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平;陈晔;宋玮;张蓉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在职业人群中处于高发态势[1] ,严重影响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人口成为职业人群,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对于促进企业及社会稳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了解该人群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采取针对性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顾春华;周曦斓;张莉;杜尉英;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经济、有效的措施.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同时,预防接种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也称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过程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作者:陈红英;江军仪;肖绍坦;张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患病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通过结肠镜检查将接受结直肠息肉筛检的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并通过问卷调查相关高危因素.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肠息肉的相关因素. [结果]共纳入结直肠息肉患者154例,正常对照组98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为2.65,95%CI为1.17~6.00)、肥胖(OR为4.80,95%CI为1.16~9.94)、肠息肉家族史(OR为10.19,95%CI为1.19~17.26)、脂肪摄入过多( OR为3.24,95%CI为1.46~7.20)的对象患肠息肉的相关风险更高. [结论] 肠息肉患病与男性、肠息肉家族史、脂肪摄入过多和肥胖等因素存在相关关系. 相关因素问卷调查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结直肠肿瘤筛查.
作者:黄明敏;江伟骏;周震宇;顾怡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全球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全球高疟区人群. 为了解义乌市疟疾流行状况,我们对2014年义乌市的疟疾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以便为本地区疟疾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陈黎;杨洁;陈波;陈文先;朱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静脉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疗药物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严重的可造成组织的坏死,但血管的机械性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从各个环节做好血管的保护,就能使血管的损伤减少到低程度.
作者:廖闪卫;王晓慧;李殊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1]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作者:朱惠仙;顾海雁;魏靖;王林娣;陆大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下辖9个县市区, 2013年户籍人口为593万,外来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达230万. 为了解台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现对台州市2008—2013年的伤寒、副伤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李未;林海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2014年腹泻患者中弯曲菌感染现状,并分析弯曲菌的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膜过滤法对2014年上海市2 235例腹泻患者肛拭标本进行弯曲菌检测,并用常规生化试验和PCR方法鉴定分离菌株. 采用PCR检测弯曲菌分离株的6种毒力相关基因,包括鞭毛蛋白基因flaA,细胞溶涨毒素cdt基因簇cdtA、cdtB、cdtC,pVir质粒virB同源性基因virB11,外膜蛋白基因cadF.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弯曲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2 235例腹泻患者的肛拭标本中共检出弯曲菌43株,阳性率为1.9%. 其中空肠弯曲菌占95.3%(41/43),结肠弯曲菌占4.7%(2/43). 毒力相关基因检测显示,100.0%(43/43)的弯曲菌菌株flaA基因和cadF基因阳性,93.0%(40/43)的弯曲菌菌株cdtA基因和cdtB基因阳性,88.4%(38/43)的弯曲菌菌株cdtC基因阳性,只有7.0%(3/43)的弯曲菌菌株virB11基因阳性. 43株弯曲菌经PFGE分型,共分为6个聚类. [结论]上海市腹泻患者中分离的弯曲菌普遍存在flaA和cadF基因,cdtA、cdtB、cdtC基因携带率高,virB11携带率略低. 弯曲菌分子分型呈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征,其引起的腹泻以散发为主.
作者:屠丽红;陈洪友;陈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献血运行机制实现了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转变. 推行无偿献血不仅对保证血液质量,提高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作者:姚向阳;叶玉芳;顾沈红;陆莲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逐年上升,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2]. 为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我们对2014年1—6月本院临床分离的27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了分析.
作者:卢斌;姚燕;王谦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蚊虫的抗性现状,以便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方法] 采用药液浸渍法和药膜接触法测定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对杀虫剂的抗性. [结果] 淡色库蚊对敌敌畏的抗性系数为30 .07 ,为高抗;对氯氰菊酯、仲丁威及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96、3.25和2.79,均为低抗;而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系数为0.28,属敏感. 中华按蚊对DDT和溴氰菊酯的死亡率分别为73.36%和57.50%,属抗性群体. [结论] 松江区蚊虫对杀虫剂多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应注意轮换、复配用药以控制和延缓抗性的发展.
作者:吕锡宏;刘洪霞;郭晓芹;费胜军;夏维歆;许海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了解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住院病例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分析和查找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现对2014年1—6月该院住院病例的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咏梅;余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温州市瓯海区2008—2013年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发生特征. [方法] 收集温州市瓯海区2008—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瓯海区2008—2013 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111 例,过敏性皮疹报告发生率为3.58/10万剂. 男女性别比为1.27:1;<1岁儿童占65.77%;不伴发热的占75.68%;第三季度报告数占41.44%;主要发生在接种疫苗后24 h内(81.08%). 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是麻-风疫苗(35.1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8.92%)、甲型H1N1流感疫苗(5.41%);报告发生率居前三位的是7价肺炎疫苗(115.85/10 万剂)、麻-风疫苗(29.33/10万剂)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13.07/10万剂). [结论] 需加强过敏性皮疹的鉴别诊断,虽然大部分疫苗过敏性皮疹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范围内,但仍需加强监测分析,尤其要关注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疫苗.
作者:陈红丹;林献丹;刘丽琳;李万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对精神卫生认识的提高,孕产期的心理问题得到重视,孕产期焦虑抑郁也成为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孕妇焦虑抑郁的发生现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如何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保健服务以降低孕期焦虑抑郁发生率,我们于2013 年9—12月对嘉定区1 950例孕妇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海琪;毛红芳;宋魏;荣荷花;王海鸣;曹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 DM )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有效药物,大部分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在家仍需继续注射胰岛素治疗,以稳定血糖水平,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需依靠外源性补偿胰岛素才可维持生存.
作者:张怡;王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温州市瓯海区地处浙南沿海,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众多,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疫情的上升,到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CT)的人员也逐年增加. 为了解VCT工作开展情况及有效性,掌握求询者暴露因素的变化趋势,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我们对2010—2013年来瓯海区CDC进行VCT的求询人员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凤云;梁奕晓;叶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及评价防治效果的主要手段,因此,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2010—2013年浙江省开化县2 475份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方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由戊肝病毒( 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经粪-口传播,以水型流行常见,少数为食物型爆发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引起爆发或流行. 戊肝作为主要的病毒性肝炎已被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作者:朱月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上海市金杨社区居民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为社区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的2 064例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个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及行为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与使用过煤炭沼气、工作生活中常接触粉尘等、有家族呼吸道疾病史相关,其中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与吸烟相关,肺气肿与居民的营养不良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结论] 社区内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个人史、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加强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培养其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降低社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宋道平;陈晔;宋玮;张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