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菊
弱视是儿童常见病,传统的遮盖加综合视觉刺激(传统综合训练法)有一定的效果,但视力提高缓慢、治疗时间长.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127例(154眼)弱视患者中的51眼应用针灸配合口服左旋多巴和传统综合训练法实施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宋兰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新方法.方法 63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组采用曲安奈德混悬液加2%利多卡因穴位注射.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为(7.0±2.0)d,治愈2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起效时间为(17.0±3.0)d,治愈3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安奈德混悬液加2%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阿维A胶囊.
作者:刘丽娟;毛桂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自1963年,英国Charnley成功报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来,该手术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强直等疾患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京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为了解高校新生身体健康状况,制定预防政策,我们每年新生入校后,都要进行严格而细致的体检,并对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进一步了解青年学生所患疾病的规律,为学校做好预防保建共作提供依据.现将2007~2008年体检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丁克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传统的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护理困难,病死率高.大约10%~20%的患者在骨折后1年内死亡[1],主要死因为卧床后发生内科疾病并发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2],目的主要在于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的发生[3].
作者:刘尊武;顾国清;王福贵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冈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终目标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防止出现心、脑、肾的并发症.其中,血压的控制为高血压病治疗的核心.笔者通过临床调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作以下分析.
作者:米培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我院于2004年11月~2009年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坏疽性胆囊炎患者26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现回顾分析老年人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合理外科治疗方法如下.
作者:邵钧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为低宫颈评分的足月妊娠引产提供更适宜的方法.方法 将187例具备引产指征的低宫颈评分(≤6分)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组,其中宫颈扩张棒组(Ⅰ组)71例,催产素组(Ⅱ组)33例,米索前列醇组(Ⅲ组)35例,普贝生组(Ⅳ组)48例,比较各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至分娩的时间、计划分娩成功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Ⅰ组促宫颈成熟有效70例(99%)、Ⅱ组有效5例(15%)、Ⅲ组32例(91%)、Ⅳ组有效45例(95%),Ⅰ、Ⅲ、Ⅳ三组与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组引产至分娩时间短于Ⅰ、Ⅱ组;Ⅳ组所需时间短,Ⅱ组所需时间长.四组总产程时间相当.Ⅰ组计划分娩成功率高(84%),其他三组计划分娩成功率较低(Ⅱ、Ⅲ、Ⅳ组分别是15%、23%和27%).Ⅰ组经阴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宫缩过强、羊水粪染发生率低;Ⅱ组剖宫产率高;Ⅲ组宫缩过强、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新生儿窒息仅Ⅲ组发生1例.结论 宫颈扩张棒、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均有明显的促宫颈成熟作用.在宫颈扩张棒首先促宫颈成熟的基础上,配伍催产素用于低宫颈评分的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薄其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分离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茵(UPEC)临床流行株,并进行序列分析.了解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自临床尿路感染标本中分离溶血性大肠杆菌10株.按GenBank中的溶血素A(hly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获得的UPEC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其hlya基因片段.对扩增的片段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扩增的hlya目的 基因大小744bp.经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10个分离株DNA序列同源性高于99.7%,其与GenBank中的hly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以上.10个序列中共发生13处碱基的替代,但均属于同义突变,没有碱基的插入与缺失.结论 UPEC hlya基因高度保守.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地扩增了UP-EC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lya的结构、阐明UPEC的致病机制、探讨hlya作为特异性诊断靶点及保护性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亓春玲;刘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腹痛、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1].IBS在患病机制上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疗费用等均有很大影响.
作者:杨艳;林志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兔眼外伤性近视的动物模型,对相关指标作出检测,从检测结果中分析引起眼外伤性近视的各项因素的意义.方法 建立兔眼钝挫伤模型.进行外伤前后眼轴长度、角膜厚度、屈光状态、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等指标的检测,并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的意义.结果 外伤后1 d与外伤前比较,眼轴长度、角膜厚度(瞳孔区)、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的改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外伤后7 d,仅有晶体厚度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超声生物显微镜及组织病理学显示:与外伤前相比,睫状体在外伤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肿.结论 在外伤后初期,各项指标的改变对外伤性近视起着共同的作用.但在后期可能只有睫状体及晶体的改变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王锋;孔庆兰;李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抵抗素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与炎症反应有关,同时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作者:苏文华;陈燕;班开斌;黄友敏;林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冰片对奥硝唑透膜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室透皮扩散装置,以离体青蛙皮肤为透皮屏障,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计算累积透过量.释放液分为四组:A组为0.01%奥硝唑、B组为0.01%奥硝唑+0.1%氮酮、C组为0.01%奥硝唑+0.1%冰片、D组为0.01%奥硝唑+0.1%氮酮+0.1%冰片的磷酸盐缓冲液.结果 氮酮、冰片及二者联用对奥硝唑的透膜吸收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冰片的贮库效应较显著(P<0.01).结论 冰片可作为粘膜吸收促进剂应用于药物制剂中.
作者:魏红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常见腹部手术之一,术后早期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一般3~5 d即可恢复胃肠道功能.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我院2003年6月~2008年10月诊治本病1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照宏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便秘是使人感到不适,甚至造成痛苦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许多原因可以引起便秘,通常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粪便过硬.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消除病因,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我院在便秘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荣霞;周高东;叶本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社区医生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知状况.方法 根据国内外社区获得性肺炎防治指南设计问卷调查表,共10道选择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诊断和治疗知识.调查对象为60名社区医生.问卷调查表由接受调查的社区医生当场独立完成.结果 妊娠期肺炎抗菌药物选择的正确率低(16.7%,10/60),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必备条件答题正确率高(65.0%,39/60).其余问卷调查题目答题正确率为23.3%~58.3%.大学学历和中高级职称社区医生的少数题目答题正确率分别高于大中专学历和初级职称社区医生.结论 社区医生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认知水平较低,有必要加强社区医生相关知识培训.
作者:秦志强;黄桂香;韦彩周;黄国兰;龙胜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大,抗菌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及耐药性问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每一位社区医师所面临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区,现将社区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边孔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急性腹痛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病因颇多,大体可分为腹腔内脏器疾病和腹腔外脏器疾病两大类.由于腹腔内脏器结构关系复杂,每位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性存在差异,所以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这就给急诊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在完善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基础上尽早做出判断.
作者:睢德道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济南市女性常见慢性疾病,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7 562名女性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内外科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项目、影像检查项目、特殊检查项目等.结果 体检异常检出率为92.52%,其中疾病检出率为73.64%,以妇科疾病及生活方式相关疾病为主;阳性提示检出率77.50%,大多与生活方式相关.不同年龄组常见疾病及阳性提示检出情况不同.结论 本地区女性慢性疾病呈多样性并与自身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地开展生活方式方面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丰焕;林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肠道疾病,多发生在秋冬季,它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1].近两年来,我科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桂菊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