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民;刘铁战;张苏斌;武东升
目的 观察伴有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耐量的情况.方法 按照AIMS量表评定有无TD,使用WHO诊断标准来判断有无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结果 与非TD组相比,TD组有更多的糖耐量异常(x2=4.45,df=1,P<0.05).结论 对伴有TD者要经常监测血糖,如血糖过高,要给予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
作者:潘信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1、探讨脑涨落图对头晕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2、研究头晕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3、探索头晕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脑涨落图仪对单纯头晕患者和对照组进行脑涨落图描记,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头晕组的全脑神经递质活动的总功率显著降低,熵值显著升高(P<0.05);GABA显著降低,DA显著升高(P<0.05);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血管舒缩指数则无显著变化,兴奋性递质的功率相对增强.结论 EFG检查提示头晕患者的整体脑功能降低,脑内抑制性递质的功率相对减弱,大脑的代偿能力正常.EFG能够在无创状态下检测头晕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功率和大脑功能,虽然不能直接诊断头晕,但能够为临床确定头晕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王校斌;杨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丹香液与锡类散联合西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免疫调节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1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以中药、西药和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每晚1次,14天为1疗程.结果 中西药联合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症状缓解起始时间和对IgG、C3的调节功能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西药联合灌肠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是治疗UC较好的方法.
作者:翟建国;路江海;刘金松;李粉格;王庆周;李爱然;王林现;常文青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压电磁场对暴露人群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研究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的脑电图的特征;结果高压电磁场暴露人群脑电图异常明显高于非暴露人群对照组,且有明显脑电图特征;结论高压电磁场对暴露人群脑部产生明显损害.
作者:黄日荷;朱燕华;周武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前,国际疾病分类ICD-10由北京协和医院率先推广使用已近十年,但在各级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不少实际问题.
作者:杨雅秋;岳淑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改变,探讨冠心痛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无冠心病者5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了时域和频域指标,分析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参数,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冠心病组24 h HRV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现象,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作者:邹健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初诊为周围型小肺癌患者56例,全部病例临床资料齐全,均进行X线胸部正侧位平片、CT、MRI扫描检查,52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33例接受手术治疗,同时接受3~18个月追踪观察.结果 初诊为周围型小肺癌的56例中,经进一步检查证实X线平片确诊12例(占21.46%),误诊44例(78.54%);CT扫描确诊21例(占37.50%),误诊35例(占52.79%);56例中有52例接受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计58个病灶,共取材120次,平均2.07次,检查结果52例中恶性肿瘤38例(占73.08%).52例中33例接受手术治疗,除3例与肺穿刺结果不一致外,其余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正确率为94.34%.结论 通过四种影像学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认为:对于难以定性的肺结节病变应及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免造成误诊和漏诊.
作者:范崇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A)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造影剂快速团注下,行多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将原始数据输入工作站,利用软件进行图像三维重建.结果 ①脑动静脉畸形14例,动脉瘤4例,脑肿瘤26例.②图像质量与扫描方案及后处理有关.结论 脑MSCTA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多方位立体观察正常脑血管结构,清晰显示病变血管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从二维及三维立体图像上获得更多诊断信息,可以指导术前制定手术入路及用于术后评价.
作者:孙景金;刘薇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慢性传输型便秘(STC)是指由于胃肠道传输能力减弱而致的便秘.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腹胀、肠鸣音减弱、便意缺乏、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久蹲难下等症状.
作者:陈书娈;张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在编护士已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院分批招聘了59名合同制护士,成为临床护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同制护士的融入虽然有效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聘用护士的素质决定了医院护理队伍的素质,探索如何提高聘用护士综合素质的能力,是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的一个课题,结合工作实践,试就新形势下医院聘用护士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探讨如下.
作者:李海云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髋臼骨折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髋部创伤,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髋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随着髓臼骨折患者的增多,髓臼骨折的手术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感染、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关节功能,值得我们重新考虑手术治疗的一些与手术技术有关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手术治疗的157例髓臼骨折的经验,探讨手术技术相关的问题和治疗方法.
作者:裴培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嵊州市农民工卫生服务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嵊州两家工厂316名外来农民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316名农民工两周患病率为9.49%,慢性病患病率为15.2%,两周就诊率为6.3%,两年内参加过健康体检为18.99%,46.75%的认为他们需要的服务是健康指导和健康咨询.结论 应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农民工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充分满足农民工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高向华;邢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或第二位.手术作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病人形体的破坏较大,手术后上肢功能严重受限,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放射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弥补手术的不足,如何预防和降低放疗所致的并发症是临床研究的课题.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9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步爱民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如外伤、肿瘤、畸形、炎症等,一旦出现明显占位效应均需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急、重、复杂多变,极易发生并发症.开颅手术危险性大,变化多.术前的充分准备,可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前提条件;术后严密细致的观察,做好预见性处理,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的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欧添英;卢月彩;刘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我院1999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肾脏损伤患者168例,保守治疗130例,手术探查38例.在手术时机、手术适应征方面,探讨如下.
作者:李锡军;李旭日;张丙绪;张旭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小儿骶管阻滞麻醉辅助氯胺酮+异丙酚的安全性及效果,并与单纯辅助氯安酮或异丙酚作比较.方法 选择下腹部、会阴部、下肢手术患儿105例,ASA Ⅰ~Ⅱ级,年龄1~7岁,在基础麻醉下行骶管阻滞,随机分为三组辅助用药(用微泵持续输注):Ⅰ组,氯胺酮25 μg.kg-1.min-1;Ⅱ组,异丙酚120 μg.kg-1.min-1;Ⅲ组,氯胺酮10 μg.kg-1.min-1+异丙酚45 μg.kg-1.min-1.结果 三组综合麻醉效果满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镇静评分Ⅰ组4.23±0.6,Ⅱ组3.95±0.5,Ⅲ组4.12±0.6,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注药后2 min HR、MAP、SpO2变化有明显差异;术后苏醒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Ⅲ组(P<0.05);苏醒期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躁动不安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Ⅲ组明显少于Ⅰ、Ⅱ组(P<0.05).结论 氯胺酮+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于单纯应用氯胺酮或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
作者:赵锁良;林红艳;李国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WHO 2003年消息指出,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近17亿[1].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又以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包括周围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合并症中发生率高、出现早的一种[2],患病率在50%左右(28%~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怀国;梁翠格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计算机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在血站管理中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提高了血站输血信息化管理水平,对现代血站系统在提高血站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质量、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是加强血站全面管理、提升血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者:滕松波;陈秀丽;张熙曼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胫骨高位球形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等检查评估,测量下肢站立位力线,确定截骨部位,采用球形胫骨高位截骨,用外固定器固定截骨断端,同时用骨圆针在股骨髁部钻孔减压,矫正维持下肢力线,随访结果参考窦宝信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优2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 采用胫骨高位球形截骨,结合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创伤小,矫正角度易掌握,矫正确切,截骨部位愈合好,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玉民;刘铁战;张苏斌;武东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派丽奥软膏对急性牙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54例急性牙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派丽奥试验组和碘甘油对照组,对比观察多项临床指标以评定综合疗效.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症状,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派丽奥软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牙周脓肿的局部用药.
作者:洪席超 刊期: 2007年第13期