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实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褥疮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1].褥疮的发生多见于危重患者和慢性疾病长期卧床患者,褥疮一旦发生治愈较困难,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为此,如何防治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也是考评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科于2002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高渗盐水和利福平治疗了35例二期褥疮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兴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真菌多在土壤中生长,飞扬在空气中的孢子可能被吸入到肺部引起肺真菌感染.我国肺真菌病大多由条件致病菌所致,以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白色念珠菌进入肺部,导致肺念珠菌病.其治疗药物价格昂贵,而且不良反应多.我们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白色念珠菌病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白留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特点.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苏州市区1994年前建造的老住宅小区里随机抽样,对20周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高血压的现患率男性是54.50%,女性43.65%,合计48.73%.以江苏省苏州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年龄构成标化后男性患病率是20.95%,女性患病率是16.30%,合计18.16%;Ⅰ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Ⅲ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27.00%、12.87%、8.86%,标化率12.46%、3.78%、1.93%;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合并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DH)患病率分别是15.40%、4.64%、28.69%,标化率4.27%、3.62%、10.28%;不同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职业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血脂(TC、TG)、血糖(FBG)异常率高于正常血压组.结论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SDH、ISH是患病的主要类型,加强二级预防工作迫在眉睫.
作者:方菁嶷;刘清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每次1 g,每日4次,共4周.治疗组在时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共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0.0%,对照组总显效率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厚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为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对52例宫腔粘连患者行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尧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高血压病是我国目前患病率高、人群患病普遍的病种之一.2007中国高血压学科疾病治疗规范和发展策略论坛上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约2亿,与2002年的统计数据相比,增加了20%多,而高血压病知晓率只有30%,治疗率约24%,控制率仅为6%.
作者:滕瑛珏;许景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为探讨在接受机械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39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观察,并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总结、阐述预防和处理方法,以求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商莉莉;赵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为腹膜透析,虽然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不能使肾脏病逆转,因而决定了腹膜透析只能是一种长期维持性治疗.
作者:石玉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血管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除血压高于正常外,往往同时有全身各脏器功能的低下,同时合并有心、脑、肾等其他系统的疾病,抗高血压药物无论单用还是联用,无论选用老药还是新药,目的就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重点强调选择药物时,还应强调治疗对象个体状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治疗意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改善人们的行为作为当前减少疾病风险的主要策略,而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的任务主要由健康教育来承担.
作者:杨青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肺心病多发于老年人,且病死率高.我院于2001~2006年共收治老年肺心病患者39例,经综合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成;王晓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心理、社会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这种护理方法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自2003年1月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徐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医源性门静脉损伤多发于肝、胆,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中,损伤后出血凶猛,难以控制,处理不当将直接威胁病人生命.
作者:李恤民;黄红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B超、CT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在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2007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B超、CT和ERCP影像资料,对其B超、CT、ERCP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55.77%,CT检查的准确率为77.88%.ERCP检查的准确率为91.35%.结论在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检查中,准确率高低排列依次为ERCP、CT、B超.
作者:何涛;李国庆;陈方志;钟大志;雷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胜利油田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分层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对18岁以上常住居民3万多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糖尿病患病率5.43%,糖耐量减低患病率8.89%;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患高血压的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高.结论胜利油田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较高,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及高血压相关,尚不能肯定性别、职业、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及经济收入水平与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之间有关联.
作者:张作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83例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等)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的发生率为39.0%,其发生与年龄、病程长短、血糖高低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无关.经治疗,83例中痊愈和显效60例(72.3%),好转20例(24.1%),死亡3例.结论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应用抗凝药物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杜洛民;李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据文献报道,全球有10亿高血压患者,中国1.3亿(占11.36%)[1].由此可见,作为生活方式疾病之一的高血压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黄艳;赵洁;赵根明;王德坚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乳牙反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错颌畸形,对幼儿颌面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且随年龄的增长可能日益加重,由功能性发展为完全的骨性错颌而需要外科治疗.
作者:席俊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沙立度胺、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沙立度胺每晚睡前口服,初始剂量100 mg/d,然后每周剂量递增50 mg/d,达高剂量200 mg/d之后改维持剂量100~200 mg/d;三氧化二砷10 mg/d,静脉滴注,结束后15 min维生素C 3 g/d,静脉滴注,每周5次,用4周休2周为1个疗程;三尖杉酯碱:0.5~mg/d静滴,1次/d,14~21 d,休息7~14 d,再行第2个疗程,以上三药均依患者耐受不良反应情况确定维持剂量并连用3~6个月.对照组20例:予雄激素、全反式维甲酸或小刺量化疗、干扰素等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血液学改善8例,总有效率8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血液学改善6例,总有效率40%,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立度胺、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作者:陈平;许崇艳;潘纪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52只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后随访半年到6年.结果治愈35只眼,治愈率为67%;好转17只眼,好转率为33%.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简单、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曹锐生;苟小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