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4208
  • 国内刊号:10-1026/R
  • 影响因子:0.58
  • 创刊:200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山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9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13期文献
  • B超、CT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准确性比较

    目的 比较B超、CT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在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2007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B超、CT和ERCP影像资料,对其B超、CT、ERCP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55.77%,CT检查的准确率为77.88%.ERCP检查的准确率为91.35%.结论在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检查中,准确率高低排列依次为ERCP、CT、B超.

    作者:何涛;李国庆;陈方志;钟大志;雷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以求找到更合理、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HBIG剂量.方法对221名乙肝孕妇抽血查HBV DNA,按其载量分为A、B两组,每组孕妇所生婴儿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HBIG 100 U和200 U联合相同方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对比四组的效果.结果四组婴儿HBsAg转阳率及HBV感染慢性化率在HBV DNA定量<105 copies/ml时(A组),100U组与200 U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定量>105 copies/ml时(B组),200 U组的HBsAg转阳率及HBV感染慢性化率较100 U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孕母HBV DNA程度不同宜采取不同剂量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的母婴传播.

    作者:邓宇;李娟;李伟群;张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国际标准酶法测正常人(对照组)和急性白血痛患者化疗前(化疗前组)、化疗后完全缓解者(CR组)及缓解后复发者(复发组)的乳酸脱氢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及缓解后复发者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后乳酸脱氢酶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复发时,血清乳酸酶水平又升高.结论乳酸脱氢酶能反映体内肿瘤细胞的负荷,且临床操作方便,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判断及随访.

    作者:李岭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2003~2007年深圳市观澜社区女性性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观澜社区女性性病的流行特征,为女性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2007年观澜社区女性性病报告卡资料.结果深圳市观澜社区2003~2007年女性性病报告病例总数585例.而同期男性性病发病数919例,男性发病数为女性的1.57倍;5种女性性病构成比中,梅毒高,占41.37%;,性活跃期年龄段(20~39岁)人群发病率高,占86.83%;职业以饮食娱乐业多,占47.35%;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74.36%.结论应继续加强社区女性性病的防治及孕产妇产前性病体检工作.

    作者:张惠玲;黄志平;王金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强骨煎剂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防治效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强骨煎剂防治去卵巢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过程中骨代谢生化、骨生物力学及骨密度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强骨煎剂组、尼尔雌醇组.对实验大鼠血清钙、无机磷、碱性磷酸酶,血清雌二醇、骨钙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组织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与模型组、假手术组和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强骨煎剂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雌二醇、骨钙素水平均高于模型组,骨生物力学指标高于尼尔雌醇组,骨密度与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强骨煎剂能够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阻止骨量丢失,对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刘垒;董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广州市海珠区1996~2007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及分析

    目的 了解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6~2007年海珠区所有死亡孕产妇的上报资料及接产医院的活产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外地户口及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较高.导致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有:自我保健意识缺乏、计划外妊娠和非住院分娩.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从加强外地户口孕产妇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着手,加强国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减少计划外妊娠和非住院分娩.

    作者:朱小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重组蓝藻抗病毒蛋白N抗单纯疱疹病毒2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重组蓝藻抗病毒蛋白N(CV-N)并探讨其抗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CV-N分别作用于HSV-2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通过观察药物毒性、细胞病变效应(CPE)、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判断CV-N的抗病毒效果.结果重组CV-N对Vero细胞毒性较低,对HSV-2无直接灭活作用,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的吸附,其抗病毒生物合成的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结论重组CV-N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HSV-2病毒作用.

    作者:安立冰;刘宗涛;于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胜利油田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胜利油田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分层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对18岁以上常住居民3万多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糖尿病患病率5.43%,糖耐量减低患病率8.89%;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患高血压的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高.结论胜利油田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较高,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及高血压相关,尚不能肯定性别、职业、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及经济收入水平与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之间有关联.

    作者:张作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地市级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治情况及分析

    目的 了解地市级医院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诊治情况.方法对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6 h以内就诊者仅66例,占40.7%;溶栓治疗28例,占17.3%;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9例,占5.6%.结论应加强社区医生的培训,积极开展院前溶栓治疗,缩短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诊时间并加强再灌注治疗.

    作者:张洪刚;卜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特点.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苏州市区1994年前建造的老住宅小区里随机抽样,对20周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高血压的现患率男性是54.50%,女性43.65%,合计48.73%.以江苏省苏州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年龄构成标化后男性患病率是20.95%,女性患病率是16.30%,合计18.16%;Ⅰ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Ⅲ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27.00%、12.87%、8.86%,标化率12.46%、3.78%、1.93%;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合并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DH)患病率分别是15.40%、4.64%、28.69%,标化率4.27%、3.62%、10.28%;不同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职业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血脂(TC、TG)、血糖(FBG)异常率高于正常血压组.结论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SDH、ISH是患病的主要类型,加强二级预防工作迫在眉睫.

    作者:方菁嶷;刘清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组织抑制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目的 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荆(TI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明确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MMP-1及TIMP-1在EMs的异位内膜组织(64例)及在位内膜组织(40例)中的表达,并与同期32例子宫正常内膜组织进行对比.结果 MMP-1在在位及异位内膜中均高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在异位及在位内膜中均呈低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TIMP-1表达降低(P<0.01).结论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MP-1过表达,而TIMP-1表达下降,两者间的比例失调使异位内膜组织更具侵袭性,这在EM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元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腰椎间盘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后路椎管镜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管镜治疗腰椎间盘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的方法、手术疗效、手术适应证等.方法对因腰椎间盘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行后路椎管镜治疗的3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15~39个月随访,疗效按Nakai评价标准分优、良、可、差四级,其中优25例(67.6%),良7例(18.9%),可3例,差2例.总优良率86.5%,总有效率94.6%.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后路椎管镜治疗腰椎间盘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可以减小手术创伤,缩短疗程,有效防止术后脊柱失稳,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朱振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加味四妙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四妙丸对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3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9只、B组9只、C组10只、D组10只,应用1%角叉菜胶生理盐水溶液注射前列腺法建立B、C、D三组前列腺炎症的动物模型,经病理检测证明造模成功后,A组(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B、C、D三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前列康水溶液、加味四妙丸水煎液灌胃,1个月后处死大鼠取出前列腺标本做病理检测,根据炎症的轻重进行病理分级评分比较.结果病理分级评分:B组(5.75±0.50)分,C组(3.40±0.93)分,D组(2.60±1.82)分.B、C两组及B、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丸对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前列康.

    作者:来卫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某社区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测定分析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社区35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解有关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等指标.结果代谢综合征组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质指数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肥胖(或超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晓翔;王晓虹;季伟;陈丽;刘月;谢延军;甄铁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1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57例),对干预组术后2 h进行严密监护、心理护理、腹部按摩、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观察两组出血量.结果术后2 h平均出血量干预组为(190.28±25.58)ml,对照组为(297.33±67.68)ml.结论实行干预性护理能较好地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

    作者:冉令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临沂市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及防制对策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7年临沂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及防制措施研究,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及卫生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7年临沂市共报告6138例病人,病例集中在5、6、7、8月份,以5岁以下散居婴幼儿为主,整体呈散发状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手、足、口、臀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理、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加大宣传及督导力度是控制和预防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复方丹参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每次1 g,每日4次,共4周.治疗组在时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共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0.0%,对照组总显效率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厚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临沂市1956~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及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临沂市1956~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结果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计划免疫正规实施之后,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大幅下降;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结论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应以预防接种为主,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在现有情况下,还应加大疾病监测力度,提高疾病预测能力.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嗅鞘细胞移植术全麻后纳洛酮催醒对刀口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麻后纳洛酮催醒对刀口疼痛的影响.方法 60例脊髓损伤术后患者,行嗅鞘细胞移植术.根据全麻后是否选择纳洛酮催醒,随机分为两组,选择纳洛酮催醒的30例为Ⅰ组,未用纳洛酮催醒的30例为Ⅱ组.以疼痛评分(VAS)观察两组患者苏醒后对刀口疼痛的耐受情况.结果Ⅰ组应用纳洛酮催醒后,有刀口剧痛,情绪激动,VAS为7.0±2.1;Ⅱ组苏醒后,刀口疼痛轻,能耐受,情绪稳定,VAS为3.0±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嗅鞘细胞移植术全麻后用纳洛酮催醒,患者迅速觉醒,痛觉突然恢复,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使刀口疼痛加剧.

    作者:马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36例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6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经蝶入路显微切除36例垂体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微腺瘤17例,大腺瘤13例,巨大腺瘤6例.结果手术全切除28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活检1例.病人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术后均有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宁旗军;张慧亚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8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83例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等)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的发生率为39.0%,其发生与年龄、病程长短、血糖高低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无关.经治疗,83例中痊愈和显效60例(72.3%),好转20例(24.1%),死亡3例.结论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应用抗凝药物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杜洛民;李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52只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后随访半年到6年.结果治愈35只眼,治愈率为67%;好转17只眼,好转率为33%.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简单、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曹锐生;苟小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沙立度胺、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沙立度胺、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沙立度胺每晚睡前口服,初始剂量100 mg/d,然后每周剂量递增50 mg/d,达高剂量200 mg/d之后改维持剂量100~200 mg/d;三氧化二砷10 mg/d,静脉滴注,结束后15 min维生素C 3 g/d,静脉滴注,每周5次,用4周休2周为1个疗程;三尖杉酯碱:0.5~mg/d静滴,1次/d,14~21 d,休息7~14 d,再行第2个疗程,以上三药均依患者耐受不良反应情况确定维持剂量并连用3~6个月.对照组20例:予雄激素、全反式维甲酸或小刺量化疗、干扰素等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血液学改善8例,总有效率8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血液学改善6例,总有效率40%,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立度胺、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作者:陈平;许崇艳;潘纪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肛瘘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

    肛瘘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特点.而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肛瘘,其反复感染且刀口愈合迟缓,治疗护理起来比较困难.我科通过对81例患者的护理,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书娈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肺栓塞的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但合并肺动脉栓塞者相对少见,这两种疾病均非常凶险,且治疗措施矛盾.一旦发生两种疾病并存情况,预后很差.2007年10月我科收治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第27天并发肺栓塞,经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喜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比其他非手术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时也是一种刺激,对躯体和精神是一个创伤的过程.无论手术大小,疾病轻重,病人面对手术,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将会直接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实施,甚至影响手术效果和疾病的预后.因此做好术前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我科从2005年开始,对择期手术病人456例进行一系列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选取70例患者进行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脊柱损伤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事故逐年增多,脊柱损伤合并截瘫的病例逐年上升,此类病例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医疗费用高,康复时间长,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护理问题.在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精心的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热性惊厥患儿的整体护理

    热性惊厥是儿科急症,多见于3岁以下患儿,发病率为3%~5%,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如果急救不当,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作者:李东方;曹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利福平和高渗盐水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褥疮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1].褥疮的发生多见于危重患者和慢性疾病长期卧床患者,褥疮一旦发生治愈较困难,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为此,如何防治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也是考评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科于2002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高渗盐水和利福平治疗了35例二期褥疮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兴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危重症之一,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的表现.因此,在治疗原发病且用一般给氧及通畅气道但呼吸衰竭症状、体征不能缓解时,常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此方法有创伤,且因技术、费用等原因,不宜广泛应用.

    作者:张秀珍;张林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乳癌根治术致淋巴漏的观察与护理

    淋巴漏是乳癌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大量水分、电解质、蛋白质及淋巴细胞的丢失,既使机体血容量减少,又发生低蛋白血症,还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进而威胁、加重淋巴液的的渗出,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及时观察、发现淋巴漏,做好淋巴漏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对124例乳癌患者行乳癌根治术,其中发生淋巴漏10例,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晓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人文关怀在家庭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为腹膜透析,虽然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不能使肾脏病逆转,因而决定了腹膜透析只能是一种长期维持性治疗.

    作者:石玉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2000年至2008年4月,对200例使用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并给予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为探讨在接受机械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39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观察,并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总结、阐述预防和处理方法,以求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商莉莉;赵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泰安市2002~2007年成分血输注现状分析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发展的总方向,是衡量一个地区输血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为进一步推动泰安市成分输血的开展,提高输血技术水平,笔者对本市10家医院2002~2007年成分输血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一类乳前牙反颌一次性矫正的临床观察

    乳牙反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错颌畸形,对幼儿颌面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且随年龄的增长可能日益加重,由功能性发展为完全的骨性错颌而需要外科治疗.

    作者:席俊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参脉注射液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多出现于心血管疾病晚期,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患者病程长、抵抗力差、免疫力差、并发症多,我们应用参脉注射液协同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峰;樊翠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粘连52例分析

    为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对52例宫腔粘连患者行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报告如下.

    作者:尧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注射用嘉泰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

    2007年4月,我病房收治了1例脑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用嘉泰(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玉敏;贾冬青;王加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阿莫西林致过敏性休克5例

    阿莫西林为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药,临床应用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6%,因反应而停药者约占2%[1].虽然阿莫西林过敏的发病率很低,但也应当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重视.我科于2005~2007年收治了5例阿莫西林致过敏性休克患儿,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股骨颈基底部截骨加楔矫正前倾角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目前有三种方法:新生儿期的自动复位法、幼儿和儿童期手法复位法和手法复位失败及3岁以上年龄组的手术疗法.

    作者:刘继恒;高壮松;杨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巨脾切除的临床应用

    为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我院自2002年6月~2007年8月在腹腔镜脾切除的基础上开展了9例腹腔镜巨脾切除,体会如下.

    作者:高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2004~2006年,我院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器经伤椎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17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胆道手术门静脉损伤2例教训分析及治疗体会

    医源性门静脉损伤多发于肝、胆,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中,损伤后出血凶猛,难以控制,处理不当将直接威胁病人生命.

    作者:李恤民;黄红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诊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属于一组病情处于进展状态的疾病,其发病急,变化快,如及时识别和治疗,将能转危为安,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治,则将贻误病情,病死率很高,因此该综合征是当今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我国急救运输系统尚不完善,基层医疗单位作为其前诊场所之一,对其诊断及处理是否正确、及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85例ACS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朱平辉;杜文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白色念珠菌肺炎疗效观察

    真菌多在土壤中生长,飞扬在空气中的孢子可能被吸入到肺部引起肺真菌感染.我国肺真菌病大多由条件致病菌所致,以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白色念珠菌进入肺部,导致肺念珠菌病.其治疗药物价格昂贵,而且不良反应多.我们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白色念珠菌病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白留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人肺心病39例治疗体会

    肺心病多发于老年人,且病死率高.我院于2001~2006年共收治老年肺心病患者39例,经综合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成;王晓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毒鼠强中毒心肌损伤标志的临床应用评价

    毒鼠强,化学名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TETs),是剧毒的急性中枢神经兴奋性杀鼠剂,对所有的温血动物都有剧毒[1],具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具有中毒量小、毒作用快、后果严重的特点.其死亡率极高,至今尚无特效解毒剂.我国政府于1991年明令禁止国内生产和使用毒鼠强,但因其生产成本低廉,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而导致毒鼠强在市场上的销售屡禁不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作者:孟羽俊;田英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血管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除血压高于正常外,往往同时有全身各脏器功能的低下,同时合并有心、脑、肾等其他系统的疾病,抗高血压药物无论单用还是联用,无论选用老药还是新药,目的就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重点强调选择药物时,还应强调治疗对象个体状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治疗意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与合理用药

    高血压病是我国目前患病率高、人群患病普遍的病种之一.2007中国高血压学科疾病治疗规范和发展策略论坛上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约2亿,与2002年的统计数据相比,增加了20%多,而高血压病知晓率只有30%,治疗率约24%,控制率仅为6%.

    作者:滕瑛珏;许景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综合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制度.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每年除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外,还承担大量的临床、护理教学与临床实习、进修生学习等教学任务.自2004年开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在河南省全面实施,这对在职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的目标.

    作者:王青蝶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来加强实验室内部各实验环节的质量管理,以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部分.当今实验室仪器设备自动化、微量化的程度在快速地提高,各种试验用试剂稳定性能不断增强,分析中、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已被检验界高度重视,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做不好,得不到正确的标本,就无从谈及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重要、关键的环节,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而检验信息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质量重要内涵之一.

    作者:张静;李希涛;赵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瓶颈问题

    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效果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迅速发展,在双向转诊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和思考,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解决该问题提供现实依据.

    作者:国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临床护士素质的要求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心理、社会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这种护理方法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自2003年1月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徐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医院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随着医疗卫生市场的建立和开放,医院已推向医疗卫生服务竞争的前沿,高标准的管理是竞争的核心,而培养人才、管理人才是竞争核心的核心.核心的竞争力能使医院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取稳定的效益.质量的建设和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是整个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医院其他工作的基本保障.深入科学分析问题现状,突破思维定势,发现、培养、留住、引进人才,是医院战略发展的保证,只有这样,医院才有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刘乐慧;韩斌;王秀娥;郝增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管理需求调查

    据文献报道,全球有10亿高血压患者,中国1.3亿(占11.36%)[1].由此可见,作为生活方式疾病之一的高血压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黄艳;赵洁;赵根明;王德坚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改善人们的行为作为当前减少疾病风险的主要策略,而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的任务主要由健康教育来承担.

    作者:杨青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