
作者:郝英;王小莹;李梅;林丽娟;刘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CCL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给小鼠口服枸杞多糖100 Mg.kg-1.d-1;用苯甲酸钠-咖啡因比色法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枸杞多糖能有效地降低CCL引起的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一氧化氮的含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减轻CCL,对肝组织的损伤.结论 枸杞多糖具有抗CCL所致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邢雁霞;刘宏;刘斌钰;刘斌焰;李丽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肥胖症是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和多种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等,肥胖症能够显著降低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在2003-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7.1%的美国儿童和青少年超重,32.2%的二十岁以上成人为肥胖症患者.超重和肥胖已经在美国及全世界普遍流行,尤其逐渐增加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症患者更引起广泛的关注[1].肥胖症的普遍流行使得抗肥胖症药物成为许多制药公司研究的热点,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MC)系统是调节能量平衡和食物摄取的重要靶标,其中MC3R拮抗剂和MC4R激动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作者:曹永仓;李倡议;李岩;邱彦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浆内毒素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怀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420例患者分别进行血浆内毒素和相应部位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浆内毒素阳性312例,细菌培养阳性29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毒素阳性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1.89%,大于阳性A组.结论 血浆内毒素监测可以作为临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指导价值,且随着内毒素水平的增高,细菌培养阳性率也增高.
作者:李玉臣;甘怀静;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基底节区ICH患者87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于入院时立即给予生理盐水50m1+硝普钠25 mg注射泵泵入,24h连续观察血压变化,使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 mmHg左右,至发病满24h后按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标准管理血压.对照组直接按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标准管理血压.结果 治疗组血肿扩大比例为11.4%,对照组血肿扩大比例为30.2%,提示较高血压与血肿扩大呈正相关.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控制血压可减少血肿扩大.
作者:卢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静脉穿刺进针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即将第1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实验组(2%利多卡因50m1加红花饮片10 g),第2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的进针时间,以评价利多卡因和红花混合液外用在浅静脉穿刺中缩短进针时间的效果,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及疼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结果 观察组进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能显著缩短静脉穿刺时的进针时间.
作者:赖江玲;陈风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这些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学校校园,对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某高职学院2010年学生图书借阅情况,从另一角度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旨在加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促进高职院校提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当前,高等医药院校非常急需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建设.本文从科学的设置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加大开设选修课数量和种类的力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教学方式五个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作者:孙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脆骨症又称成骨不全症,是一种罕见的多基因组基因异常而影响结缔组织合成的疾病[1].极易发生骨折,出现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甚至重残,临床上以儿童多见.2011年4月10日我院收治1例成年脆骨症合并右股骨干骨折患者,于4月12日在我手术室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经术中精心护理,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冬云;余红;李栩;郭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医嘱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EH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括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并随访观察8周后总有效率、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血压维持正常、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59.2%、对照组57.1%,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9.2%)显著低于对照组(49.4%)(P<0.01),观察组不良心理明显好转率(84.5%)显著高于对照组(13.6%)(P<0.01).②随访8周后,观察组医嘱依从率、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率、血压维持正常率、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率、合理生活率及总有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31.2%)(P<0.01).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EH患者的心理变化,提高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及合理生活率,血压维持正常,生活态度积极乐观,从而使EH患者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薄磊;杨文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适合基层中医院肛瘘病人的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肛瘘病人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实施相对固定的、全方位的、科学的全程护理.结果 69例护理效果良好,除1例术后复发外,其余全部治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基层中医院应用科学先进的、实用的护理程序可减少肛瘘病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作者:陆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结合我院病案管理状况和科研利用效率,探讨如何大限度的发挥病案的科研价值.方法 临床型论文的撰写往往是建立在对病案资源的总结分析基础上,通过总结并统计2005年至2009年期间盛京医院国内外论文发表数目及临床型论文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观察近年来病案在我院科研方面的应用情况,结合我院目前病案管理模式,探讨如何让病案更好的为科研发展服务,并提出几点建议.结果 病案中涵盖丰富的医学信息资源,其科研价值不可估量.病案的开发利用与医院科研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求医院领导长期重视病案管理,病案管理模式能与现代化技术接轨、病案管理人员与医疗科研工作者协调配合,才能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病案资源.结论 病案是科研信息的主要储存载体,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病案资源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
作者:朱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 半定量RT-PCR扩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孕妇腹部皮下脂肪细胞MIF基因;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MIF因子浓度;分析MIF与BMI、TC、TG、LDL、HLDL相关性.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MIF mRNA表达率(0.625+0.17)和血清MIF(3.86 +0.52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结论 MIF是妊娠期糖尿病显著影响因子,MIF与BMI、TC、TG、LDL正相关,与HLDL负相关.
作者:孙新六;周宝琴;刘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颈段食道癌全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50例颈段食管癌患者利用TOPSLANE DMLC IMRT系统,采用热可塑面膜固定头颈肩部或真空负压垫固定体部.行颅底骨至肺底层厚为3mm CT扫描;图像重建,勾画出病灶及重要功能器官的轮廓.肿瘤靶区(GTV)为临床检查、CT,MRI及PET C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肿瘤病灶,包括原发肿瘤、咽旁和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考虑摆位误差外放3nun;临床靶区(CTV)包括颈部淋巴引流区、双锁骨上区及上纵隔,计划靶区(PTV)按照CTV外放5mm(后界3mm).计划设计:5次/周,共28-32次,GTVDT=2.0-2.5Gy/次,总DT=60Gy-73Gy.主要保护的器官和组织包括脊髓、双肺、咽喉等,脊髓限制剂量40 Gy以下,咽喉30 Gy,双肺V20 20%.随机抽取符合人组条件的50例颈段食管癌适形放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50例颈段食道癌病人IMRT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和控制率为94%,82%,54%和98%,82%、74%,食道癌病人3DCRT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和控制率为76%,66%,42%和76%,64%,5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CRT能够使高剂量区均匀准确分布于病灶及亚临床灶区,同时有效保护脊髓、咽喉、双肺等重要器官和组织,提高肿瘤治疗剂量,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作者:周运生;周传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量化糖尿病教育与随机糖尿病教育的效果,探讨何种健康教育方式能使糖尿病教育达到满意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实验,将13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量化健康教育组和随机健康教育组,分别按两种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量化健康教育组和随机健康教育组在宜教内容掌握率,血糖控制达标率两方面是有差别的,量化健康教育组明显优于随机健康教育组.结论 量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教育中效果比较好.
作者:赵玉娟;王冬梅;董健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