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颖烨;王慧文;黄诚茵
近年来,由于上海市人口密集,人口流动频繁,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无应答,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麻疹抗体水平逐年降低等原因,麻疹疫情呈现一定的波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消除麻疹目标尚有较大差距[1-2].我们对上海市杨浦区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麻疹疫情资料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上海市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来自麻疹个案病例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和杨浦区外口办.
作者:陆崇华;陆梅英;何翠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皮肤伤害.护士是发生针刺伤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群体,每年全球大概有10万护士被针头刺伤[1].现已证实有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是针刺伤的3种主要病原体[2].实习护生由于初次接触临床,缺乏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技术操作不熟练,更容易造成针刺伤.我们通过对2009届实习生发生针刺伤原因分析后,2010届采用学校、医院、科室三结合教育模式,使实习生针刺伤发生率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 formamide,DMF),为有微弱特殊臭味的无色液体.DMF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乙醇、氯仿和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劳动者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DMF,引起的急慢性中毒常有报道,但迄今为止,未见生产手套的操作工因DMF引起中毒性肝病的报道.南通某手套有限公司1名工人因生产中接触DMF造成了职业性慢性中毒性肝病.本文将该病例诊断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洋面上发生的近中心大持续风力≥12级的热带气旋,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南县地处浙江南端,每年遭受台风侵袭,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经常造成海上作业船翻人亡、房屋倒塌、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毁坏、人畜伤亡.目前,科学家和管理者一致认为灾害管理不能只注重灾后的反应措施,更要重视灾前的预防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是重要的防灾、减灾工作,而进行灾害认知水平调查,是开展有效的减灾教育、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抗灾技能的基础和前提[2].我们以苍南县沿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于2010年9月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居民的台风灾害意识及认知水平.
作者:杨道余;王映辉;朱善冰;林南;章毅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伤害(injury)泛指因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事件导致人体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损伤、伤残和死亡事件[1].伤害是造成全球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儿童青少年伤害已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表明[2],世界范围内,每天有2 000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还有数千万儿童受伤住院,许多儿童因此留下终身残疾.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伤害取代疾病,成为中小学生的首位死因,伤害与疾病死亡人数比为2.2∶1[1].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3],伤害成为目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1位死因,全国每年至少有1 000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伤害,10万儿童因伤害而死亡,40万儿童因伤害致残.
作者:王向东;熊建菁;徐文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与神经细胞受损有关的一些生物化学指标对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治疗用药及判断预后均具有较大意义.我们检测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含量,并观察了疏血通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中NSE含量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作者:李文娟;许江虹;陈(蜆);陈颖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病情顽固,治疗效果差,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且盆腔炎又是宫外孕和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因此,彻底治愈慢性盆腔炎,已成为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2009年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丽水市水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经妇科和B超检查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共120例,分层随机抽取60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组),60例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观察组的年龄为18 ~60岁,平均(32.58±7.02)岁,对照组年龄为19~59岁,平均(32.54±8.30)岁;两组中未婚25例(占20.8%),已婚95例(占79.2%);24例(20%)承认本人或其配偶有多个性伙伴;两组病例年龄、婚姻状况、性伙伴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1).
作者:王小英;林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官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ous,HR - 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1].持续性HR - HPV感染的妇女,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官颈癌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2-3].目前,临床上对于官颈单纯HPV感染的处理尚没有统一方案.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为了评估干扰素在治疗官颈HPV感染中的作用,我们对HR - HPV阳性者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应霄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一项重大活动,对活动期间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爆发事件实施有效预防控制,是保障世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是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共卫生保障为背景,建立基于社区的症状监测系统,包括对医疗机构、学校、药店和宾馆4种不同人群建立数据源,探索症状监测早期预警技术,以期为在世博会期间及时、有效发现世博会园区及周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爆发苗子,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赢得时间.探索基于社区的传染病预警技术与模型,提高传染病监测与控制能力,为今后我国重大活动的卫生安全保障提供技术范例.
作者:朱渭萍;孙乔;薛曹怡;傅益飞;费怡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结合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开发实施工作,探讨LIMS建设的全过程.[方法]通过对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LIMS开发实施工作的分析,从选型、需求分析、实施、验证、系统维护及完善等方面对LIMS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探讨.[结果]LIMS选型是建设的关键,需求分析是建设成功的基石,实施验证是建设的核心,系统维护及完善是应用的保障.[结论]LIMS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良好的LIMS可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作者:郭祖鹏;张秋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已对全球结核病控制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我区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例耐药状况,为制定和完善结核病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我们对2006-2010年在我区登记管理的295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做过药敏试验的肺结核病例进行耐药性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区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登记管理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做过药敏试验的肺结核病例295例,其中肺结核初治病例261例,复治病例34例.本地户籍肺结核175例,初治151例,复治24例.外来流动人口肺结核120例,初治病例110例,复治病例10例.
作者:陈敏琪;钱琦锋;王万红;王开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全面了解和分析黄浦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主要出生特征,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2004年始,在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部署下,黄浦区将区内所有获准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仁济医院、长征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作为监测点,监测区内4家医疗保健机构中分娩的活产新生儿情况.我们通过2007-2010年出生监测数据,初步分析近年来黄浦区主要出生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黄浦区有关卫生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
作者:邱晖;吴燕;张金峰;虞慧婷;钱耐思;许振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控制DM已迫在眉睫.象山县位于浙东沿海中部,三面环海,一路穿陆.为掌握我县社区居民DM患病及危险因素,于2009年10月我们在我县开展了社区居民DM患病及相关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以本县社区城乡25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5年以上)为调查对象.1.2调查内容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人户问卷面访调查.1.3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全县社区城乡居民分成沿海城镇、沿海农村和全海岛居民3层.每层各抽取2个社区,共6个社区.抽到的每个社区25周岁以上全部人群为调查样本.
作者:叶众;裴广军;陈子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2009年普陀区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扩大免疫实施前后的接种率调查、不良反应监测和扩大免疫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疫情等资料.[结果]扩大免疫实施后共调查526名适龄儿童,相关疫苗接种率基本达到95%;不良反应报告率为81.44/10万;扩大免疫相关疫苗针使传染病发病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部门间密切配合、充分准备、有效保障是大规模接种工作开展的基础;需进一步加大外来儿童的管理力度;加强主动发现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的力度,提高AEFI监测的敏感性;加强扩大免疫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流行特征的监测.
作者:王宇;应颖;彭臻;蒋丽丽;杨志强;陈佳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艾滋病、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和梅毒这4种感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体传染胎儿.为了有效的预防这4种疾病的垂直传播,提高优生优育,我院对所有孕妇产前开展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 HIV Ⅰ/Ⅱ型)、丙肝抗体(抗- HCV)、梅毒抗体(TPAB)检测.现对我院3 720例孕妇产前4项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测对象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做围产期检查的孕妇3 720例,年龄18 ~43岁,平均(26.4±5.5)岁.空腹静脉采血4 mL,2d内完成检测.
作者:俞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为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我们于2008年对温州市瓯海区≥18岁的社区居民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根据瓯海区的行政区域情况,按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区286个社区中抽取2个社区,年龄≥18岁具有常住户籍的居民为调查对象.1.2调查方法被调查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按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慢病史、家族史.调查对象在禁食10~12 h后,于次日上午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和B超检查,并采集外周静脉血5mL送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对FPG≥6.1 mmol/L且<7.0mmol/L对象进行葡萄糖口服负荷实验(OGTT).
作者:郑剑勇;谢建妙;陈佩;邵赛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正常糖耐量人群血浆网膜素水平以及与肥胖、血糖脂水平、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90名,其中正常体重者63名(33名男性,30名女性),超重/肥胖者27名(22名男性,5名女性).采用ELASA(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网膜素水平.分析网膜素与空腹血脂谱、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超重/肥胖者较正常体重者血浆网膜素水平为低,两组之间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②校正年龄、性别后血浆网膜素水平与BMI、HOMA-IR及腰围呈负相关.③校正年龄、性别后血浆网膜素水平与HDL呈正相关.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及HOMR-IR是影响血浆网膜素水平的显著因素o[结论]①血浆网膜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②肥胖可能负性调节网膜素基因的表达,或阻止其释放入血.
作者:宋娟;喻明;朱近悦;徐碧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在机体内外因素影响下,脱钙、崩解、造成牙齿缺损、破坏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口腔疾病,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危害人类健康.为此,WHO已将龋病列为继心血管、癌症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乳牙有患病率高、发病年龄早、龋损呈多发性、广泛性、发展速度快、早期发现比较困难等特点,对儿童口腔局部和机体都有不良影响.为了做好托幼机构口腔保健工作,2010年4月我们对衢州市柯城区内所有的55所托幼机构,年龄在1~7岁的9 550名儿童进行了龋齿发病情况调查.
作者:汪颖烨;王慧文;黄诚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已确诊某种疾病的一组患者制定的,以患者为中心,从人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前位,临床治疗首选胃癌根治术,术后较大的手术创伤、放疗、化疗带来的负面影响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至关重要.
作者:李欣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预防接种已成为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经济、科学、有效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部分传染病被有效控制甚至消灭,有效地保护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但是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的特性、接种过程、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接种对象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些免疫反应以外的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工作中我们发现,接种前对疫苗的温度进行适当的复温,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探讨接种时疫苗的温度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我接种门诊在2010年7月-9月采用接种前室温复温30 min后注射,与2009年7月-9月从冰箱里取出后直接注射比较,对两种方法接种不良反应做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静静;翁幼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