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王莉萍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 处方规范化, 综合分析, 临床用药, 门诊
摘要:为了解门诊处方规范化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笔者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腧穴自血疗法配合扑尔敏、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血清总IgE值升高及影响

    目的 观察腧穴自血疗法配合扑尔敏注射液、氯雷他定片治疗血清总IgE值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法,以腧穴自血疗法配合扑尔敏注射液、氯雷他定片治疗作为治疗组,单纯口服氯雷他定片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血清IgE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腧穴自血疗法配合扑尔敏注射液、氯雷他定片治疗血清总IgE值升高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陈铁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方法 1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组,无创持续正压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气分析(pH、PaO2、S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 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无创持续正压通气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杜秀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对胃癌诊断的意义分析

    目的 研究与胃癌相关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3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6例胃癌患者、28例健康人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值,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A19-9、CA72-4值.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72-4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CA19-9、CA72-4单独检测时敏感性分别为59.2%、44.7%、46.1%.联合检测CA19-9及CA72-4特异性为63.15%,3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达71.1%.结论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洪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潜伏期硬膜外腔给药分娩镇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和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硬膜外腔(EA)给药方法,为60例观察组孕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结果 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A给药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杨立明;王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笔者对4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了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测定,并将胸腔积液涂片进行抗酸染色镜检,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作者:王长海;谢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本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但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易并发呼吸衰竭,进一步引起心力衰竭,且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再度出现,直接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围产期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笔者对2006年5月~2008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30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娟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6例护理分析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胎盘和脐静脉由母体侵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近年来孕妇患梅毒者不断增多,导致先天性梅毒发病率逐步增高[2].笔者对自2006年2月~2009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梅毒患儿26例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翠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血清胆红素水平和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长期以来,胆红素作为肝胆疾病的一个检测指标,但一般只有高胆红素才有意义,低浓度的胆红素往往不被重视或认为无病理意义.但近来文献报道[1]血清胆红素含量是冠心病的新危险因子.为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笔者观察6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与健康者作了对照,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张希芹;胡作林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生存率的透析前因素研究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透析前年龄、血压、原发病、早期诊断和晚期诊断、血清白蛋白(Alb)等因素对其累积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行CHD的患者115例,要求Kt/V>1.2,回顾性分析年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晚期诊断和早期诊断、透析前血压、Alb、心胸比例(CTR)等因素与累积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15例CHD患者中平均60岁以上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原发病为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下降(P<0.01);晚期诊断与早期诊断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对累积生存率呈正相关,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P<0.01);血清Alb与累积生存率呈明显正相关,Alb≤35 g/L组较其他组(35 g/L50%的CHD患者的预后不良;血Alb低于35g/L的患者累积生存率极低,提示营养支持在CHD患者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涛;刘子栋;张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处于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治疗效果欠佳的状态[1].虽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现在的治疗方法 比较明确,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个要点: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其中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2].目前针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内容上,笔者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看能否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张建芳;王鹏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广西中年人饮食因素与便秘发病率的相关性调查

    目的 调查广西中年人便秘的发病率,探讨饮食因素对便秘发病率的影响,为预防中年人便秘提供饮食方面的建议.方法 主要在广西地区对45~59岁的中年人群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采用RomⅡ标准判断有无便秘,用自行设计的影响便秘的饮食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报告45~59岁的中年人群的便秘发病率.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75份.中年人便秘的发病率为38.74%,随着主食量、蔬菜水果量的增加,便秘率有下降的趋势(P<0.05).不同主食种类或饮水量的人群,便秘率相差不大(P>0.05).结论 便秘的发病率与主食量及蔬菜水果量有密切关系.合理的饮食结构对预防便秘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韦爱玲;张宝莹;陈兴洲;蒋春燕;陈雅娟;吴耀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膀胱冲洗频率对预防尿路感染效果分析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解决排尿异常和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是各临床科室普通且经常应用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尿路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多采用膀胱冲洗来作为预防和控制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措施,以达到清洁膀胱、稀释尿液、清除沉淀物、防止导尿管堵塞、维持尿液引流通畅的目的 [2].为了寻求膀胱冲洗频率与预防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笔者对160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了.膀胱冲洗,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秀艳;吴医学;张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肺下积液X射线的诊断价值分析

    肺下积液是肺底和横膈之间胸膜腔内的一层积液,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又容易被忽略,造成误诊.笔者分析了50例肺下积液的临床特点,着重提出X线的诊断方法 和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作者:马连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慢性老年多发性疾病,病程较长.2008年笔者对264例慢支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痰培养及药物敏感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晶;郗崇利;刘淑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疗体会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1].糖尿病易感染,而感染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胰岛素和抗生素的应用使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肺部感染病情复杂、预后差,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认识.笔者对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谢玉谦;鲜扬;周龙;丁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周期性麻痹发作12例分析

    笔者对2006~2008年接诊的J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治疗后导致周期性麻痹发作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伟;李宝华;张荣荣;侯超;张善龙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系统康复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为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发病后要尽早实施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 是根治术.因根治术切除患者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及结缔组织,切除范围广.

    作者:孙俊伟;邱红梅;夏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小柴胡汤证治疗2例报道

    例1:患者女,46岁,2008年11月25日门诊就诊,患者自觉眩晕欲呕1月余,伴胸闷,少许寒热往来.曾到西医门诊以颈椎病进行治疗,X线检查为第2~5颈椎骨质增生,轻度退行性病变,经输液及物理治疗等效果不明显,前来就诊.

    作者:伍钊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瘢痕子宫自发性破裂1例报道

    患者女,35岁.既往G5P2,瘢痕子宫.末次月经:2007年8月24日,预产期:2008年6月8日.孕27周时曾突发腹痛,能忍受,未行任何治疗,自行缓解.现临近预产期腹痛而入院待产.

    作者:徐雪莲;于立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功能康复干预分析

    近年来,子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并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的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年轻宫颈癌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上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是一重大打击.宫颈癌术后由于子宫的全切除使妇女性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而性生活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的稳定.为此,笔者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24例子宫颈癌患者采用谈话形式进行有关性心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梅;陈秀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