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赵厚良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丹参, 柳氮磺胺吡啶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饮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每次1 g,每日4次,共4周.治疗组在时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共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0.0%,对照组总显效率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肺栓塞的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但合并肺动脉栓塞者相对少见,这两种疾病均非常凶险,且治疗措施矛盾.一旦发生两种疾病并存情况,预后很差.2007年10月我科收治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第27天并发肺栓塞,经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喜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2000年至2008年4月,对200例使用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并给予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1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57例),对干预组术后2 h进行严密监护、心理护理、腹部按摩、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观察两组出血量.结果术后2 h平均出血量干预组为(190.28±25.58)ml,对照组为(297.33±67.68)ml.结论实行干预性护理能较好地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

    作者:冉令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股骨颈基底部截骨加楔矫正前倾角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目前有三种方法:新生儿期的自动复位法、幼儿和儿童期手法复位法和手法复位失败及3岁以上年龄组的手术疗法.

    作者:刘继恒;高壮松;杨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血管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除血压高于正常外,往往同时有全身各脏器功能的低下,同时合并有心、脑、肾等其他系统的疾病,抗高血压药物无论单用还是联用,无论选用老药还是新药,目的就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重点强调选择药物时,还应强调治疗对象个体状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治疗意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危重症之一,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的表现.因此,在治疗原发病且用一般给氧及通畅气道但呼吸衰竭症状、体征不能缓解时,常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此方法有创伤,且因技术、费用等原因,不宜广泛应用.

    作者:张秀珍;张林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2004~2006年,我院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器经伤椎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17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胜利油田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胜利油田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分层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对18岁以上常住居民3万多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糖尿病患病率5.43%,糖耐量减低患病率8.89%;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患高血压的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高.结论胜利油田人群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率较高,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及高血压相关,尚不能肯定性别、职业、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及经济收入水平与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病之间有关联.

    作者:张作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以求找到更合理、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HBIG剂量.方法对221名乙肝孕妇抽血查HBV DNA,按其载量分为A、B两组,每组孕妇所生婴儿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HBIG 100 U和200 U联合相同方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对比四组的效果.结果四组婴儿HBsAg转阳率及HBV感染慢性化率在HBV DNA定量<105 copies/ml时(A组),100U组与200 U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定量>105 copies/ml时(B组),200 U组的HBsAg转阳率及HBV感染慢性化率较100 U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孕母HBV DNA程度不同宜采取不同剂量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的母婴传播.

    作者:邓宇;李娟;李伟群;张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特点.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苏州市区1994年前建造的老住宅小区里随机抽样,对20周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高血压的现患率男性是54.50%,女性43.65%,合计48.73%.以江苏省苏州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年龄构成标化后男性患病率是20.95%,女性患病率是16.30%,合计18.16%;Ⅰ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Ⅲ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27.00%、12.87%、8.86%,标化率12.46%、3.78%、1.93%;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合并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DH)患病率分别是15.40%、4.64%、28.69%,标化率4.27%、3.62%、10.28%;不同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职业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血脂(TC、TG)、血糖(FBG)异常率高于正常血压组.结论苏州市区老住宅小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高,SDH、ISH是患病的主要类型,加强二级预防工作迫在眉睫.

    作者:方菁嶷;刘清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比其他非手术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同时也是一种刺激,对躯体和精神是一个创伤的过程.无论手术大小,疾病轻重,病人面对手术,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将会直接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实施,甚至影响手术效果和疾病的预后.因此做好术前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我科从2005年开始,对择期手术病人456例进行一系列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选取70例患者进行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改善人们的行为作为当前减少疾病风险的主要策略,而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的任务主要由健康教育来承担.

    作者:杨青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腰椎间盘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后路椎管镜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管镜治疗腰椎间盘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的方法、手术疗效、手术适应证等.方法对因腰椎间盘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行后路椎管镜治疗的3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15~39个月随访,疗效按Nakai评价标准分优、良、可、差四级,其中优25例(67.6%),良7例(18.9%),可3例,差2例.总优良率86.5%,总有效率94.6%.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后路椎管镜治疗腰椎间盘椎体后缘骨骺离断症可以减小手术创伤,缩短疗程,有效防止术后脊柱失稳,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朱振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为探讨在接受机械通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39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观察,并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总结、阐述预防和处理方法,以求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商莉莉;赵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B超、CT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准确性比较

    目的 比较B超、CT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在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2007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B超、CT和ERCP影像资料,对其B超、CT、ERCP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55.77%,CT检查的准确率为77.88%.ERCP检查的准确率为91.35%.结论在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检查中,准确率高低排列依次为ERCP、CT、B超.

    作者:何涛;李国庆;陈方志;钟大志;雷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来加强实验室内部各实验环节的质量管理,以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部分.当今实验室仪器设备自动化、微量化的程度在快速地提高,各种试验用试剂稳定性能不断增强,分析中、分析后检验质量控制已被检验界高度重视,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做不好,得不到正确的标本,就无从谈及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重要、关键的环节,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条件,而检验信息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质量重要内涵之一.

    作者:张静;李希涛;赵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巨脾切除的临床应用

    为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我院自2002年6月~2007年8月在腹腔镜脾切除的基础上开展了9例腹腔镜巨脾切除,体会如下.

    作者:高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人肺心病39例治疗体会

    肺心病多发于老年人,且病死率高.我院于2001~2006年共收治老年肺心病患者39例,经综合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成;王晓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临床护士素质的要求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心理、社会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这种护理方法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自2003年1月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徐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8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对83例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等)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伴脑梗死的发生率为39.0%,其发生与年龄、病程长短、血糖高低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无关.经治疗,83例中痊愈和显效60例(72.3%),好转20例(24.1%),死亡3例.结论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应用抗凝药物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杜洛民;李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